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挑战更多来自内部

2023年12月04日17:31:06 历史 1160

曹魏的挑战更多来自内部 - 天天要闻

文 / 子玉

赤壁之战后,曹操之所以给统一战略按下了暂停键,除了实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内部不稳,他不敢再去冒险。

本质来说,曹操创业不仅是与各路诸侯军事角逐的过程,更是与内部豪强斗争的一个过程,只有消弭了内部矛盾,北方的经济和军事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也才能放心地操盘统一的事业。

而北方的矛盾不仅包括世庶矛盾,更包括朝廷与藩镇的矛盾。

世庶矛盾就不说了,因为这个矛盾一直延续到了西晋灭亡并从中原延伸到了偏安江南东晋,曹操根本无力解决。

曹操父子所能解决的只有内部的藩镇。

曹魏内部的藩镇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曹操去世的敏感时刻就是一面镜子——

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去世,当时,臧霸在洛阳的别军和青州军竟然自行离开,为了扩大乱局,他们甚至鸣鼓而去,搞得天下皆知。

而这些人离开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虽然常年受曹操的指挥,但独立性却很强,始终自成一系,在失去曹操这位强势人物坐镇之后,他们已经对曹魏失去了信心,认为天下将乱,于是就自行离开,同时,他们还以击鼓的方式企图影响其他军队。

是的,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叛乱行为了。加上士民对劳役的不满,军中马上就骚动起来。

更严重的是,太子曹丕此时在邺城曹彰也还没到洛阳,在没有人主持大局的情况下,洛阳的乱局很可能会进一步放大,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史书对当时局面的记载是:“魏武去世,朝野危惧。”

这就说明,曹魏内部存在严重的问题,曹操在世时只是以自己的威望和军功将其暂时掩盖而已。当曹魏发生权力交接时,这些矛盾也就一朝爆发,造成了严重的政治混乱。

对于如此变局,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马上禁止,并武力讨伐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同时将敏感位置都换上曹家的核心班底谯沛人。

贾逵却采取了安抚的策略,命令沿途给那些离开的将士提供补给,以妥协的方式暂时压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展。

同时,司马孚也建议曹丕立刻即位,稳定秩序。在贾逵的安抚策略和曹魏完成权力交接的情况下,局面也就暂时稳定下来。

曹魏的挑战更多来自内部 - 天天要闻

曹丕当时的地位还不稳 图源/剧照

至于藩镇问题,则是从曹操创业时就存在的问题。初平三年(192),曹操收服青州黄巾军三十万以为己用,但这部黄巾军此后却始终在曹军中是独立式的存在,并没有被曹军的系统所兼容。曹操征伐张绣失败之后,青州兵还趁乱打劫曹操本部人马。

可以肯定,一旦失去曹操这位强势人物的驾驭,青州军马上就会脱离曹军的系统。

同时,徐州的臧霸也是以入股的方式加入曹操的团队,他的本部人马也是兼并黄巾余众所得,独立性很强。

为了笼络臧霸等人,曹操就任命臧霸为琅琊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孙康为城阳太守。等于是以正式任命的方式确认了臧霸等青徐豪霸对当地的控制。

但这样的统属关系本来就是极其脆弱的,完全是以双方的信任程度来维系,并没有制度和实力层面的制约,所以就发生了在官渡之战昌豨东海造反的事。

就是在昌豨被张辽说服投降后,曹操也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没有杀昌豨,就是考虑到青徐豪霸实力强悍而自己又因为实力问题暂时不能将其消化的原因。而这个昌豨在曹操平定冀州之后于建安十一年再一次造反,最终被杀。

怎么说呢,官渡之战时,曹操面对的不仅是强大的袁军,同时还有内部豪强的蠢蠢欲动,豫州的豪霸作梗几乎使曹操陷于失败的境地,曹操当时的局面真正是内外交困。当时是臧霸数次以精兵入青州稳定了东方才让曹操专心对付袁绍。想想,如果曹操当时打了败仗,不用袁绍追击,内部马上也会崩盘。因为,青徐豪霸和关陇豪强都在旁观曹操的胜败。

等到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后,臧霸、孙观这些人才将自己的子弟送到邺城以为人质。

