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天才建筑师吕彦直的短暂一生!

2019年07月16日07:51:26 历史 2666

一副圆框黑边眼镜,横眉竖发,挺直的鼻梁,刚峻的神情,身着棉布对襟白褂,双目炯炯地望着远方……35年的人生历程,对于生命长河来讲,宛若流星,倏尔不见。对于吕彦直来说,却是他的整个人生。用生命造就历史的丰碑,设计南京中山陵,以气势磅礴、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精神,以其别具匠心,庄严简朴等特点而盛赞于世;设计中山纪念堂,在广州不避风雨屹立已近一个世纪,被毛主席誉为“中国人自己的设计”之典范。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天才建筑师吕彦直的短暂一生! - 天天要闻

时至今日,两大建筑仍然作为代表中国的城市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式的建筑艺术。而这两大建筑的设计者,便是吕彦直先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受到当局政府褒奖的建筑师。

吕彦直,字仲宜,别古愚,生于安徽省今滁州,中国著名建筑师。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读书,1913年毕业,入康奈尔大学,先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同时描绘整理了北京故宫大量建筑图案。 在1925年,他的精深造诣与不懈追求凝聚为一座辉煌的纪念碑,光耀于中国建筑史、光耀于世界的优秀建筑之林中。

1925年5月,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向海内外建筑师和美术家悬奖征求陵墓建筑设计图案。9月,他以简朴、庄重的钟形图案(指陵园总体),在40多种设计方案评选中,一逾群雄,荣获首奖。不久受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之聘,担任陵墓建筑师,监理陵墓工程。1927年5月,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在28份中外建筑师应征设计方案中,再夺魁首,从此蜚声海内外。在中山陵主体工程施工中,他不顾个人安危,跋涉于沪宁之间,并长期住宿山上,督促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选料、监工一丝不苟。终因积劳成疾。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天才建筑师吕彦直的短暂一生! - 天天要闻

中山陵以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为主。它依山势而建,纵向布局,392级台阶和10层平台组成了宽阔绵长的墓道,将座座中国传统结构形式的牌坊、陵门、碑亭和祭堂组成了宏大的警钟形的建筑群体,排排松柏、银杏、红枫拱卫两侧,座座华表、铜鼎、石狮星缀其间。站在陵前广场向北仰望,越过依次排列的牌坊、陵门和碑亭,祭堂与墓室高踞于整座陵墓的最高位置。层层琉璃瓦顶发出宝蓝色的闪光,静穆、高远,将人们的目光和不尽思绪引往空阔的蓝天。

而祭堂内东西两侧设置的窗户,四壁下半部镶砌的黑色大理石,墓室内的半球形室顶等等则借鉴于西方建筑,从而使祭而祭堂内东西两侧设置的窗户,四壁下半部镶砌的黑色大理石,墓室内的半球形室顶等等则借鉴于西方建筑,从而使祭堂和墓室内的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给人以天高地阔之感。

这种中西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乃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睁眼看世界,奋起救中国”、“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又一结晶,就象中山先生那民主共和的思想、那天下为公的精神、那颗博爱的心一样。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天才建筑师吕彦直的短暂一生! - 天天要闻

为早日再现先生的思想、精神和那颗博爱的心,在受命为中山陵的建筑师后,吕彦直即昼夜兼程,往返奔波于江浙军阀战火弥漫的沪宁之间。在不断的旅途困顿、饥寒交迫之中,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绘出了中山陵的建筑详图。随后,他又参与了主体工程即墓室和祭堂的招标与开标,参与了墓址具体位置的最后选定。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过度的劳累使他卧病在床,竟未能参加于1926年3月举行的中山陵奠基礼。

1929年3月,当中山陵的主体部分墓室和祭堂即将完工的时候,身兼建筑师、监工、验料、验工数职,事必躬亲的吕彦直终因异常繁重的工作而积劳成疾。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天才建筑师吕彦直的短暂一生! - 天天要闻

1928年初,吕彦直被确诊患有肝癌。他从容不迫,一方面先把噩耗告诉远在北京的未婚妻严璆,请她另做打算。另一面全情投入到当时的首都南京规划设计草案的研究与拟定工作中。1929年春节前,病情不见好转的吕彦直,回到了上海古拨路55号自己的寓所静养。他写下遗嘱,交代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请黄檀甫等同仁务必按照原计划完成中山陵余下的工程;开展好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建筑工程。

