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思故乡 悠悠老井情难忘

2023年10月02日16:37:04 历史 1689


饮水思源思故乡 悠悠老井情难忘 - 天天要闻

我的故乡是樟树市(原为清江县)经楼镇神岭村委会后陈村。村子的西头有一口老井,历史悠久,伴我长大,我与老井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口老井是什么时候打的,已经无法考证。打我能记事起,我就看到了这口老井,且是当时村里唯一的水井。父亲1921年出生,据他说,他出生后印象中就有这口老井。可以准确肯定,当时这口老井至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根据《清江地名志》记载,我们家乡后陈村是元朝致和年(1328年)从九江迁此建庄的。按照惯例,一个村子要生存,首先要有水喝,也就是首先要有井。村民们代代相传这口井是村里唯一的水井。后陈村建庄至今已有695年,由此推想,故乡的老井可能有几百年的历史。


饮水思源思故乡 悠悠老井情难忘 - 天天要闻

老井的井壁是用砖砌成的,圆形,井身大约有五、六米深,圆周长1.5米左右,建得十分坚固。在我记事起到现在,从没有看到过这个口老井坍塌过。

老井的水量十分丰富,一年四季多数时间,这口水井可以满足村里四五百人的用水需要。尤其是春季,水面离井口只有一米多深,用扁担勾住水桶可以直接从井中把水提上来。但遇到旱季时,如秋冬季节,水位会低一些,从井中提水要在吊桶上加上绳子才能提到水。


饮水思源思故乡 悠悠老井情难忘 - 天天要闻

老井的水质很好,清澈而不混浊。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水位下降,井水更加清凉而带甜味。很多人家就会用竹子做一个小竹筒,到老井里打新鲜水喝。记得夏天中午劳动回家,父亲就会叫我赶快去老井打一竹筒水回来大家喝。累了,渴了,回家喝上一碗老井里的新鲜凉水,凉凉的,甜甜的,真是一种享受。要是碰上家里做了糯米酒,用老井里的水,兑一碗新做的糯米酒,那真是一个“爽”字,至今回味无穷,胜似琼浆玉液。

老井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村子中村民们信息的集散中心。村里人多,水每天要喝,老井一天到晚都有人光临打水。挑水时,互相打个招呼,聊聊农事农活,说说家长里短,交流要闻新事。农民的清贫日子就这样平静地度过。

为了保证老井的水干净,每年都会清洗一次老井。我曾亲眼看过大人们洗井,长大后也参加过生产队的洗井。洗井的时间一般是在冬季,腊月,大约在春节前四五天。选几个村里的壮劳动力,轮流不停地用水桶从井里提水上来。提水时,水仍在不断涌出,所以速度要快,提水量要超过井底的出水量。水掏干了,立即叫人下到井里,一边抓紧提水,一边清出井里的淤泥,还有掉到井底的杂物,这就叫洗井。平时有杂物掉到井里,只能趁着洗井拿上来。洗井是一项辛苦活,人下到井底,透骨地寒,时间久了吃不消,要抢时间清理。下到井里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毕竟要下到五、六米深的井底且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因此,按照村里祖辈传下来的惯例,井底捞上来东西会归下井人所有。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无非就是担水时人们掉井底的硬币等。另外,生产队会买一包烟给下井人作为补偿。


饮水思源思故乡 悠悠老井情难忘 - 天天要闻

一年年过去,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多,一口水井,渐渐不能满足全村人的用水需要了,大约是80年代。村里打了一口新井。但水质不管怎样都比不上老井的水。也没有老井的水丰富。人们还是喜欢到老井里面去打水。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很多人开始在自己的院子里打井,生活更方便了,到老井打水的村民们越来越少了。

自从离开家乡,回来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我仍然惦记着故乡的老井,回家后,总要到老井去看一看,回忆在老井边发生的往事。老井就像自己的亲人,他默默无闻,不声不响,守候在村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故乡的人,老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继续在为村民服务。我很想建议村里干部能组织村民把这口老井整修一下,这既是一个服务全村人的民生工程,也是一个有着历史价值的文化古迹,还是一千多后陈村儿女的珍贵遗产。

感谢故乡的老井养育了我,愿故乡的老井能永留儿女们的心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