但此后臧霸等人依然是长期垄断青徐一带的节奏,独立性很强。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任命臧霸为徐州刺史,建安十四年(209)又任命孙观为青州刺史,此后,青徐的重要位置就被青徐豪强和他们的后代所垄断。曹操在遭遇赤壁之败后为什么不敢再对南方用兵,除了南方实力强大之外,曹操考虑最多的就是内部问题:

内部矛盾还未解决,军事失败只会加速内部矛盾的爆发,导致北方的崩盘

曹魏的挑战更多来自内部 - 天天要闻

赤壁战败导致曹操威信下降 图源/剧照

但由于曹操一生都在开拓,内部藩镇问题也就一直没有解决,终于发生了在他去世后,臧霸兵和青州军击鼓而去的事。

所以,曹丕上任后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削藩,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

曹丕的第一步就是,先解决臧霸,然后再解决青徐问题。延康元年(220)六月,曹丕先以南征为由头探测青徐的虚实,完了就任命心腹曹休都督青徐。

黄初四年(223)八月,曹丕又进一步夺了臧霸的军权,任命其为没有实权的执金吾,永久地留在了洛阳。

但解决了臧霸,青徐诸将依然是割据地方的节奏,所以,曹丕和青徐豪强之间的博弈还将持续。

黄初五年(224)、六年(225)曹丕连续两次发动了广陵之役,看似是用兵东吴,但实际上曹丕正是要在东征的掩盖下彻底解决青徐问题。

从当时曹丕对东吴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真正的目标并不是东吴。224年九月,曹丕出广陵城,望着长江对岸然后就是一番感慨:“彼有人焉,不可图也。”还抱怨:“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

根本就不是去打仗。

但曹丕却在此次用兵的过程中完成了改任青徐二州守将的目的。

黄初六年(225)三月,曹丕再一次东征,六月就发生了利城郡兵蔡方造反的事。在平定了蔡方叛乱之后,曹丕于次年(226)春正月就回了洛阳。

至于讨伐东吴之事,曹丕的态度还是敷衍,他望着波涛汹涌的长江还是上一年的感慨:“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根本就不是诚心去打东吴。另外,从曹丕的行军路线来看也不是去打东吴所走的常规路线,而且,广陵江面宽阔,很难强渡发动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当时,东吴的都城也是在武昌,曹丕根本不可能对东吴造成重创。这就更加印证了,曹丕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去解决青徐问题。曹军当时“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的阵势根本就是在震慑青徐豪强。

曹魏的挑战更多来自内部 - 天天要闻

广陵之役的真正目的是青徐豪强 图源/剧照

而利城郡蔡方的造反事件则可以看作是曹操去世后臧霸兵击鼓而去事件的继续和扩大,也是对曹丕上一年调整青徐二州人事的反抗。

解决了青徐豪霸之后,曹丕才基本完成了曹魏内部的集权,青徐地区完全处于朝廷的掌控中,这就是,234年,吴将孙韶攻魏时,无法在青徐地区寻找到机会的核心原因,因为,这一地区已经完全处于曹魏的掌控中。

是的,曹丕于曹魏最大的功绩除了改朝换代就是解决了青徐豪强问题,完成了曹魏的集权。

此后随着北方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和经济的逐渐恢复,北方已经具备了对南方的压倒性优势,统一才逐渐成为可能。

而这个过程却是从曹操一直走到司马炎时代才完成。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谢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原创 南风无影 走过了河西走廊,再过沙海戈壁,我们进入西域地界,第一个西域小国: 鄯善,它还有个名字叫楼兰。为了不节外生枝,我丢掉了甲胄和兵器,顺便也找人把自己的头发剃了,实在是不习惯留这么长的头发,剪的非常短。等头发剃完,我和法显还有几个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吕敬荣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开始返攻东方。第一个攻击对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过程在历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军事案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意为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史记·高祖本纪》中描述的很简单:“汉王用韩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
致命的三次失误 - 天天要闻

致命的三次失误

项羽的人生巅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为他就是在这一年分封诸侯。要知道,当时的项羽可是诸侯的盟主,而刘邦仅仅只是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位诸侯。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