1929年3月18日凌晨,吕彦直停止了呼吸。严璆得知后,悲痛欲绝。不久便断然在北京西郊出家,削发为尼。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天才建筑师吕彦直的短暂一生! - 天天要闻

1929年4月,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在中山陵祭堂的奠基室内,为吕彦直树碑志记。1930年5月,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又决定,在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纪念碑。碑由捷克雕刻家、中山先生卧像的作者高崎刻成。碑文为于右任书写:“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决议立石纪念”。碑的上半部是吕彦直的半身遗像。遗像中,他那紧扣的衣领,简朴整洁的发式,说明着他严整的、一丝不苟的生活和工作的态度;而挺直的鼻梁、紧闭的棱角分明的嘴唇,则给人以深沉的、坚韧不拔的印象;他上身微微前倾,清癯的面庞随着犀利敏锐的目光略向左侧,好像正手持图纸巡行在施工现场,对工程严格地审视……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天才建筑师吕彦直的短暂一生! - 天天要闻

吕彦直耗尽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将中山先生敲响的民主自由的钟声永久地录在了这位伟大革命先行者的陵墓之中,随着日月星辰的转动,和着紫金山风吹送的阵阵林涛,不息地向世人播放。与此同时,他也使自己的名字,一位在中国建筑史上书写了开创性篇章的设计师与建筑师的名字,长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 天天要闻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据日本广岛县警方消息,当地时间13日上午,警方接到报警称,在广岛市南区的广岛大学霞校区一处拆迁工地,地下发现了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警方已在现场确认到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并在现场周边设置了限制区域。据警方消息,该物体长约90厘米,直径约25厘米。相关方面正在确认该物体是否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据了解,广岛大学霞...
揭秘: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司马昭背后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闻

揭秘: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司马昭背后的政治考量

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弟弟司马昭而非养子司马攸,是多重历史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涉及司马家族的权力逻辑,也与三国后期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这一选择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晋的建立,也反映了乱世中权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窑洞钟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 天天要闻

窑洞钟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1945年8月,延安杨家岭窑洞“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论断,犹言在耳。中国人民的韧性已经耗得,二进白宫的美大总统特朗普,癫狂焦虑,抓耳挠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2025年4月2日,公然发动世界贸易大战,一时间,世界200多
停摆11年的“老襄江”为何满血复活 - 天天要闻

停摆11年的“老襄江”为何满血复活

市民在襄江商场的长虹书店挑选图书。 (湖北日报通讯员 张沛 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慧华 祝兆林通讯员 王晓丽 张沛 贾小艳“好日子又回来喽!”5月5日,襄江商场一楼临街商铺的一丁甜酒负责人刘涛,忙得不可开交,脸上挂满笑容。1973年元旦,作为襄阳市第一座大型国营零售百货商场,襄江商场开门营业,当年营业额破百万元...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闻

年俸 1 万两却顿顿啃窝头!乾隆儿子永瑆的 “双面王府” 秘史

一、开场:反差人生的传奇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的一个清晨,紫禁城东华门前出现诡异一幕:一位身着补丁摞补丁石青朝袍的王爷,腰间别着绣工粗糙的布荷包,正蹲在墙角啃着冷硬的窝窝头。渣子掉在朝袍上,他直接用袖子抹进嘴里,全然不顾周遭投来的异样
将再度参选国民党主席?张亚中公开上届选举经费收支情况引联想 - 天天要闻

将再度参选国民党主席?张亚中公开上届选举经费收支情况引联想

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宣布参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动态备受瞩目,张亚中12日突然公布上次党主席选举的经费收支情形,并表示,“这份过往的努力不会成为过去式,而是我们坚持理想、持续前行的起点”,引起讨论。张亚中表示,回想4年前的那场党主席选举,他始终铭记于心。那是一段“救党、救台、救两岸”信念交...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公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标识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构成。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橄榄枝象征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
陈调:东汉末年的游侠英雄,英勇抗敌的悲壮传奇 - 天天要闻

陈调:东汉末年的游侠英雄,英勇抗敌的悲壮传奇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中,许多英雄豪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在这其中,陈调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更是充满了悲壮与无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古代游侠的世界,探寻陈调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