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若不意外战死,大明朝不会顷刻被后金瓦解,尚再延百年国运

2023年10月10日19:16:05 历史 1743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大明朝中后期名将李如松,虽然这位名将很少被人提及,但《明史》中有一句话却是评价李如松的,“将门有将,得无愧乎”。那么明朝有那么多的抗倭名将,比如 戚继光俞大猷谭纶卢镗等等,为什么我们单单要讲李如松呢?他究竟有什么伟大的功绩呢?如果说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是妥妥的抗倭名将,那么李如松绝对可以在明朝后期排的上号。

李如松若不意外战死,大明朝不会顷刻被后金瓦解,尚再延百年国运 - 天天要闻

首先我们从李如松的父亲那里就能看出来,他父亲李成梁在其镇守辽东的30年里,曾率领辽东铁骑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更是被人夸赞是“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所未有”,父亲况且如此更何况虎父无犬子呢?李成梁有九个儿子,五个儿子最有出息,即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称“李氏五良”

李如松若不意外战死,大明朝不会顷刻被后金瓦解,尚再延百年国运 - 天天要闻

梅国桢:“其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皆负大将之才。”

五个出色的儿子里李如松最为出色,即“李氏五良,如松鹰扬”。李如松自少就骁勇善战,更是拜徐渭为师傅,在明末万历年间的三大战役中更是亲自指挥了其中的两个,分别是宁夏之役壬辰抗倭援朝战争,最后都功勋卓著,可到头来却结局悲惨,落了个意外战死的结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李如松若不意外战死,大明朝不会顷刻被后金瓦解,尚再延百年国运 - 天天要闻

隆庆四年(1570年),一直到万历十九年(1591年),辽东一直由李如松的父亲,李成梁威压辽东数十载。万历十一年(1583年),儿子李如松升任山西总兵1,给事中黄道瞻给万历帝进言说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不应该一同掌管重镇,于是明神宗(万历帝)任李如松右军都督府佥书,下边很多文臣都弹劾他们李家父子,但明神宗依旧相信他们,但随着地位越来越高的他,李如松的父亲李成梁之后竟开始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被言官弹劾,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被万历帝罢官。

李如松若不意外战死,大明朝不会顷刻被后金瓦解,尚再延百年国运 - 天天要闻

这时的李如松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镇原副总兵哱拜父子与蒙古河套部落勾结叛乱,接连攻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等城,同年四月李如松奉命出任提督陕西讨逆军总兵统辽东、宣府、大同等军队,六月抵达宁夏,九月包围宁夏城,再仔细观察地形后水淹宁夏城,敌军内部开始混乱紧接着宁夏城防开始倒塌,哱拜投降,至此叛乱全部平息,李如松被晋升为中军都督府都督。

李如松若不意外战死,大明朝不会顷刻被后金瓦解,尚再延百年国运 - 天天要闻

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日本,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的侵略计划,于是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丰臣秀吉出动15万大军攻击朝鲜并在朝鲜釜山登陆壬辰倭乱爆发,但当时统治朝鲜的李氏王朝内部党政不断,人不知兵200余年,全国三百多郡县没有设防,短短两月月丢失了京城,开成、平壤等大城,倭寇挺进鸭绿江,万历皇帝心想大明朝作为朝鲜的藩主国,决定出兵朝鲜。

李如松若不意外战死,大明朝不会顷刻被后金瓦解,尚再延百年国运 - 天天要闻

这次大战也称为壬辰朝鲜平倭战争当中,李如松更是带着李氏兄弟,一路攻克平壤,击败小西行长

《明史》载:“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

如果宁夏之役是李如松之谋,那么壬辰抗倭援朝战争就是李如松之勇。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如松因功加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自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被罢免辽东总兵开始,辽东先后八次易帅,事实证明无一人能镇守,导致辽东边备益弛。于是,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万历皇帝不惜否定廷议,直接出中旨任命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官。

李如松若不意外战死,大明朝不会顷刻被后金瓦解,尚再延百年国运 - 天天要闻

那么平步青云的李如松又是如何意外战死的呢?这不得不提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鞑靼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遭遇鞑靼三万大军,李如松三千人浴血奋战战死在抚顺浑河一带,年终50岁。辽东没有了李如松自此管理日渐衰败,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许之战大败,已不再是以前的辽东,辽东也慢慢被努尔哈赤侵蚀,再加上明朝廷为了应对辽国加收“辽饷”与“练饷”、西北大旱,农民不堪重负,揭竿而起,如果李如松没有意外身死,辽、后金可能不会蚕食辽东最后导致明朝覆灭,对此各位有什么不同意见呢?欢迎评论留言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 天天要闻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前言:恭亲王常宁,是顺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说在康熙朝是显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数子孙后代都沦为了闲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但是,从常宁的子孙人生来看,通过宗室科举入仕的案例较多,有的位居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 天天要闻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7月1日晚,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营收超6亿,客流破千万,用一份亮眼的数据宣告“泼天的流量”已成功变现。根据景区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62%。客流量的增长更为迅猛。财报披露,上半年入园人次高达1024.2万,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239.33%。记者根据财报数据...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 天天要闻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提到台湾问题,很多人自然想到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岛内“台独”势力,更有不少人感到疑问,为何台湾地区就没有主张两岸统一的领导人?实际上,在“台独金孙”赖清德上任之前,曾经有一位竞选人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此人就是台湾地区新党领导人——王建煊。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 天天要闻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随着气温攀升,岭南大地处处荔枝飘香。这几天,广州一棵千年古荔为广州最古老的荔枝树,时隔数年后再结硕果,这一罕见的景象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拍照观赏。千年古荔位于广州黄埔玉岩书院,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这个年龄对于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广州来说,可谓见证了城市半部的历史,承载着市民对岭南佳果的记...
长知识!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 - 天天要闻

长知识!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

原标题: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文物有话说)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的记里鼓车复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馆供图张荫麟复原《宋史》记载的记里鼓车齿轮装置图。中国科学技术馆供图出租车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过记录行车里程计算费用,因此也
3个被史书隐藏的真相:夏侯惇0胜仗却成曹魏第一大将? - 天天要闻

3个被史书隐藏的真相:夏侯惇0胜仗却成曹魏第一大将?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总带着一丝微妙的光芒。当五子良将驰骋沙场、威震敌胆时,这位曹魏元勋的军事履历上却难觅耀眼的胜绩。史书冷峻的笔墨下,一个令人费解的谜题浮出水面:一位鲜有战功的将领,为何能登上曹魏权力之巅,成为曹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