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是中唐山西蒲州人,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外公带着他,从山西流落到西域。
封常清这个人,长得极其丑陋,嘴歪眼斜,瘦小苦干,还是一个拐子。
到西域后,外公找了一个给唐朝军营看大门的活,在他没事的时候,就教小常清读书识字。
后来封常清大了,外公也死了。封常清懒在大门发呆,看着大唐安西都护府将军高仙芝,带着大兵进进出出,十分羡慕。(有梦想)
封常清壮起胆子就去找高仙芝,说我要当兵跟你混!高仙芝一看封常清长得那损色,那猥琐样子,一口回绝了。谁知第二天高仙芝一出门,封常清就在大门口等他。封常清上去还是那话,我要当兵,跟你混!高仙芝被气乐了,还是不理他走了。谁知封常清在之后的日子里,天天在高仙芝大门口等他。风里雨里都是如此。问他就还是那话,我要当兵,跟你混!给高仙芝整得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答应了。(要想成功,就得敢做,脸皮还得厚点)
后来由于识字会算账,因封常清此在高仙芝的军中担任了掌管兵器铠甲钱粮的工作。他都尽心尽责,一丝不苟,深得高仙芝赏识。
一次高仙芝征讨西域大获全胜,封常清主动要求给朝廷写告捷表,由于文笔大气庞博,词句雄迈激荡,大受朝廷赏识,高仙芝获得朝廷提拔和赏赐,他因此对封常清也非常满意,以为心腹。从此封常清就成为大唐安西都护府第二号人物。(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与高仙芝的铁腕治军不同,封常清恩威并施,赏罚分明,部下都敬服他。高仙芝乳母有个儿子,平时仗着高仙芝的势力,经常在军队里欺负人,也经常欺负老百姓,高仙芝碍于乳母的面子,常常充耳不闻。一次高仙芝外出公干,这个小子又犯事了,违反了军纪。封常清即刻将其抓来,按军规要打60军棍。这小子开始以为封常清不敢打他,破口大骂,说你不打我你就是孙子等等。封常清大怒,命士兵施刑。60军棍打的这小子皮开肉绽,哭天叫爷。乳母在军营外疯了似的大呼小叫,也没有用。等到高仙芝回来听说了此事,因为这小子确实违反了军纪,封常清按规处理,也没有办法,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敢作敢当,军纪严明)
但罗斯之战,唐军败于阿拉伯联军,唐朝在西域声威一下子就下去了,高仙芝被朝廷拿下,封常清顶替上位。临危受命,他积极部署安西都护府的防御,采取了守势,然后徐图发展,协调各方关系,征调士兵。就这样几年后,唐朝实力就慢慢恢复起来了。(急病也得缓治)
实力恢复后,封常清的雄霸的目光开始环视四方,当年的耻辱他还记忆犹新,恢复大唐帝国的往日荣光是他的使命,兵之所及皆为番属,目之所及皆为王土!我大唐又回来了!今日逐鹿西藩,且看兵锋所向,谁敢挡我!(霸气侧漏)
第一个目标就是吐蕃和波斯交界的大渤律国(位置在今克什米尔地区),这个小国依附于吐蕃,常常袭扰波斯和唐帝国往来的商队。但是呢,大渤律国地处克什米尔的崇山峻岭之中,也就是说这一路上不是高山就是深壑。就这么个小国,你不打他,他膈应你,你打他吧,发兵少不够用,发兵多路途遥远且难走,后勤补给更是大问题。困难摆在面前,封常清充分考虑后,毅然决然率领一万唐军出发了。(无畏艰难)
且说唐军一路跋山涉水,克服种种困难,进入大渤律国境内,一路上竟然没有什么阻挡,封常清立刻警觉起来,他马上命大军待命,派出侦查员四处巡查,果然在山坡背面的树林里发现了大渤律国的伏兵。封常清暗自冷笑,立刻命大军攻击。大渤律国兵大败,降者无数,唐军进至大渤律城下。大渤律城主弃城逃跑。封常清兵不血刃拿下大渤律!(临危不乱,有勇有谋)
自此唐朝和波斯的商路恢复,并且大渤律像钉子一样切断了吐蕃和中亚西亚的联系。顿时,唐朝声威重新大震!
拿下大渤律,只是封常清重振大唐在西域的第一步。按着他的计划,他要把唐帝国的势力慢慢向中亚扩张。
但是,就在他雄心渤渤把他的梦想付诸实施时,安史之乱爆发了。
安史之乱让唐玄宗惊愕不已,他完全没有准备,叛军兵峰摧枯拉朽之势就拿下河北,兵峰直抵黄河。仓促间,玄宗赶紧调回高仙芝和封常清,命高仙芝守晋南以保两京,而封常清进驻河南,抵御叛军。(临危受命)
其实对这场平叛,封常清还是很有把握的,常年的作战经验让他十分自信。但是现实是,河南州县一听说叛军兵不血刃就拿下河北,无人可挡,河南的兵就全溃逃了。这使得朝廷仓促间无兵可应急。
封常清无奈,临时征用了一批市井流民,他搞了三条防线,第一条在黄河南岸,第二条在东都洛阳,第三条就是潼关。他带人直奔黄河前线,谁知刚离开洛阳不久,黄河前线就完全溃逃下来了。他赶紧聚拢败兵,冲上去迎击。无奈这些流民根本不是燕国铁骑的对手,刚一接触就死伤大半,余者胆裂魂飞,玩命逃跑,封常清也呵斥不住。于是,封常清赶紧退守洛阳,燕军随即一路劫掠跟着杀到。封常清又组织一帮人,出关迎击,但根本打不过。封常清逃回洛阳,燕军随即围城。
由于叛军势头太猛,很快就从幽州就打到两京地区,这使得其他地方的兵调过不来,再加上,河南州县又纷纷叛乱投敌。封常清空有一身本事,无奈没兵。
不久洛阳失手,封常清审时度势,认为潼关暂时无危,不如弃洛阳而投靠晋南的高仙芝。谁知他到晋南刚见到高仙芝,河北燕军和河南燕军两面夹击,二人兵少抵挡不住,全军大败,只好退守潼关。
玄宗听说二将丢失河南,西京洛阳也沦陷,勃然大怒,他派宦官边令诚去潼关问罪,可怜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一代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双双被杀!
封常清临死前还给朝廷上了谢死表,此表字字泣血,句句忠贞,可歌可泣,可惜在老迈昏庸的玄宗那什么都不是。
这真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