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秘史114】罗宪的绝境:孤城铁血守永安

2025年03月27日07:33:07 历史 1780

景耀元年秋,罗宪攥着贬谪诏书立在巴东城头,江风裹着湿气扑在脸上。阎宇的旌旗在城楼上猎猎作响,这位将军正眯眼打量着他:"你可知黄皓为何将你发配至此?"罗宪望着城墙外云雾缭绕的瞿塘峡,手指摩挲着腰间的青铜剑柄:"无非是嫌我谏言太直。"他分明记得半月前在朝堂上,黄皓听闻"阉宦不可干政"时那张青白交加的脸。

【三国季汉秘史114】罗宪的绝境:孤城铁血守永安 - 天天要闻

一、风雨欲来

五年光阴在练兵声中流逝。景耀六年深秋,探马跌跌撞撞冲入太守府:"魏军邓艾偷渡阴平!"罗宪的笔尖在竹简上洇开墨团,他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军报,忽然听见身后甲胄铿锵——阎宇带着亲兵大步流星闯入:"本将要回防成都,这两千儿郎便托付你了。"

当夜罗宪独自登上谯楼,望着北斗七星下黑沉沉的巴山,忽然听见城中喧哗大作。原来是将领张休带着家眷要逃,被罗宪当街拦住。"成都已降!"张休挥舞着密信嘶吼,"刘禅都系着素车白马出降了,我们还守什么永安!"

寒光闪过,张休的头颅滚落在青石板上。罗宪甩去剑上血珠,对着战栗的百姓高喊:"永安在,则巴东咽喉不断!"三日后,他率众将面朝成都方向三拜九叩,铠甲撞击声惊起江边白鹭。侄子罗尚看见主将甲胄缝隙里渗出血痕——原来罗宪暗地将麻布塞进嘴里,硬生生咬碎了满口钢牙也没让眼泪落下。

二、吴国出兵

咸熙元年春,东吴盛曼的楼船遮天蔽日而来。吴军使者登城时,正看见罗宪在教孩童辨识星斗。"只要你降吴不降魏,吴帝愿以江陵太守相赠。"使者话音未落,罗宪突然抓起案上《春秋》,书页在江风中哗哗作响:"齐桓公伐楚,尚问'包茅不入'之罪,如今吴人趁火打劫,岂配谈仁义!"

城下箭雨纷飞时,老卒李三狗拖着断腿爬上门楼:"大人,北门粮仓着火了!"罗宪解下披风扑打火苗,火星在须发间爆开。待到击退吴军第一波攻势,他摸出怀中的蜀锦荷包——里面藏着刘禅当年赏赐的西域胡椒,如今已化作护城将士碗里的姜汤。

陆抗围城的第三个月,瘟疫开始在瓮城里蔓延。军医捧着发黑的艾草跪地痛哭:"只剩这些了..."罗宪却把最后半株艾草塞给发着高烧的孩童。当部将劝他弃城时,这位向来温文尔雅的太守突然暴起,剑锋劈断案几:"今日谁敢言退,便如此案!"

三、忠魂不灭

城头刁斗敲响第二百一十三声时,魏国胡烈的援军终于撕开吴军防线。陆抗望着城墙上那个血染征袍的身影,忽然想起父亲陆逊临终所言:"东吴缺的,正是这般铁骨。"是夜暴雨倾盆,罗宪却昏倒在满是血水的城垛旁,手里还死死攥着半面残破的"汉"字旗。

捷报传到洛阳时,司马昭正在把玩蜀宫缴获的玉璜。他听完杨宗禀报,忽然将玉璜掷入香炉:"传令,罗宪所部将士皆赐双倍抚恤。"炉中青烟袅袅升起,恍惚化作巴东群山间的烽火。而在千里之外的永安城头,幸存的百姓正看着他们的太守亲手栽下棵柏树,虬曲的枝干倔强地刺向苍穹。

这场跨越六月的孤城守卫,最终化作《晋书》中短短百字记载。唯有长江水记得,有个书生将军曾在绝境中,用两千残兵写下"忠义"二字。当江雾漫过永安城遗址时,樵夫们都说能听见金戈铁马之声,还有那首飘荡了三百年的《秦风·无衣》...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