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2025年03月20日21:33:16 历史 1176

摘要

明代优免制度的异化引发的土地兼并狂潮,催生出“士大夫尽夺民业”(顾炎武日知录》卷10)的畸形社会结构。

本文以《明实录》《万历会计录》等核心史料为基础,结合黄仁宇梁方仲等学者的研究,揭示科举功名集团是如何将国家优待政策异化为土地兼并工具,最终导致国家税基的崩塌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它也宣示了儒家民本思想的道统在现实利益面前的不堪一击!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一、土地兼并病理切片:典型案例分析

(一)徐阶家族:制度套利的完美范本(松江府

隆庆三年,徐阶家族占田达24万亩王世贞觚不觚录》),占松江府耕地总量的1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其操作手法完美展现了明代士绅政策套利的智慧:

  1. 诡寄术:将田产分散挂靠于家族进士名下,“田宅跨三县,皆以诸子功名分寄”(王世贞《弇州史料·徐文贞公行状》)。
  2. 投献链:民众为避重赋,“争献田徐府”(万历《华亭县志》),形成了“献田→免役→扩产”的兼并循环。
  3. 耗羡黑洞:年免附加税(如“火耗”“雀鼠耗”等)折米3600石(万历《松江府志》卷13),海瑞稽查发现“徐府田赋仅纳正额十之一”(《病榻遗言》)。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徐阶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二)董其昌家族:暴力特权的制度化(万历-天启,松江府)

董氏家族“占华亭田三万二千亩,上海八千亩,青浦四千亩”,合计44000亩(崇祯《松江府志·田赋》),“三吴之地居其半”(《云间据目抄》卷3载)。

其构建土地帝国的三重手段是:

  1. 优免裂变:利用“父子功名叠加”的漏洞,将田产分寄于本人(正三品,免2400亩)、长子(监生,免1200亩)、次子(生员,免600亩),使法定免田膨胀至4200亩(《万历会计录·松江府卷》)。
  2. 黄册篡改:买通吏员将2.1万亩民田伪作"学田",0.78万亩官田改为"寄庄田",年逃税粮3,740石(《上海县万历档案》)。
  3. 暴力体系:蓄养豪奴200余人专司追租,设私牢"岁拷佃户致死者三四人"(崇祯《松江府志·杂记》)。天启三年,其门生应天巡按王述古助其强占土地17宗(《天启邸钞》),终引发"民抄董宦"事件,焚宅23间(《神宗实录》卷545)。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董其昌画品与人品的背离。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三)士绅集团的共谋网络

天启五年苏州黄册显示,生员名下“诡寄田”占全县耕地的41%韦庆远明代黄册研究》p.329),印证了“科举同年联盟”共享优免额度的普遍现象(《烬余集》卷2)。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二、制度癌变:优免政策的异化进程

(一)洪武-永乐:有限特权的制度胚胎

明初优免政策脱胎于宋元的儒户制度,经朱元璋的“右文抑武”政策进行了重构:

  • 洪武元年“免儒户徭役(仅免丁役)”(《明太祖实录》卷34)。
  • 洪武三年拓展为“官员之家免杂泛差徭”(万历《大明会典·户部七》)。
  • 永乐朝量化为“生员免粮二石,免丁二人”(《明太宗实录》卷93)。

何炳棣指出:“明初优免实为科举制度的润滑剂,旨在维持士人阶层的代际传承。”(《明清社会史论》第三章)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二)嘉靖畸变:特权的结构性异化

嘉靖二十四年的《优免则例》触发了制度癌变:

  1. 丁田换算:确立“每丁准田二十亩”(《万历会典》卷17),一品官理论上免田可达4800亩(30丁×20亩×8品级),较洪武旧制扩张了16倍
  2. 耗羡全免:正赋与附加税一并豁免,万历《重修常州府志·赋役》载:“往时正赋虽免,杂办犹存,今则丝毫无输矣。”
  3. 终身特权:致仕官员全免、“冠带闲住”半免,形成“一日为官,世代食利”的格局(王世贞《觚不觚录》)。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嘉靖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三)万历溃败:税基的系统性坍塌

至万历朝,优免制度已成吞噬税基的巨兽:

  • 南直隶进士平均占田2000亩,超法定额度40倍王毓铨《明代勋贵地主的考察》)。
  • 张居正改革清出隐田182万顷,“强半属势豪”(《张文忠公全集》),绅矜占田比例从洪武朝的7%飙至42%
  • 万历三十年苏松四府“逋(拖欠)赋二百三十万,皆官户拖赖”(《明神宗实录》卷376),黄仁宇测算优免制度使国家税基缩减40%(《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万历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三、道统崩塌:制度失效与士林分裂

(一)改革无局:利益集团的集体反噬

  1. 清丈遇阻:万历九年苏州士绅“聚众殴杀县吏”,致原丈隐田47万亩仅登记12万亩,流失率74.5%(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
  2. 限田流产东林党李应升“进士田不过三百亩”的提案被斥“坏祖宗法度”(《落落斋遗集》卷6);崇祯八年“均田限优”改革因士绅“罢市挟持官府”(《国榷》卷94)而失败。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电影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二)士林分裂:少数清醒者的墓园哀歌

  • 海瑞怒斥:“乡宦计夺小民田产。”(《被论自陈不职疏》)
  • 钱一本直言:“士大夫皆富民,民安得不贫?”(《万历邸钞》)
  • 顾炎武痛陈:“致祸之由,其大者在士人之多免田。”(《日知录·生员论》)
  • 黄宗羲慨叹:“科举之弊,至于士人自为一阶级,与国家为敌体。”(《明夷待访录》)

能把土吃光的明朝读书人:明朝绅矜阶层的暴虐土地兼并 - 天天要闻

海瑞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结论:别把特权交给读书人

当“学而优则仕”异化为“学而优则土”,当士绅集团最终以“宁与外贼(清军劫掠),不与家奴(减免赋税)”(计六奇明季北略》)的统治原则集体叛离那个国家和时代,就宣告了儒家“民本思想”的早已破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什么是绝配? - 天天要闻

什么是绝配?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在同龄男女基本数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竟然出现数千万的剩女(包括离婚单身状态),社会情绪不稳定显而易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幸福完美的男女家庭组合,是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当中国拜金女、媚外女嫁给老外,放在三十年以前可能有些
阚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 天天要闻

阚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来源:中国新闻社综合自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长安街知事据河南省纪委监委5月29日消息,河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阚全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资料显示,阚全程出生于1963年9月,河南光山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药师。他长期在被称为“亚洲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
三侠剑:胜英镖打秦天豹,到底是谁之错? - 天天要闻

三侠剑:胜英镖打秦天豹,到底是谁之错?

在《三侠剑》这套书中,有一段饱受争议的故事情节,叫做“胜英镖打秦天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江湖之上有一座逢虎山,山上有一座金斗寨,寨中共有八位寨主,都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结义兄弟,号称“明清八义”。这明清八义都是谁啊?
罢免吴思瑶案功亏一篑,凸显国民党无能 - 天天要闻

罢免吴思瑶案功亏一篑,凸显国民党无能

台北市民进党“立委”吴思瑶罢免案,原领衔人张克晋退出。更换领衔人的“鲑鱼回邮”计划,因700份无效连署遭中选会驳回。罢免民进党吴思瑶与吴沛忆案,被称为“地动删瑶”行动。双吴属绿营“最弱环节”,罢免成功可重挫民进党士气,但国民党却将一手好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