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总是不缺乏传奇人物,他们生于动荡时期,但他们却不甘于平凡,而是勇于站出来和黑暗做斗争,救无数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日寇全面侵华期间,一位国军少将被“大汉奸”李士群抓住,然而他一点都不害怕,让妻子马景星去找潘汉年,潘汉年得知情况后,让他去日本驻沪总领事馆找副总领事岩井英一。
日本人得知这件事情,直接到李士群的住所要人,李士群得知日本人要求他放人后,只能十分无奈的将这位军统少将礼送出境。
那位这位国军少将是谁?为什么潘汉年会让这位国军少将的妻子马景星去找日本驻沪总领事馆找副总领事岩井英一,岩景英一又和这位国军少将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来要人,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这位国军少将便是我党历史上著名的五重特工—袁殊,被誉为“东方佐尔格”。
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早些年被父亲送到上海读书,在这里接触到革命思想,随后参加革命活动,在这期间他在胡抱一的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袁殊被老蒋清党,随后返回上海,之后奔赴日本东京留学,专修新闻学,在这期间接触到了一些新思想。
随后提交了入党申请后,1931年经由潘汉年介绍成为了一名党员,之后接受潘汉年领导,开始从事情报工作。
次年,袁殊经由表兄贾伯涛(黄埔一期生)的介绍,成功打入中统,那时候他才21岁,对外身份是新声通讯社记者。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反日情绪高涨,所以每次上海领事馆召开记者发布会,也没几个记者参加,然而这时候国共双方和新闻界都需要了解日方信息,所以袁殊在组织的要求下参加日方记者招待会,并引起日本方面注意。
随后,袁殊带了一本日文杂志前去参加上海领事馆召开记者发布会,抵达上海领事馆召开记者发布会,袁殊随意的翻阅,让负责招待记者的日本随员朝比索太郎果然上钩了,他跑过来用中文向袁殊借阅杂志并问是否懂日语,袁殊则引而不发笑而不答。
朝比索和另一个日本随员岩井英一交换了一下眼色,岩井英一走上前来突然用日语说,“原来你懂日文啊?”
袁殊还是笑笑不作声,岩井英一接着说:“了不起!中国懂日文的记者很少见。”
袁殊下次再去日本领事馆时,岩井英一便主动前来攀谈,邀请袁殊去日本馆子吃日本菜。
岩井英一,之所以会主动和袁殊接触,主要就是岩井英一十分需要一位会讲日语的中国人,帮自己巩固地位,扩大自己的情报范围。
在和袁殊交往半年后,岩井英一突然提出:“袁先生和我交往许久了,对我们帮助很大,今后我要提供一点交际费,每月200元怎么样?”
岩井英一的话,看似简单客气,实际上是希望将袁殊聘请我为日本领事馆的情报员。
由于事情十分突然,这让袁殊没时间请示上级,于是他主动答应了岩井英一的要求,成为日本领事馆的情报员。
随后他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上级部门,获得了潘汉年的批准:“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情报通道!”就这样袁殊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日方的信任,在这之后,袁殊凭借自己和日本方面的关系,多住为我党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
期间,袁殊借助跟日本方面的关系,到日本二次留学,在这期间他认识了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后,袁殊恢复了和潘汉年的联系,继续对我党的情报工作奋斗。
回国后不久,袁殊家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这人便是戴笠,当见到戴笠那一刻,袁殊十分吃惊:“戴先生亲自光临敝舍真是没有想到,请里边谈,请里边谈。”
戴笠没有立即回答,他派头十足地打量了那座小楼一番后说:“你过的生活蛮不错嘛,今天我没空,明天早上9点你来找我。”
随后,袁殊将这件事情汇报给潘汉年,潘汉年觉得这是打入军统内部好机会,于是让袁殊答应戴笠要求,为军统做事情。
接着,袁殊按照戴笠要求来到了约点好的地方,等待了一会儿,等待戴笠忙完事情后,戴笠接见了袁殊,直接明了得询问袁殊:“你现在靠什么生活?”
袁殊回复戴笠:“我表面上过得可以,其实是靠老婆生活。”
戴笠见状也没多说,直接开口说道:“那你就给我做事,一个月300元够不够?”
袁殊没有停顿,马上带着疑虑问道“一个月300元很够了,不知戴先生要我做什么事?”
戴笠也没有过多解释,直接说出了他让袁殊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现在是抗战时期,留日学生不做抗日工作做什么?”
