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死前说了两句话,流传千古,曹操委屈时必读数次

2024年03月09日22:35:04 历史 1990

公元200年,发生了赫赫有名的衣带诏事件。汉献帝不满曹操专权,秘密联系车骑将军董承。以衣带为纸,用血写诏书,让董承召集人马诛灭曹操。


就在行动前夕,董承走漏了风声,曹操先下手为强,除掉了董承一伙。


曹操进宫质问汉献帝,汉献帝只得甩锅给董承,表示自己是被对方蒙蔽了。曹操这才罢休。

蒙恬死前说了两句话,流传千古,曹操委屈时必读数次 - 天天要闻

回到家中,曹操倍感委屈,他为了大汉江山尽心竭力,没想到反而遭到君王猜忌。他也不是没想过将汉献帝取而代之,这样就不用受这些窝囊气了。


但是当他翻开《史记》,读到秦将蒙恬死前留下的一段话后,最终叹了口气,打消了这些念头。继续去做他的大汉“忠臣”去了。


蒙恬到底说了什么?为何会让曹操忍下委屈,始终不肯将汉室取而代之呢?


抱憾而终的蒙恬

让我们回到公元前210年,这一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逝。


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以及秦始皇幼子胡亥结为同盟,打算违背秦始皇的意思,拥立胡亥继位。


对于他们来说,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是最大的阻碍。扶苏是皇长子,第一皇位继承人。而蒙恬与扶苏交好,可以视作扶苏的心腹。更重要的是,秦朝的30万大军掌握在他们手中。


甭管胡亥继位是否合法,他想坐稳皇位,都必须除掉扶苏和蒙恬。否则他会寝食难安。


赵高以秦始皇的名义伪造了一份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

蒙恬死前说了两句话,流传千古,曹操委屈时必读数次 - 天天要闻

扶苏是个老实孩子,看到诏书,果断自刎了。反倒是蒙恬在一旁劝说了扶苏半天,可惜扶苏听不进去。


扶苏死后,使者催促蒙恬赶紧上路。周围的将士对使者怒目而视,有的人干脆拔剑相向。


“你们想干嘛?莫非要造反不成?造反是什么下场,你们心里应该清楚。”使者感到害怕了,只得威胁众将士。


过了一会,蒙恬开口了:“蒙氏一族,三代效忠于秦国。现在我手握30万大军,虽然我手中没有虎符,但是凭借在军中的威望,想要谋反,简直易如反掌。不过我不打算这么做,因为蒙氏先人一直教诲我要谨守忠义。我不能对不起先人,对不起皇帝。”


说罢,蒙恬也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绚烂的一生。


忠心耿耿的蒙氏一族

正如蒙恬所说,蒙氏一族三代人都对秦国忠心耿耿。


蒙氏一族在秦国这一脉始于蒙恬的祖父蒙骜。蒙骜原本是齐国人,但是在齐国一直不得志。后来秦昭襄王广招天下人才,蒙骜便来到秦国碰运气。

蒙恬死前说了两句话,流传千古,曹操委屈时必读数次 - 天天要闻

秦昭襄王觉得蒙骜有大才,便授予上卿,重用他。


为了报答秦昭襄王的知遇之恩,蒙骜打仗十分卖力。秦国后来的三川郡,就是蒙骜夺过来的。


公元前247年,蒙骜率领大军攻打魏国,一连拿下三十七座城池。朝堂为之震惊,秦昭襄王笑着对大臣们说:“当初我授予蒙骜上卿,你们都觉得我封赏过高。现在看来,这封赏还不够多,区区上卿,怎么能和三川郡,以三十七座城池相提并论呢?”


群臣无不附和,纷纷称赞蒙骜忠勇可嘉。


秦始皇继位后,蒙骜先是平定了晋阳的叛乱,后来又一举夺下韩国的十三座城池。次年又率军攻打魏国,夺下二十座城池。


直到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他才停止了征战的一生。蒙骜在秦朝一统天下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他的儿子蒙武同样得到秦始皇重用。


相较于父亲蒙骜,蒙武的表现就逊色不少。倒不是蒙武能力不足,主要是蒙武有点生不逢时。


蒙骜在世的时候,秦始皇是不会允许蒙武掌兵的。毕竟父子二人同时手握重兵,万一他们想谋反,秦始皇该怎么办?

蒙恬死前说了两句话,流传千古,曹操委屈时必读数次 - 天天要闻

而等到蒙骜去世后,当时的秦朝又名将辈出。蒙武的才能在这群名将中间就显得比较普通了。


不过他也立下了一件大功,那就是和大将王翦一起灭掉了楚国。六国之中,楚国实力最强。为了灭楚,秦国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也是大功一件了。


等到了蒙恬登上历史舞台,战国七雄除了秦国,也就剩下齐国了。齐国啥水平,大家心里都明白。蒙恬率军攻打齐国,结果齐国不战而降。


其实,这是秦始皇打算重用蒙恬,才故意给他一个捡功劳的机会。毕竟当时那批名将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该启用一些新人了。


此后,蒙恬奉命征讨匈奴。一直把匈奴赶到草原深处,才罢休。

蒙恬死前说了两句话,流传千古,曹操委屈时必读数次 - 天天要闻

接着,无仗可打的蒙恬,当起了大秦第一包工头。他负责修建了秦长城,同时也负责修建了秦直道。长城有效阻挡了匈奴大举南下,而直道则使得秦朝的大军可以随时到达任何地方。


可以说,蒙氏一族三代人为秦朝的建立可谓是肝脑涂地。蒙恬不愿为了一己之私,而辱没了先人的名声,也就很好理解了。


曹操每逢受到委屈,必读蒙恬的这段话

虽然曹操的经历和蒙恬差距很大,他的父亲、祖父在汉朝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曹操有资格说,他为了汉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要不是他,汉献帝早就成了荒郊野外的一堆枯骨。是曹操,迎接汉献帝,重建朝廷,为大汉续命几十年。


是曹操,南征北战,为北方带来秩序。他的梦想只有一个:终结乱世,名留青史。


可是,随着他不断建功立业、加官晋爵,开始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传入曹操的耳朵。


一些人背地里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理由就是他大权独揽,使得人们只知道有曹操,不知道有汉献帝。


这是什么话?汉献帝能平定天下吗?汉献帝打仗,估计还不如孙十万呢。别的不说,就官渡之战,你让汉献帝来指挥,铁定输。说不定汉献帝一听说袁绍十万大军压境,直接就跑了。

蒙恬死前说了两句话,流传千古,曹操委屈时必读数次 - 天天要闻

要不是曹操,汉献帝能有安稳日子过?


结果汉献帝不知感恩,反而还弄出衣带诏,曹操能不寒心?能不委屈?


要说他没想过直接把汉献帝咔嚓了,自己坐上皇位,没人信。但是他最终还是忍下来了,因为他和蒙恬一样,想当忠臣。


蒙恬的委屈不比曹操少,但是蒙恬最终也没有反叛。所以曹操也选择做汉朝的忠臣,一生没有篡位。


曹操只是一个权臣,就犹如西周的周公一样,大权独揽,尽心辅佐君王。既然君王不给力,那就只能将朝廷大权交给忠臣,这样才可能出现盛世。


权臣,和忠臣,并不冲突的。一个人可以即是权臣,也是忠臣。曹操,便是这么一个大权在握的忠臣。只可惜,没人理解他罢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