姬发是嫡次子,姬昌为何传位于他,学者:或发生了唐版玄武门之变

2020年07月03日11:40:03 历史 1367

历史上的周文王,与正妻太姒一共育有十个嫡子,其中伯邑考是嫡长子,姬发(周武王)是嫡次子,但为何周文王却最终传位于嫡次子姬发?

众所周知,在继承制度上,周朝有严格的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不容打破,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说到底,不管其他嫡子、庶子贤不贤或长不长,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除非嫡长子自己死活都不想继承。既然如此,为何周文王不是传位伯邑考,而是传位嫡次子姬发呢?

姬发是嫡次子,姬昌为何传位于他,学者:或发生了唐版玄武门之变 - 天天要闻

周文王与正妻太姒,一共生有十子,分别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据《毛诗正义》引《大戴礼》记载,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长子伯邑考,十五岁时,生下次子周武王,因此伯邑考与周武王年纪只相差二岁。

但历史上的周文王一共活了97岁,临终之前才传位姬发,大概算一下,姬发继位时已经82岁,伯邑考已经84岁。那么,会不会是伯邑考死在周文王之前,所以无法继位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史书上记载周文王为何传位周武王的。

姬发是嫡次子,姬昌为何传位于他,学者:或发生了唐版玄武门之变 - 天天要闻

周文王之妻太姒为人正派,伯邑考十兄弟深受母亲太姒教诲,从小到大没有做过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但龙生十子,不尽相同,周文王十子中,只有周武王和周公旦德重才高,是辅助周文王的左膀右臂,所以周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周武王为继承人。

《史记》: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司马迁还提到了一点,就是伯邑考死于周文王之前。因此,既然姬发、姬旦比伯邑考更有才华,且伯邑考又早已去世,所以周文王只能传位嫡次子姬发。

伯邑考到底如何死的呢?《史记》中没有记载,但三国时期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却提到了一个传说,经《封神演义》流传而广为人知:纣王囚禁周文王于羑里之时,伯邑考还在商朝做人质,担任为商纣王驾车之职,纣王为何试探周文王,就把伯邑考给烹杀了,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下肉羹。商纣王评价说:“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姬发是嫡次子,姬昌为何传位于他,学者:或发生了唐版玄武门之变 - 天天要闻

汉朝还有一些史书,提及周文王不传位伯邑考时,还有两个自相矛盾的说法,但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却让人惊心动魄。

《尚书中候》记载:“文王废伯邑考,立发为太子。”

这是说伯邑考犯下大错,或是周文王出于立贤,甚至或是姬发犹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逼宫,最终周文王不得不废掉伯邑考,然后立嫡次子姬发为太子。但伯邑考下台,最大得利者是姬发,因此“文王废伯邑考”的背后,是不是有姬发的推动?

《春秋繁露》记载:“伯邑考知群心贰,自引而退,顺神明也。”

一个“贰”字,说明伯邑考在朝中势力不足,群臣有二心,不支持他反而支持姬发,于是伯邑考主动退让,避免被杀。但周文王还在位,加上他又是嫡长子,王位的最先继承人,为何伯邑考害怕这一点呢?真相可能是姬发势力太大,甚至已经架空了周文王,这让伯邑考忌惮不已,只能主动退让。

这两则记载,可能都透露一个残酷的真相:姬发可能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设计除掉了登上王位的最大障碍伯邑考

姬发是嫡次子,姬昌为何传位于他,学者:或发生了唐版玄武门之变 - 天天要闻

伯邑考的死后离奇之事,可以佐证以上猜想。

上文说了,“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长子伯邑考”,而周文王驾崩时,伯邑考已经84岁,必然儿孙满堂。

即便是“纣王烹杀伯邑考”之说成立,按照《史记》记载,纣王释放周文王之后,又过了几年,周文王正式称王,其后“称王50年”,根据周文王活了97岁推算,“纣王烹杀伯邑考”应该是周文王45多岁左右的事情。周文王40多岁时,伯邑考在30岁上下,也必然有不少子女。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伯邑考子女全部被杀,或没有生育一个儿子,但在讲究孝道的古代,往往也会从宗族给他过继一子,以便有人祭祀伯邑考。因此,伯邑考无论亲生儿子,还是过继子,总归会有一个

但奇怪的是,周武王灭殷之后,大肆册封姬姓诸侯,将亲戚四处分封,甚至连纣王儿子武庚都有封地,但唯独没有给嫡亲哥哥及其后人丝毫赏赐,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政治逻辑!

姬发是嫡次子,姬昌为何传位于他,学者:或发生了唐版玄武门之变 - 天天要闻

如果伯邑考主动让位,至少政治舆论方面于周武王有恩,周武王更该重赏重封伯邑考之后。

如果周文王择贤,周武王为了表示兄弟之情,此后也该重封伯邑考之后,显示自己仁德,并安抚八个弟弟。

如果伯邑考犯下大错,周文王将之废黜,但周武王灭商之后,能大肆分封姬姓诸侯,自然也可以显示仁德,对伯邑考之后略加分封。

如果“纣王烹杀伯邑考”,伯邑考对周人立有大功,周文王、周武王都该重赏伯邑考之后。

然而,周文王为何却没有封赏嫡亲哥哥之后,为何周文王也没有照顾伯邑考之后,甚至伯邑考好像断子绝孙,不见史书记载一个后代?显然,比较合理的一种解释是:姬发与伯邑考发生严重的夺位冲突,而姬发可能发动了类似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掌握了周国大权,架空了周文王(姬昌年岁太大,后期可能糊涂),掌握大权的姬发,对于昔日王位最大敌人伯邑考,就犹如李世民对待李建成一样,自然不会、也拒绝周文王给予伯邑考及其后人丝毫赏赐了。

参考资料:《史记》、《尚书中候》、《春秋繁露》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奥里吉悼念若塔:言语无法表达,你将永远被铭记,兄弟 - 天天要闻

奥里吉悼念若塔:言语无法表达,你将永远被铭记,兄弟

前利物浦球员奥里吉更新社媒悼念因车祸去世的若塔,距离他上一次更新社媒已时隔一年。前利物浦球员奥里吉在社交媒体上打破了一年的沉默,向若塔致以自己的哀思。他晒出了一张若塔在一场欧冠比赛中替换自己出场的照片,并表示:“言语无法表达,将爱与祈祷送给迪奥戈和安德烈的家人、妻子和孩子们。我们会想念你。你将永远被...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 天天要闻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皇太极驾崩后的1644年,大清帝国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各拥重兵,八旗中半数的支持使得二人势均力敌。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却倾向了年仅六岁的福临。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天天要闻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龙颜大悦 耶律德光)辽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开心坏了。自己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遍草原大漠无敌手,可只要南下,总是吃亏,很大一部分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 天天要闻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屋建设管理中心近日发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学苑、航港南苑、经开苑、文华苑、永盛苑、广惠苑6个院区,3543套房源。详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屋建设管理中心)▼⊙卢洛高速卢氏段即将通车!节省约1小时车程卢洛高速(卢氏...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 天天要闻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文/孙野借刀杀人小周郎,假请诸葛去劫粮。强中更有强中手,毒辣奸计变黄粱。注:黄粱——这里是引申义,即黄粱梦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维孔明,说他足智多谋,请他去带兵偷袭曹操粮草。曹操向来是偷袭别人粮草的主,肯定戒备森严,这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送死吗!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 天天要闻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爱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盛宣怀官做得大,以帮助李鸿章办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时已经官居邮传部尚书,生意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