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2025年04月09日15:23:12 历史 1474

前言

17年前汶川地震中,一所学校上演一奇迹!1分36秒成功救下2300多名师生,创造零伤亡“神话”!

而这个“神话”的背后站着一个人,他叫叶志平,一个普通校长,却用自己的执着和远见,改写了一所学校乃至无数家庭的命运。

可令人唏嘘的是,这位英雄校长在事后只多活了三年,便永远闭上眼睛。

为什么他的生命如此短暂?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平凡中的不平凡

叶志平,1953年出生在四川安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人家,家里没什么特别背景,日子过得跟大多人一样,平平淡淡。

他小时也没啥惊天动地的梦想,长大后当个乡村老师,日子本来像“流水账”。

结果,后来他慢慢成了桑枣中学的校长。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校长这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外人眼里可能就是个管孩子念书的“小官”,但对叶志平来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么多学生的安危都攥在他手里,责任重得像座山。

其实早在当校长之前,叶志平就对学校的安全问题上了心。

四川这地方,谁不知道是地震带

可那时候,大家伙儿都觉得“天塌不下来”,没几个人当回事。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那年代,豆腐渣工程也不算稀奇,盖房子偷懒的,很多人心照不宣,可叶志平不这么想,他总觉得,学生的命比天大。

在这种想法驱使下,他没事就爱“不务正业”,在校园里乱转悠,盯着那些老旧楼房看,瞅着那些多得像蜘蛛网的墙上裂缝。

那时叶志平心里老有个疙瘩:万一哪天真地震了,这破楼能顶得住?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他不是瞎操心,而是真怕,怕这些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怕自己一辈子都过不去这个坎。

每次想到这些,他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满脑子都是学生们的脸。

也就是这份“怕”,逼着他下定决心,不能光想,得干点什么!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孤军奋战”

成为校长后,坐不住的叶志平更是带着一股子倔劲儿,四处找县里领导,申请资金要把学校的楼加固。

当时县里的人听他提这事,头摇得像拨浪鼓,觉得他有点“神经过敏”。

地震?谁知道啥时候会来?花那么多钱修房子,万一没震,不白瞎了?

但叶志平不信这个邪,他一次次跑市里,磨得嘴皮子都快起茧了,硬是把领导们说动了,争取到了一笔钱,加上他个人捐赠的,一共弄了四十多万。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21世纪初的40万什么概念?

对于一乡镇中学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但叶志平还是做到了。

然而,钱到手,他也没松口气,反而更较真了。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施工队干活时,叶志平天天蹲在现场,“盯”着工人,确保每根钢筋、每袋水泥都用得实实在在,没半点马虎。

不仅如此,他还不顾他人异样目光,琢磨着防灾的事。

每个学期至少来上两三次地震演练,从教室到操场,掐着秒表教孩子们怎么跑、怎么躲。

对此,学生们一开始不在意,觉得像玩游戏,家长们也很不能理解,可叶志平严肃得很,嗓子喊哑了也要确保每个人都记住动作。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那会儿,镇上不少人背后议论,觉得叶志平有点“折腾过头”。至于这么大阵仗吗?

还有人说他杞人忧天,楼修了,最后不还是白忙活?

可他从不理会这些闲话,心里只装着一件事:孩子们的命,比啥都金贵。

就这么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他硬是把桑枣中学变成了一个不起眼的“铁堡垒”。

没人觉得这地儿有多特别,可谁也没想到,这份坚持,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地震来袭,创造奇迹

2008年5月12日中午,四川天空还算平静,可就在那一瞬间,大地突然发出一声怒吼,整个川地开始剧烈颤抖。

汶川大地震爆发了,8级强震像一只无形巨手撕裂了山川、房屋和无数人的生活。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彼时悲痛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哭声响彻云霄,可就在这天崩地裂的天灾中,桑枣中学却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例外。

那一刻,学校正在上课,教室里传出朗朗读书声,突然,地面摇晃,桌椅吱吱作响,墙上的黑板晃得模糊不清。

换作别处,孩子们可能吓得尖叫、乱跑,可在这里,情况完全不同。

震感传来的刹那,学生们没有慌成一团,而是像条件反射一样,立刻按照平时演练的套路行动起来——双手抱头,迅速蹲下,然后井然有序地冲向操场。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想象一下,震得天昏地暗的时刻,200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像战士一样,一个拉着一个,飞快地跑出教室,穿过走廊,没有推搡,没有哭闹,甚至连鞋掉了都没人停下来捡,仅仅花了近1分半时间抵达安全地。

这不是什么天降奇迹,而是叶校长用汗水和坚持换来的结果。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而当看到一张张满是灰尘却生机勃勃的小脸,叶志平心里也不免涌起一股热流——那是劫后余生的喜悦,也是他这辈子最值当的骄傲!

