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被逼离婚后,对公公称想读书缺钱,公公:好好读,羞死孽子

2023年09月15日15:11:03 历史 1461

1922年,22岁张幼仪刚生下儿子,就被逼着离婚。她身无分文,提笔写信给公公:“想读书,缺钱。”公公回信:“好好读书,羞死孽子。”

张幼仪被逼离婚后,对公公称想读书缺钱,公公:好好读,羞死孽子 - 天天要闻

张幼仪是江苏宝山人,生于一个富商人家,家境条件比较优渥,在当地很有名望,在家中是哥哥们都疼爱的小妹妹,尤其是她的二哥张君劢

张君劢为人耿直勇敢且开明,五岁的时候,张幼仪到了该裹小脚的时候,二哥张君劢见过被缠足的女孩日日夜夜深受折磨。

想到张幼仪这幺小就要遭受如此非人的痛苦,张君劢勇敢地冲到母亲面前,说道:“母亲,即便她嫁不出去,还有我照顾她。”过了几年,张幼仪在哥哥们的帮助进入师范学院读书。

张家是传统的封建家庭,在张幼仪还没有完成学业的时候,她的四哥就做媒让张幼仪辍学与徐志摩成亲。

那时的张幼仪思想受家庭影响,这并不是徐志摩的理想伴侣,加上又是包办婚姻。从成亲以来,徐志摩就没给过张幼仪好脸色,如果不是徐父徐母的管束,徐志摩早就扔下张幼仪独守空房了。

张幼仪被逼离婚后,对公公称想读书缺钱,公公:好好读,羞死孽子 - 天天要闻

徐志摩师从梁启超,接受过先进的思想教育,对恋爱自由有着强烈的追求,他欣赏的是林徽因这样才女。

终于,在张幼仪生下第一个儿子后,徐志摩利用自己出国留学的机会,一个人走了,只剩下张幼仪和孩子两人在家里。

幸运的是,徐父徐母对张幼仪不错,毕竟徐志摩这个孩子两位老人是很了解的。徐父也不止一次地对张幼仪说过,不管有没有徐志摩,二老永远把她当女儿。

张幼仪也是尽心竭力地照顾孩子,侍奉二老,丝毫不敢怠慢。看着妹妹并不幸福的婚姻生活,张君劢也很是心疼,他和徐志摩的关系要好。于是,他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义正词严地要求他将张幼仪和孩子接到身边。

徐志摩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中国,将张幼仪接到了自己身边,当日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穿着一身西式服装,人群中左看右看,脸上都是对回到这里的不情愿。

张幼仪被逼离婚后,对公公称想读书缺钱,公公:好好读,羞死孽子 - 天天要闻

张幼仪本以为守着徐志摩,他就会回心转意了,然而她忘了一件事,不爱她的人越是卑微越是不会被爱。

1920年,张幼仪跟着徐志摩来到了国外生活,等待她的不是花前月下,而是丈夫一如既往的冷暴力。

然而,痴心相守并没有换来徐志摩的怜爱,反而在张幼仪怀着二胎的时候,徐志摩抛下她离家出走了。甚至徐志摩连见张幼仪的勇气都没有,只是托人捎来口信,要和她离婚。

张幼仪这么多年的坚持却被徐志摩无情地抛弃,她心灰意冷地联系二哥,二哥很是心疼妹妹:“放心吧,你来这边,哥哥养你。”张幼仪无处去只好投奔二哥张君劢,带着身怀六甲带着大儿子前往巴黎

快到预产期了,张幼仪又跟着弟弟去柏林待产,不久就生下第二个孩子彼得。就在这时,徐志摩找到了张幼仪,两人正式签字离婚,人称情种的徐志摩走前看了一眼刚出生的彼得,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张幼仪被逼离婚后,对公公称想读书缺钱,公公:好好读,羞死孽子 - 天天要闻

离婚后的张幼仪迷茫了一段时间,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她只能通过读书来找一份好的工作。

张君劢知道后很是开心,当初如果不是家里的撮合,妹妹现在应该也是一个风华正茂的才女:“你读书的学费二哥帮你出。”

张幼仪考虑到二哥也在上学负担很重,于是她写下了一封书信给徐父徐母,向二老讲了自己的处境和读书的想法。

徐家二老知道后非常开心,回信支持她,并且鼓励张幼仪要好好读书发奋图强,气死徐志摩这个孽子:“学成归来,自成气候,俟时羞死负心之人。”

此后,徐家二老每月都会给张幼仪汇来巨额的生活费,有了这些钱,张幼仪和孩子能在德国有一个好点的生活。不幸的是,年幼的彼得患上了腹膜炎而夭折,她心痛不已,消沉了一段时间。

不过,张幼仪很快便走了出来,她边工边读,人也变得自信起来,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连徐志摩都破天荒和朋友称赞她变成一个有志气胆量的女孩子。

张幼仪被逼离婚后,对公公称想读书缺钱,公公:好好读,羞死孽子 - 天天要闻

以前张幼仪的世界只有丈夫孩子,而读书工作之后,她的世界只有自己。完成学业后,张幼仪回到祖国,成了张徐两家的女儿,替徐志摩尽孝,事业也蒸蒸日上。

离婚这么多年,张幼仪也对爱情有了新的认知,晚年时期的她遇上了心心相印的爱人。张幼仪给在美国的大儿子写信,表达了自己的再婚想法。

张幼仪的孩子知道后很是开心,他全力支持母亲的选择:“母亲孤身一人几十年,含辛茹苦地抚养我长大,如果有人陪伴你,我一定会当成亲生父亲一样对他的。”

这是张幼仪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自己选择的爱人,结婚后两人度过了幸福的十几年。1972年,张幼仪的丈夫病逝后,她就移居纽约和大儿子一起生活,直到去世。

张幼仪被逼离婚后,对公公称想读书缺钱,公公:好好读,羞死孽子 - 天天要闻

张幼仪的前半生与后半生截然不同,前半生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在她的儿子眼中张幼仪每天都是愁眉苦脸的,很少笑。而后半生的她,活得大方自信又坚强,经历过磨难成长为一朵铿锵玫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蒋少龙人间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东欧遗产之旅,德国柏林墙、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纪念碑,历史不容遗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来到柏林墙遗址。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东柏林的一条大街上,柏林墙的遗址就在这条大街。尽管柏林墙现在...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 天天要闻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写完遗书之后,于上午6点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执行枪决,终年41岁。因为川岛芳子的机智聪敏,外加大半生间谍的生涯,民间便传出了她替身代死说法。“替身代死”的说法。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青春是什么?是清澈的双眼是春天的闪电是无畏的梦想是永不熄灭的火焰是失败后倔强起身的勇气是迷茫后无比坚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从未放弃……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纵使时光老去梦想在,勇气在青春,就在奋斗的路,是最美的路追梦的青春,是最美的时光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愿你我永葆青春,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