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无宰相:谁在替皇帝管天下?

2025年03月26日00:52:07 历史 1272

洪武十三年(1380年),南京城的血腥味还没散尽。

朱元璋坐在奉天殿里,把玩着胡惟庸案的卷宗。

这个跟他打天下的老伙计,因为"专权不法"被处决,九族尽诛。

史书记载:"帝以历代丞相多专权,遂罢中书省"(《明史·职官志》)。

从此,中国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被这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一刀斩断

明朝无宰相:谁在替皇帝管天下? - 天天要闻

朱元璋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朕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他觉得只要把权力拆成六部,就能像分猪肉似的让大家互相牵制。

可朝堂上的老臣们心里门清——皇帝这是要当全天下的"总管家"。

废相后的朱元璋很快发现,自己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

据《明太祖实录》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里朱元璋收到奏章1160件,处理国事3291件。

这工作量,简直比老农种地还累。

明朝无宰相:谁在替皇帝管天下? - 天天要闻

他不得不设立"四辅官",却因制度漏洞很快作废。

朱棣夺位后,这个难题更棘手。

建文旧臣虎视眈眈,北元余孽蠢蠢欲动。

皇帝既要搞军事又要管民政,分身乏术。

明史》记载:"成祖即位,特简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之设自此始。"这个临时工性质的秘书班子,竟成了明朝权力游戏的转折点。

宣德年间,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政时,内阁开始"票拟"——在奏章上贴小纸条提处理意见。

这个看似简单的文书工作,实则是决策权的转移。

《明史·职官志》说得明白:"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

但实际操作中,皇帝常常懒得看奏章,直接让司礼监按票拟批红。

到了嘉靖朝,严嵩把内阁首辅玩出了新高度。

他兼任吏部尚书,掌控官员任免;又管着礼部,把持科举取士。

《明世宗实录》记载,严嵩当政时"凡府部题覆,先面禀而后敢启稿"。

六部尚书见首辅,竟要像见宰相般行礼。

到了万历初年,张居正与太监冯保结盟,搞出了"万历新政"。

明朝无宰相:谁在替皇帝管天下? - 天天要闻

《明史》说他"威柄之操,几于震主"。

这个内阁首辅敢让皇帝抄《罪己诏》,能把边疆总兵当孙子训。

他改革考成法,规定六科给事中按季度查核六部工作,实际上架空了都察院

时人感慨:"江陵(张居正)相业,自霍光诸葛亮后,未见其匹"。

但这样的权臣终究是异类。

张居正死后遭清算,恰恰印证了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的论断:"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明朝皇帝既要集权又怕担责,造就了内阁与司礼监的畸形共生。

细看明朝276年,真正的权力中枢从来不在某个官职。

万历野获编》记载了个段子:某日万历皇帝问首辅申时行:"如今谁是宰相?"

申时行答:"陛下该问,如今谁不是宰相?"

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司礼监太监,都在这个没有宰相的体制里,扮演着宰相的某个角色。

朱元璋废除的只是宰相的名号,却除不掉治理大国需要专业官僚的现实。

杨廷和徐阶,从严嵩到张居正,这些"不是宰相的宰相"们,用智慧和权谋在制度的夹缝中,撑起了大明王朝的日常运转。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就像流水,制度可以筑坝,却永远挡不住它自然流淌的方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