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帝王,要成就一番事业,忍耐是必不可少的美德。然而,忍无可忍,忍到头来还得反击才能扭转乾坤。宇文邕正是立足此道,忍辱负重12年之久,在这漫长岁月里结交心腹、布局谋划。
最终一举夺权,再以雷霆手段稳固局面,继而文治武功双收,所以有“南北朝最强帝王”之誉。那他为何能成就此等伟业?这其中缘由甚多,或许正是基于种种巧合,这位英主才最终绽放异彩。
隐忍的历练与反击的准备
554年,18岁的宇文邕被其舅父宇文护操控登上皇位,成为西魏恭帝。然此只是个花瓶皇帝,大权旁落在杀害其兄宇文觉和宇文毓的宇文护手中。宇文邕明白想要翻身掌权,必须伺机而动。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忍耐历程。
在这12年里,宇文邕在朝堂上放权给宇文护处理所有大事,自己则躲进宫中游戏娱乐,或研读兵书,让人看不出他有异心。与此同时,他还对宇文护极尽恭顺谦卑,在私底下行家人之礼,始终保持谦和,避开生分高下之嫌,以免激起宇文护猜忌。
而宇文护则时刻监视宇文邕的一举一动,皇上今日着何衣,昨晚凳何人侍寝,无时无刻不在掌控之中。所获情报无一例外指向宇文邕安逸纨绔,对政事毫无兴趣。然这些都不过是宇文邕有意营造的幌子,他明白权力来之不易,自己终有一战。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宇文邕潜心学习军事兵法,召集心腹,布局谋划。563年,宇文护无故杀死宇文邕心腹大臣后,宇文邕不但没有追究反击,反而在朝堂上痛骂大臣,向宇文护哀求开脱。此举让宇文护更加放心,而宇文邕之所以忍辱负重,正是因为深知权力游戏的残酷。他明白放手一搏之时尚未到来,自己实力尚浅,异动只会招来灭顶之灾。
在这12年的磨练中,宇文邕的心智日渐成熟,他明白权力的意义不在享乐,而在于实践抱负、改造旧制。他看到这个纷乱动荡、百废待举的国家亟需一位英明君主来整饬。于是他开始细细筹划未来施政的蓝图,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一鼓作气推行实施。
稳固局面,加速祸乱
至572年冬天,在酣睡之中被宇文邕设局杀害的宇文护,终于结束了他在人世的称霸。权倾一时的政治巨头就此命丧黄泉,宇文邕终于彻底掌控大权。然而他明白,仅此还远远不够。
宇文邕意识到,夺权仅是第一步,真正的关键在于巩固地位,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否则,就像当初的宇文护那样,自己也会在权力更替的旋涡中丧命。基于这样的认识,宇文邕在弑君夺权后迅速发动政变,仅用几天时间就将宇文护的党羽势力悉数清除。
这些年来,宇文邕在朝堂上细心观察,对宇文护的势力盘根错节了如指掌。他意识到,真正的阻力并不在宇文护这个人,而在于他积蓄多年的庞大既得利益集团。所以他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下手果决迅速,毫不留情。而正是这雷霆手段,使他在夺权后将大权牢牢掌控,没有给任何异己势力可趁之机。
此时的宇文邕已然志得意满,他认为宇文护之死正是上天赐予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看到眼前这个积弱积贫、动荡不堪的国家亟需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来扶持,自己正当盛年,理应勇于任事、挽狂澜于既倒。 从此可以扫清一切障碍,加速祸乱,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秩序。
统一北方,国力大增
宇文邕意识到,失去宇文护这个政治中流砥柱,北周必将面临动荡。而推陈出新、建立新体制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阵痛与折磨。基于这种认识,他意识到眼下最重要的是反遏分裂局面,尽早统一北方,以免局面再度混乱、功亏一篑。
574年春,北周对北齐用兵。此役宇文邕亲自率军督战,灭北齐之战进行得十分顺利。同年冬天,北齐灭亡,北方完成统一。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宇文邕就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这一伟业。这为北方150年来始终动荡分裂的局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正是此举,北周得以迅速打开局面,国力开始迅猛增长。宇文邕意识到,现在正是施展抱负的时候。
内政外交,两手并举
国家统一后,宇文邕加快了统治巩固与社会改造的步伐。他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豪强势力,统一法制,释放奴婢,鼓励经济发展。这些举措有力地增强了国家实力。与此同时,他还大力推行佛法,将寺庙僧侣收编国有,以世俗化的手段整合这个庞大的群体,为国家贡献力量。
这一系列改革使北周社会主流思想得以统一,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大为提高。百废待兴的国家在宇文邕的治理下,开始由积贫积弱向繁荣富强转变。宇文邕为后世许多改革君主树立了典范。
与内政同时并举的,还有对外用兵。宇文邕深谙“国无宁年,邻无恒亲”的道理。为防患于未然,577年,他亲率北周军队北伐突厥,先后取得胜利。此举大大削弱了北方最大敌人突厥的实力,为北周的长治久安打下基础。也为隋文帝日后修筑长城、边境巩固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时的宇文邕已是风华正茂,才德兼备的英明君主。他既能文能武,对内整合统一,对外雄据一方。如此伟业,令后世惊叹不已。他开创的伟业奠定了北周日后走向统一与强盛的基石。
英年早逝,折射智慧与遗憾
然而,命运无常,1978年,宇文邕在北伐的途中染病,年仅35岁便英年早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短命英主之一。
或许正是宇文邕的早逝,成就了他在后世心目中的威望与地位。我们不禁要问,假若他建树的时间更长久些,又会射利多少?
宇文邕的早逝让人不胜唏嘘。他本可再创更大业绩,甚至有机会像隋文帝那样最终统一分裂的南北朝。人生几何,他却在北伐的路上不幸病故。命运弄人,成就与遗憾并存,令后人扼腕叹息不已。
然而其实,宇文邕的一生恰恰印证了中国古代“知命”智慧的真谛。他深知生命无常,凡事皆有定数。所以他并没有因病魔夺去生命而感到痛苦或懊恼,而是在最后时刻仍然怀揣梦想,满怀斗志地率军北伐。
或许正因怀揣梦想而殒命沙场,宇文邕的一生才更具传奇色彩。他忍辱负重,力排众议,最终掌握大权;他统一北方,使分裂局面得到纾解,建立起北周走向统一与强盛的基石。这种胆识和魄力可嘉,这种气魄和手腕令人折服。
结语
宇文邕忍辱负重、决心反击的精神,统一祖国、建立新秩序的抱负,无一不令后世君主景仰,都是后人应当学习的典范。所以他成为了南北朝最强的帝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回溯历史,宇文邕的一生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让人不禁会心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