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火爆全国,梁山108名好汉中为何只有107人,是谁不在?

2024年02月15日13:35:04 历史 1415

  每到新年之际,潮汕英歌舞都会在网上吸引一波热潮。尤其是北方的朋友,更是对英歌舞热闹的氛围极其羡慕。而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只是令许多外地朋友疑惑的是,英歌舞中梁山好汉仅有107人。那究竟是谁不在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潮汕英歌舞火爆全国,梁山108名好汉中为何只有107人,是谁不在? - 天天要闻

英歌舞为何是107人?

  很多人认为潮汕英歌舞中,消失的那一人是宋江。因为正是宋江的“投降主义”,才让梁山好汉非死即伤,最后树倒猢狲散。因此为了士气着想,也理应将宋江剔除出去。但事实上,宋江在英歌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擂大鼓的人,通常就是“宋江”。英歌舞中的宋江,就是“义薄云天”的化身。

潮汕英歌舞火爆全国,梁山108名好汉中为何只有107人,是谁不在? - 天天要闻

  而真正不在英歌舞中的角色,其实是卢俊义。因为英歌舞所表演的内容,乃是梁山107条好汉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当初宋江相中了卢俊义,想将卢俊义留在梁山。但卢俊义说啥也不肯,被宋江留在梁山软禁了两个月。在此期间,宋江故意将卢俊义的管家李固放了回去,并告知李固卢俊义已做了梁山第二把交椅。

潮汕英歌舞火爆全国,梁山108名好汉中为何只有107人,是谁不在? - 天天要闻

  李固早已觊觎卢俊义的家产,并与其夫人私通,回去后便告发了卢俊义落草为寇。等到卢俊义回家,正好落入李固的圈套,被屈打成招,下了大狱。李固买通蔡福蔡庆兄弟,让他们在牢里干掉卢俊义。但这兄弟俩欣赏卢俊义的为人,不愿下手。同时柴进也登门拜访这兄弟俩,并花钱上下打通关节,将卢俊义从死刑改成刺配流放。

潮汕英歌舞火爆全国,梁山108名好汉中为何只有107人,是谁不在? - 天天要闻

  结果在流放的路上,卢俊义差点死在了被李固买通的董超薛霸手上,幸得燕青相救。但燕青外出找吃的时,卢俊义又被赶来的官军抓走。因为杀死官差,卢俊义重新被判处死刑。而英歌舞,表演的就是这一段梁山好汉三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

英歌舞为何是时迁领头?

  在观看英歌舞时可以看到,最前面有一人舞着蛇在领头,此人正是“鼓上蚤”时迁。之所以时迁会成为领头人,对应的是《水浒传》中攻打大名府时,宋江得了疽疮,吴用代替宋江在元宵佳节时出军三打大名府,秘密派遣“鼓上蚤”时迁火烧翠云楼,其他众兄弟埋伏于城中,城里城外里应外合,攻破大名府救出了卢俊义。

潮汕英歌舞火爆全国,梁山108名好汉中为何只有107人,是谁不在? - 天天要闻

  所以时迁起到了打探消息,领头的作用。而之所以舞蛇,是因为蛇是古傩礼中祭祀者所持的茅苇长鞭,用途是鸣鞭驱鬼。舞蛇开路,功用与鸣鞭相同。英歌舞始终保持着“驱鬼逐疫”的实用功能。而英歌舞人数定为107人,除了因为情节原因,少了卢俊义外,还在于潮汕地区的先辈们认为,梁山聚集108人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为了保持梁山队伍的精气神,积极性,只能有107人。

英歌舞的由来

  而关于英歌舞的由来,民间也流传着几种说法。一说是古代祭祀仪式傩舞进化而来,一说是由山东大鼓子秧歌等戏曲演化而来,还有人说是古代老百姓为反抗官府豪强而创编用于传武习艺而来等。

潮汕英歌舞火爆全国,梁山108名好汉中为何只有107人,是谁不在? - 天天要闻

  也有学者认为,英歌舞是中原文明向南传播与岭南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相传南宋时期中原军队南下,将山东鼓子秧歌和凤阳花鼓等北方秧歌带到今天的潮汕地区,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英歌舞”。潮汕语中的“秧”与英相近,久而久之,“秧歌”就变成了“英歌”。如今,英歌舞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遍了海内外,成为潮汕地区一块响亮的“招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