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2024年12月06日18:03:03 历史 156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把这些房子都给拆了!这些都是封建糟粕。”

1953年,北京市市长提出拆除北京古建筑的言论,引发了文化界的轩然大波。

没想到,一向温婉贤良的林徽因听闻吴晗的计划后,一句话将他怼的说不出来话。

林徽因究竟为何如此愤怒?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林徽因的成长背景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父亲林觉民从政,母亲出自书香世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林徽因从小便被浸润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她天赋异禀,性格温文尔雅,深受父母宠爱。

从小,她便表现出了对艺术、文学和建筑的浓厚兴趣。

可以说,林徽因的学识不仅得益于她家庭的教育,还得到了她个人才情的加持。

林徽因的学术路程并非一帆风顺。

她在年轻时留学海外,接触到了西方的建筑学理论,打下了扎实的现代建筑基础。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林徽因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建筑眼光,还积累了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

她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也接受了西方现代建筑学的影响。两者的结合为她后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8年,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痴迷与林徽因对建筑艺术的独特感悟相得益彰,几乎是心有灵犀地走到了一起。

婚后,他们二人就一直到中国各地寻找中国古建筑,并认真记录下来。

他们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尤其是在对佛教寺庙、古代宫殿等建筑的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1937年,林徽因发现了佛光寺,打脸了日本人骂中国没有唐代的木构建筑的言论。

佛光寺坐落在山西省盂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当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正在进行全国古建筑的普查,他们深入山西的山间,终于在山脚下发现了这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据说,当时他们爬山时,天气阴沉,路途艰难,林徽因身穿简单的衣服,背着画本,毫不顾忌身边的艰辛,只一心想要找到那些被遗忘的古代建筑。

经过一番辛苦的寻找,终于在一处山谷中,他们看到了那座庙宇。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在那段时间里,林徽因不仅仅是梁思成的学术伙伴,还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两人共同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编写,为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没想到,1953年却有一件事令这对夫妻非常生气。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林徽因怒斥古建筑要被拆事件

1953年5月,正值中国社会经历大规模变化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大城市的建设改造和现代化进程。

当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面临着快速发展的需求。

然而,许多古老的建筑却成为了发展的“障碍”,这其中尤以北京老城区的古建筑最为突出。

吴晗,这位当时的北京市市长认为这些古建筑是旧时代的东西,阻碍了经济发展,需要被拆除。

在当时的城市化大潮下,很多人认为,为了城市的现代化和更好的发展,必须对一些破旧的建筑进行拆除,腾出土地和空间来建设新的设施。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吴晗作为市长,深知这是一个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尤其是在北京这座历经多次战火和动乱的城市里,许多古建筑早已风化、损坏。

经过这些建筑的“修复”和“保护”,所带来的可能并非效益,而是沉重的财政负担。

但这番“拆旧建新”的逻辑,显然没有考虑到历史的价值和文化的传承。

林徽因,作为一名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价值的建筑学者,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观点?

当林徽因听闻吴晗提出拆除北京古建筑的计划,甚至还扬言谁不赞成就是支持封建社会,而他要清除封建余孽思想的时候,内心的愤怒几乎无法遏制。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林徽因愤怒地批评了吴晗,她的言辞激烈,甚至有人听到她提到:“林家满门忠烈,你算什么东西?”

原来,她的两个叔父林尹民和林觉民,与同族的林文,并称为黄花岗“三林”。

她的父亲因为反对军阀而被杀害,她的弟弟林恒也是为国牺牲。

林徽因并非一时冲动,她是一个有理有据的学者。

在气愤之余,她迅速开始着手撰写《北京古建筑保护建议书》,力图通过学术上的推动来改变这场对历史遗产的“摧残”。

《北京古建筑保护建议书》不仅仅是一篇学术性文件,它是林徽因对自己国家文化遗产的呼吁,是她在极其艰难的社会环境下,仍然坚持的一份责任感。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她在这份建议书中详细阐述了北京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分析了古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为北京这座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

她还特别强调,古建筑不仅承载着过去的辉煌,更能够启发后代对于历史的思考、对文化的尊重。

她建议,北京应该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来传承中华文化,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所谓的“现代化”而牺牲历史的根基。

尽管她的这份建议书并未立刻改变吴晗的拆除计划,但它却在学术界和文化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政府在古建筑保护上的政策。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北京和其他城市的古建筑保护意识逐渐得到提升,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得以保留下来。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结语

林徽因的坚守和勇气,深深打动了社会各界。她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学者,更是一位为国家文化和历史传承而奋斗的女性。

她从不畏惧权力的压迫,也不惧怕流言的攻击,只因为她知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民族的记忆,捍卫一个民族的尊严。

林徽因用她的一生,证明了一个学者的责任,证明了一个人的担当。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最终,林徽因的贡献远超于她在建筑学领域的成就。

她为中国古建筑保护所做的努力,将永远被铭记。

她的名字,不仅仅与梁思成的学术合作紧密相连,更与她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晚潮|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潮新闻客户端

1953年林徽因怒怼吴晗:林家为国捐躯英烈满门,你是什么东西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 天天要闻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一条大运河,串联起扬州与无锡两座“漕运心脏”,激荡3000年澎湃。扬州码头承载帝王南巡与漕粮北运的史诗,无锡四大码头则谱写工商文明的序章。从“漕运心脏”到绿茵战场,谁主沉浮?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由于加拿大坚持推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美国决定立即停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宣布,不会推迟向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数字服务税自6月30日生效。美国一直反对加拿大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并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 天天要闻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在刚刚闭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足球比赛暨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女子组比赛中,解放区七百间小学男子足球队、丰泽园小学女子组经过六轮角逐,双双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这是解放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 天天要闻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中新网沈阳7月3日电 (记者 韩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16名香港培侨中学学生7月2日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温历史。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培侨中学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有20余名校友报名参加志愿军。当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学生们重走校友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