随后,简单交代了任务: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将来时局无论怎样变化都要袁殊坚持留在上海,他的一切行动由周道三指挥。
接着,便结束了两人的会谈,去忙其他事情。
就这样,袁殊一下子成为了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少将组长,期间他凭借这个身份,多次向延安传递重要情报。
在这之后,袁殊被安排到上海编译社工作,他开始利用职业文化人的身份开展情报工作,在这期间他凭借自己和日本共同社记者山上正义和村上谦的关系,弄到了不少日方新闻,而他这是第一时间将相关情报传给潘汉年,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走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八一三”抗战期间,袁殊化妆为日本学生侦查日军情况,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接着他又以军统少将的名义,除掉了几次汉奸,同时火烧了日寇海军在上海的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奖励30万大洋,而他只留下1万,其他都交出去论功行赏。
在这之后,岩井英一回到上海,他又为了日本特务机关“特别调查班”工作,深受岩井英一信任,由于他潜伏有功,戴笠将他视为军统骨干,让他奔赴香港开会,并在这里他和潘汉年进行了见面,告知了上海的各种情况。
回到上海后,袁殊一方面和岩井英一保持联系,还积极筹备干掉大汉奸李士群的计划,他的计划是炸掉76号总部,然而,在他还实行计划的时候,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等人被捕叛变导致计划泄露,袁殊也被李士群在“特工总部”逮捕。
袁殊被抓后,汪伪内部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丁默邨要求处决袁殊,然而李士群却不同意,因为袁殊和日本方面关系不错,他很担心袁殊的朋友会帮忙,到时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觉得可以通过抓捕袁殊打击抗日力量提高自己在汪伪和日寇方面的地位,周佛海于是留下袁殊,让李士群前去审讯袁殊,希望拉拢这位人才。
袁殊被抓到76号后,被带到了一处淋湿改成审讯厅的会客厅内,在这里李士群以十分严厉地语气说:“你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摆在你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与我们合作,要么就地打死你。”
袁殊在看到李士群既然拿日本吓唬自己,袁殊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在共产党、中统、日本人、军统、杜月笙那都有身份,所以压根不怕李士群的威胁
:“李士群,你有本事杀了我,看看我死后,日本人和杜月笙会不会找你麻烦?”
李士群自然知道袁殊和日本人的关系,也没多说什么。
袁殊接着说:“我一要洗澡吃酒,二要从家中取换洗衣服,三要老吴(李士群手下的吴李宝)把我的汽车开来,”
李士群一时间也摸不清楚袁殊要干什么,于是答应了袁殊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李士群的妻子来到袁殊家拿衣服,在这个过程中,将袁殊被李士群抓捕的消息告诉了马景星。
马景星得知情况后,先是探视了袁殊,然后袁殊告诉她,让她去找潘汉年。
随后,马景星通过特殊手段联系到潘汉年,接着将袁殊的情况告诉潘汉年,潘汉年给了她一个电话,同时告诉了她这是日本人岩井英一的电话,岩井英一只要这个袁殊被捕,肯定会去救他。
接着,马景星给岩井英一去了电话,岩井英一得知情况后,直接给李士群去了电话,将他狠狠训斥一顿,李士群在看到岩井英一如此重视袁殊,也不敢多说什么,直接下放掉袁殊。
不久后,李士群在参加了日本方面一场聚会,在吃了日方提供的牛肉饼后,不久后中毒身亡。
在这好走,袁殊继续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提前日军远东慕尼黑阴谋,让我方第一时间揭露了英美对日寇的日绥靖政策,接着他又利用反日机会,分析出"南进"战略,为根据地调整防御争取时间,同时又依靠日方的经费20万元,逆向输送支援新四军,他还凭借"岩井公馆"外围组织,培养情报新生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袁殊利用自己在军统的身份,为上海做了一些友谊工作,然而这时候军统将工作重点,从重庆转移到上海,袁殊有了暴露的可能性,随后他在地下交通员护回到解放区。
这时候,军统才发现了他的身份,毛人凤暴怒:"悬赏10万大洋取他人头!"对他进行了全国通缉,之后袁殊来到延安,后印起特殊身份,组织建议他改名为“曾达斋”,定级为旅级。
在这之后,袁殊重新办理了入党手续,并转入李克农情报部门工作,负责美日情报研究。
1955年,潘汉年蒙冤入狱后,袁殊因为与潘汉年牵连颇深,所以也锒铛入狱,开始了他27年的牢狱之灾。
1982年8月2日,潘汉年被平反,1987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
袁殊是《伪装者》中明楼的原型,《隐形守护者》中肖途的原型,《记忆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