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松江这个集体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24年03月23日14:21:59 历史 1452
为进一步引领激励广大妇女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全国妇联近日公布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名单。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公室喜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喜报!松江这个集体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 天天要闻


上海市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公室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合署办公,承担联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共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编人员中女性占比达64%。


喜报!松江这个集体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 天天要闻


自2019年以来,g60九城市共有30位女性干部轮换派驻g60联席办,接力服务和推动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重要平台,为优秀女性淬炼成长提供了实践舞台。班子成员带头,引导女性干部钻研专业领域,参与实施《联合攻关方案》等协同创新行动,并持续推出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宣传报道,九城共建以来国内外各大媒体报道量超39.5万条,年均增长超50%。


喜报!松江这个集体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 天天要闻


为引领九城女性创新筑梦,区科创发展办积极搭建妇女事业协同发展平台。2019年,通过与松江区妇联,九城市妇联协同合作,长三角g60巾帼创新创业科创联盟正式成立,激励女性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g60九城女性创业项目大赛、g60九城家政技能风采展示活动、“创赢未来”g60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系列活动……2020至2022年,区科创发展办先后开展多项活动发掘g60女性创新创业人才,有力推动女性创业项目与g60多元化融资服务资源精准对接,进一步激发g60九城优秀女性融合发展。


喜报!松江这个集体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 天天要闻


依托g60国家战略重要平台汇聚高端要素功能,区科创发展办发挥平台优势,联合多方资源着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弘扬新时代女性力量。中阿g60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上合示范区g60创新协同中心、g60量子密码应用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陆续落地。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合作对接,区科创发展办成功促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春燕博士团队与滴翠智能科技公司成立智慧农业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弘扬巾帼力量增添新动能。


文字:沈思韵(见习记者)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毛震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