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2020年06月05日01:44:02 历史 1621

我们说起古代刑罚,总是宁愿相信那些具有猎奇性质的“XX酷刑”,其实啊,古代的刑罚还是随着历史的车轮在进步的,从最残忍的车裂、凌迟、腰斩,到最后全部废除,杀人不过头点地,都是一刀的事儿。

但是到清朝,却有一个比死刑更可怕的刑罚,那就是流放宁古塔,我们看清宫剧,凡是一说到“流放宁古塔”,犯人马上屁滚尿流,魂飞魄散,你可能要问了,流放至少还有一条命在,哪有这么可怕呢?

哼哼,你不知道,宁古塔是真正的死亡之地,与其去那地方煎熬,真不如一死了之来的痛快!

“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 天天要闻

宁古塔

古代对犯罪较重,但又罪不至死的犯人,一般都会流放到荒芜之地,或者被贬的官员,往往也是贬到落后地区,像苏轼最远就被贬到过岭南,那时候人们对岭南的第一印象就是多瘴气,去了九死一生。

基本上呢,唐宋时期的岭南,就可以对标明清时期的宁古塔。

宁古塔,是清朝的边防重镇,注意了,虽然名叫宁古塔,但这里其实并没有塔,宁古塔是满语音译,具体什么意思众说纷纭,这里也不解释了。

“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 天天要闻

要真说宁古塔有多可怕,这地方主要是气候寒冷,明朝人王家祯在《研堂见闻杂录》书中写道:

“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简而言之,宁古塔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

最夸张的说法是这里“洒水成冰”,相比当时的宁古塔,是比今天更冷一些的,因为在明末清初那段,地球正处于小冰川时期,气温急剧下降,造成了许多自然灾害,而宁古塔本就是酷寒之地,遇上这特殊时期,自然就更加寒冷了。

“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 天天要闻

酷寒之地

流放宁古塔,是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宁古塔在关外,道远且长,而且越往北边天气越冷,很多人其实根本挨不到宁古塔,就被饥饿寒冷折磨死在路上了。

如果没死在半道上,就更惨了,作为流放的犯人,到这酷寒之地,你的吃喝用度都要自己用劳动换取,但那么寒冷的地方,种粮食又谈何容易呢。

你知道,被流放的人,往往是曾经的官员,他们养尊处优一辈子,突然遭受天气寒冷、缺衣少食、住屋简陋的生活,哪里受得了。

总之,种种艰苦的环境,都是肉体上的折磨。

“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 天天要闻

在作出“流放宁古塔”这一判罚之后,往往还会加一句“永世不得入关”。

你知道,满清成功统治中国,在中原站稳脚跟,是从顺治皇帝入关算起的,入关前后的满清,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朝代。关内有丰富的物质,有厚重的文化,而关外,只有寒冷,和物资匮乏。

所以你看,流放宁古塔,真正可怕的不是流放的地点,而是永世不得入关。永世,就代表着你、你儿子、孙子、重孙……整个家族都永远被剥夺了入关的权利,永远都要在寒冷和艰苦中求生。

而这样的环境,能延绵几代人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哪天就断根了。

再,中国人历来讲究入土为安,有落叶归根的思想,在外太久还会有浓浓的乡愁,但很明显,对于流放的犯人来说,这一切都是奢望。

这是精神上的折磨。

“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 天天要闻

最可怕的

对于这些流放的犯官来说,最可怕的,其实是被连坐的家人。

宁古塔这个极寒之地,人迹罕至,但戍守边镇的士兵总是人啊,他们也有生理需求,又不可能把媳妇儿家人带过去,也找不到合理的发泄渠道,咋办呢?

清朝很人性化地考虑到了边关将士的实际需求,开设了官妓,专供边塞将士解决需求,但这种地方,即使ji女也不愿意去,咋办呢?

将犯人的家眷妻女,收入官妓,一起发配宁古塔。

你知道,古代,特别是清朝,把女性的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那些如花似玉的官家夫人、小姐,哪怕只是丫鬟、奴婢,哪里能忍受得了这样的屈辱。

对那些原本的官老爷来说,自己的丫鬟、奴婢、妻子、女儿,竟然因为自己的犯罪,遭受到这样的屈辱,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折磨。

“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 天天要闻

我们总结一下,宁古塔的可怕之处大约有三:

1、条件恶劣;

2、精神折磨;

3、一眼看到头的人生。

对于绝大多数犯人来说,来到宁古塔这样的死亡之地,就已经不是人了,因为遭受的种种,都是非人的折磨,尊严是什么,生命是什么?

“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 天天要闻

“流放宁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 天天要闻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一条大运河,串联起扬州与无锡两座“漕运心脏”,激荡3000年澎湃。扬州码头承载帝王南巡与漕粮北运的史诗,无锡四大码头则谱写工商文明的序章。从“漕运心脏”到绿茵战场,谁主沉浮?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由于加拿大坚持推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美国决定立即停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宣布,不会推迟向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数字服务税自6月30日生效。美国一直反对加拿大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并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 天天要闻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在刚刚闭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足球比赛暨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女子组比赛中,解放区七百间小学男子足球队、丰泽园小学女子组经过六轮角逐,双双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这是解放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 天天要闻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中新网沈阳7月3日电 (记者 韩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16名香港培侨中学学生7月2日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温历史。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培侨中学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有20余名校友报名参加志愿军。当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学生们重走校友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