后来,桑枣中学事迹传开了,有人管叶志平叫“史上最牛校长”,有人喊他“四川天使”。

这些名头听着挺响亮,可他自己却淡淡地说:“我不‘牛’,但我想做‘牛’,做鲁迅笔下的孺子牛。”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叶志平确实是一名值得人佩服的师长。

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英雄校长,却在震后三年永远走了……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英雄为何早逝?

2011年6月,58岁的叶志平在妻子关莉的陪伴下离世。

从地震发生到2011年,短短三年,他的生命就戛然而止,像一本书匆匆翻到了最后一页。

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有人说他纯粹是累垮的。

那场大地震后,叶志平没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地震刚过,他就一头扎进了学校的恢复工作。

灾后重建不是件轻松活儿,任务重得像座山压在肩上——他既要操心学校,又得安抚学生和家长的情绪,日复一日,身体就像被掏空的老屋,“墙”还在,可里头早撑不住了。

据叶志平妻子关莉回忆,他每天忙得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背驼了,腰也弯了。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也有人提到,他可能早就有些老毛病,藏在身体里没吭声,就像往本来就裂缝的堤坝上拼命加水,终于有一天,坝塌了。

究竟是哪根稻草压垮了他,谁也说不清,但不管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没人能反驳:他把人生最金贵的时光全献给了学生,却几乎没给自己留下一丝余地。

叶志平去世的消息传开那天,也像一记闷雷砸在无数人心里。

很多人惋惜得直拍大腿,有人说,他是用命换来了那场奇迹;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也有人叹息,如果没有那场天灾,他兴许还能多活几年,陪陪家人,享享清福。

不光是那些好心人,连那些认识他的人在叶志平走后也总忍不住提起他的好。

刘昱伶曾是桑枣中学的学生,叶校长离开那年,她曾站在台上为叶志平演讲:

“如果没有叶校长,就没有所有学生的今天,以后不论自己走到哪儿,叶校长都是我一生做人的旗帜。”

地震时,他在,学校稳住了;地震后,他在,重建就有了主心骨。

但叶志平忙着撑起别人,却似乎忘了自己也是血肉之躯!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反思

如今已是2025年,距离汶川地震已经过去17年,而距离叶志平去世也有14年。

桑枣中学发展是越来越好,不仅成为全省校风示范学校,全国重点初中,目前也开始帮扶其他学校,让大家看到了满满正能量。

看来,叶志平留下的精神,从未被遗忘。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每年的5月12日,大家也会禁不住想起那个挺身而出的也校长,想起他用生命守护的2000多孩子。

虽然今天的咱们生活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地震也似乎离我们很远,可叶志平的故事却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校的安全,到底有多重要?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叶志平还用行动告诉我们,责任不是空话,安全不是运气!

我们缅怀他,当然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提醒自己:在这个世上,总有一些人,用平凡肩膀扛起了不平凡的责任。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份责任传承下去,让更多孩子在安全的校园里,笑着成长。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1分36秒救两千多师生!震中创造零伤亡“神话”的校长,只多活3年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1.《共促教育均衡发展 绵阳市桑枣中学与河清中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手机中国网,2025年3月21日发布;

2.《叶志平:忠诚教育事业的“孺子牛’》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年3月15日发布;

3.《“熟悉他的人都喜欢他”——追忆生活中的“最牛校长”叶志平》(2011年09月16日06版)《光明日报》,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 天天要闻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老杜女儿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呼吁民众变革。面对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压,莎拉民调支持率却逆势飙升、断层领先。当杜特尔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宾这场政治豪赌将如何改写? 【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勇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