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比如亲属关系、结拜兄弟、同学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等等。在这些关系中最亲的就是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最亲密的。那么除了血缘关系,什么关系最亲近呢?
在古代,结拜兄弟是仅次于血缘的一种关系。我们熟知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句不愿同生,但愿同死的誓言,影响了后世近两千年。
赵匡胤也是靠着“义社十兄弟”的鼎力相助,最后建立了北宋。历史上八拜之交中的故事,也为后人提供了许多重情重义的榜样。古代的中国人最看重的就是“义”。孟子就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封建社会灭亡以后,人们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对“义”也不像古人那么重视了。人们虽然也经常结拜,但结拜兄弟之间的感情已不如古代人那么深厚了。有些人的结拜完全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民国时期,蒋介石与结拜兄弟之间的故事就是利益的结合。
蒋介石结拜过的异姓兄弟主要有陈其美、许崇智、黄郛、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和张学良。这其中陈其美死的早,那时蒋介石还没有成为全国领袖,所以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兄弟间的感情。蒋介石掌握全国政权后,还重用了他的两个侄子:陈立夫、陈果夫。许崇智是粤军总司令。他曾向孙中山推荐蒋介石当黄埔军校校长,并任命蒋介石为粤军参谋长。后来蒋介石利用廖仲恺被刺案把许崇智排挤出了粤军,许崇智从此就退出了政坛。黄郛是蒋介石政府的外交部长。他在处理济南事件和华北事件时,两次替蒋介石背锅。还被蒋介石斥责为无能,被迫辞职。终老乡间。蒋介石与李宗仁虽然也是结拜兄弟,但双方都想置对方于死地。两个人斗了半辈子,互有胜负。阎西山也曾与蒋介石兵戎相见。但失败后便龟缩在山西,不敢再与蒋介石对抗了。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被蒋介石打败,几十万西北军被瓦解。冯玉祥也成了光杆司令。张学良帮助蒋介石打胜了中原大战。但因不满蒋介石的对内对外政策而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张学良也被蒋氏父子囚禁了五十多年。
如今,商品经济主宰了这个社会。人们追求最多的是经济利益,对“义”的概念越来越淡泊了。在古代,人们供奉关公,是敬重关公的义薄云天。现在的人们供奉关公,是让关公保佑他们发财。味道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虽然还有一些人在结拜,但那只是扩展人脉的一种手段而己。很多人在利益面前,兄弟姐妹都能反目成仇,一个结拜兄弟又算得了什么呢?古人为了“义”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现代人为了利益能插兄弟两刀。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搞不明白了,历史到底是前进了呢?还是倒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