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尚未结束,一场冲突又在美国后花园南美地区酝酿。本月3日,委内瑞拉进行了一次全民公投,以96%的高票通过吞并埃塞奎博地区,而该地区由邻国圭亚那实际控制。
很显然,这次并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公投,很有可能点燃两国之间的战火。尤其是,本次冲突的当事方埃塞奎博地区居民,甚至都没有参加这次公投。委内瑞拉宣称,将按照人民意愿夺回领土。
圭亚那总理菲利普斯则表态“寸土不让”,照这个趋势演变下去,很有可能发展为又一场地区冲突。

埃塞奎博地区的争议由来已久
这片土地丰富着森林、河流和近年来发现的巨大石油储备,是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埃塞奎博地区的归属问题可追溯至19世纪,早期由西班牙和荷兰控制的变迁历史,到20世纪被英国殖民的复杂背景,为当下的紧张关系埋下了隐患。
埃塞奎博地区总面积为15.95万平方公里,约占圭亚那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相当于叙利亚那么大。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和黄金,石油总储量超过110亿桶,几乎快超过了委内瑞拉,人均石油生产量更是相当于科威特。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回顾历史,1899年《巴黎裁决书》本应解决这一争议,但委内瑞拉后来否认了其有效性,声称其时的裁决是不公正的,是在大国的压力下作出的。从那时起,委内瑞拉就一直对埃塞奎博地区宣称主权。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和能源价格上涨,该地区潜在石油储量引起了国际石油公司的兴趣。国际油企的参与,为这场持久争端增添了新的火药。
委内瑞拉的全民公投并非第一次行动。在过去几十年中,委内瑞拉政府多次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表达对埃塞奎博地区的主权要求,包括在地图上将该地区标示为自己的领土、在国际场合声明主权等。
这一次的公投显得更具实质性,因为它直接体现了民意,并且马杜罗政府及其军方表态称要“遵循人民的授权夺回领土”,为这一争端加剧了紧张气氛。
圭亚那经济发展较弱,人口仅约78万,与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委内瑞拉相比,在军事上颇感压力。但圭亚那并非无牌可打,它获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加勒比共同体(CARICOM)成员国的支持,并寻求通过国际法院来维护其主权。

如果两国爆发冲突,对全球石油格局影响也是巨大的
对全球石油格局而言,埃塞奎博地区的开发可视为一张新牌。若投入生产,将大幅度增加全球石油供应,进而可能对国际油价产生压制作用。但领土争端的存在为这一过程增添了不确定性因素。
石油是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能源依赖较大的国家如中国。委圭争端的不确定性影响该地区的勘探与开发活动,引发市场对长期供应的忧虑,可能导致国际油价波动。中国在确保能源供应方面追求多元化,因此任何可能影响油市稳定的地缘政治事件,都不容忽视。
而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若他们参与到埃塞奎博地区的石油开发中,则争端的结果直接关联到中国的经济利益。

另外,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影响力,南美洲是其重要的合作地区之一。如果中国选择支持某一方,将会影响其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之间的外交平衡。
当前,中东作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地,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苗头,巴以冲突可能会外溢,美国、伊朗也有可能介入。在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情况下,南美地区也发生冲突的话,全球石油市场可就真的进入多事之秋了。
美国一直将南美洲视为后花园,前几年曾试图通过扶持瓜伊多颠覆马杜罗政权,但未能成功。如果委内瑞拉和圭亚那爆发冲突的话,谁也无法保证,美国不会趁此机会再次介入委内瑞拉政局。
所以,在全球政局不稳定的大环境下,中国维持石油进口多元化政策就非常明智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应对全球局势动荡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