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一些影视剧中,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到了秦汉时期发现君臣之间,同僚之间,上级与下属之间,貌似都是互相跪着的。但是仔细探究,他们其实不是跪,而是一种在没有椅子的情况下的“坐”。古人席地而坐,是坐在自己的小腿和脚跟上,因此给人视觉上的感觉就是他们好像是跪着的。
这里面有个故事,范雎第一次见秦王,秦王一眼就看出这位范老兄便是一个为奇才。于是,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秦王开始向范雎,注意史书上是这样描述的,“秦王跪而请曰”,这里面的“跪”便是我们说的席地而坐。但是作为一国君主来说,秦王也算是礼贤下士了。但是范老兄似乎不是太感冒,于是“若是者三”,之后范雎才把自己的治国安邦之策说给秦王听。于是两人相互拜,其实这里面的拜便是跪拜。但是这里面的“跪拜”并没有什么尊卑旨意,只是表达对对方的一个敬意而已。
那么很多现代人就会发出疑问,为什么古人都是跪拜呢。因为,我们现代人坐惯椅子了,其实椅子作为一种家具自隋唐时期才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传到中原。这以前压根就没有椅子,因此日常就只能“跪”了。小编这里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腿应该有多麻啊。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君臣之间相互行礼,并不是两个人有什么深厚的感情,更多的是两人都非常的知礼。与后世明朝、清朝尊卑等级很严的现象不同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即使君主也要尊重手下的大臣。不能随便的侮辱,更不能像明朝那样当朝进行庭仗。大臣跪拜君主时,君主相应的也要回礼。有时候为了讨教治国良策,君主可能主动“跪而请曰”。那么这个时候作为谋士便会为君主肝脑涂地。
但是说起跪,在春秋战国是一种礼仪,那是因为没有凳子。但是即使到了宋代椅子这种家具在中原王朝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下跪反而成为一种很失礼的现象,被称之为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