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博物馆正式开馆 871件(套)文物诉说千年古城文明印记

2024年05月19日19:51:04 历史 9576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四川南充摄影报道

嘉陵江畔新石器时代的人文初现,商周时期的文明交流,三国时期硝烟弥漫的历史烟云,还有宋代精致典雅的宋人生活画卷……走入一座博物馆中,就仿若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在凝视文物的过程中触碰到了历史的瞬间。如今,就在嘉陵江缓缓流过的南充市,又有一处城市文化地标的诞生,呈现着嘉陵江畔千年古城的文明印记。

南充市博物馆正式开馆 871件(套)文物诉说千年古城文明印记 - 天天要闻

开馆仪式现场图据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5月19日,就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后一天,南充市博物馆正式开馆,用871件(套)珍贵藏品展示人类南充文明的灿烂成果。据介绍,该馆为南充市首个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4.92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2万平方米,更是南充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漫步博物馆中,南充跌宕多姿的历史、流光溢彩的文化一一映入眼帘……

871件(套)精品文物亮相

一馆览尽千年风华

museum

如何在一座博物馆中,领略一座城市长达5000余年的文化沉淀?走进南充市博物馆,首先来到“嘉陵长歌”南充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里,就能看到以时间为线,空间为轴,该展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绘制出了一幅城市发展的历史长卷。

南充市博物馆正式开馆 871件(套)文物诉说千年古城文明印记 - 天天要闻

南充市博物馆图据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这一展览梳理了当地从史前时期至近现代的历史脉络,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为‘曲流奇观 人文初兴’‘巴国寻踪 安汉长赋’‘水陆通衢 巍巍山城’‘川北重镇 绸都扬名’。”在南充市博物馆中,展览的总策划凌静向记者介绍了策展时的思路和细节。

就在这一展厅中,选取了数百件南充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存。譬如,商周时期,南充所在的嘉陵江流域是巴人的主要居住区域,更是中原文化、楚文化与蜀文化交流的通道。在这一单元中,就展现了一系列带有巴文化印记的青铜器,让观众感受到巴人在手工业上具备的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到了唐宋时期,南充地区成为人文望郡,展厅中展示着仪陇地区出土的宋代石刻,就向当下的人们呈现了宋代南充人富足安稳的生活样貌。此外,蓬安县南燕乡龙滩子村窖藏出土的宋代镀金花卉纹银盘也在这一板块呈现。该文物为一级文物,精美花卉纹饰足见宋人高雅的审美……展厅中,当一件件凝聚了历史岁月、展现着地域特色的珍贵文物,被静静陈列在展柜里时,吸引无数观众驻足观看。

南充市博物馆正式开馆 871件(套)文物诉说千年古城文明印记 - 天天要闻

宋代镀金花卉纹银盘

“在通史展之外,我们还选取了南充的嘉陵江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丝绸文化,打造了四个专题展。”其中,“寻梦三国”为三国文化专题展,展厅围绕“张飞治郡”“陈寿著史”两大核心叙事,以建筑入境景,通过沉浸式观展,带观众探秘“三国文化之源”;“岁时淳风”为民俗文化专题展,展厅内陈设有街巷码头、茶馆、戏剧等南充特色元素,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金钱板表演,游客可深度体验川北特色民风民俗。

南充市博物馆正式开馆 871件(套)文物诉说千年古城文明印记 - 天天要闻

“寻梦三国”展厅图据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此外,“绸都风韵”为丝绸文化专题展。集中展现南充千年蚕桑史、近现代丝绸业的发展中兴,和“千年绸都”“丝绸源点”的荣光;“峥嵘岁月”则为红色文化专题展,以南充地区的革命发展为主线,讲述了南充红色文化历程。

“一步一景”看三国

沉浸式体会南充的历史长卷

museum

可爱的形态、萌萌的外表,还有流光溢彩的“皮肤”,当观众来到陈列着文物东汉鎏金负罐铜鸟的展柜中时,都会忍不住发出赞叹:“太可爱了吧!”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这件文物不光有着令人喜爱的外表,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据介绍,西南地区出土负罐铜鸟仅30余件,南充市博物馆展出的这件鎏金负罐铜鸟形象生动,工艺精湛,保存极为完整,是同类文物中极为罕见的精品。正因于此,该文物也被称为南充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南充市博物馆正式开馆 871件(套)文物诉说千年古城文明印记 - 天天要闻

东汉鎏金负罐铜鸟

除了这件东汉鎏金负罐铜鸟外,该馆的“镇馆之宝”可不止一件。该馆馆藏文物871件(套),其中一级文物为16件,其中包括虎纹铜钺、南宋镀金花卉纹银盘等等。这些文物也是参观者竞相打卡的“顶流”,充分展现了南充南北交汇、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

随着“文博热”成为常态,观众对博物馆的展陈方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给博物馆赋予全新的表达方式。据该馆展览的艺术总监那凌表示,馆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手段,包括场景复原、互动技术等方式的运用,让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片段。

“在我们的通史展中,大多运用传统博物馆的展陈形式,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历史和价值。但在四个专题展中,展陈设计就非常丰富多元,富有趣味性。”那凌说道,在“寻梦三国”的专题展中,设计了非常多三国时期的场景,可以说是“一步一景”。“让观众沉浸式地体会南充的三国文化,打造出空间的历史体验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