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少女捡到“小船”,上交后获68元奖励,如今价值千万

2023年08月29日20:32:13 历史 1378

引言

1954年,浙江一个小姑娘意外捡到一条“小船”。没想到,专家看过后,却说这是一件稀世珍宝,并爽快地奖励给她68元钱。

更离奇的是,如今这条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小船”,市场价值竟然已经超过了1000万。

小姑娘究竟是怎么捡到的呢?这究竟是个什么物件,竟能如此值钱?故事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少女意外捡宝

1937年,何招娣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她的爸妈都是村里的医生,平日里经常上山采药。

1954年,17岁的何招娣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按照惯例,她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可是,置办嫁妆却让一家人犯了愁。

1954年,少女捡到“小船”,上交后获68元奖励,如今价值千万 - 天天要闻

于是,何招娣便把上山采药的活揽了下来,帮着家里分担起来。有时,她一去就一整天,背回来好大一箩筐的药材。

这天,何招娣与往常一样,和爸妈打过招呼就上山了。不一会,她就采到了不少草药。

没成想,天空突然飘起了雨点。于是,何招娣加快了速度,寻思趁着下雨前,尽可能多的采到一些。

猛地,她的锄头碰到一个坚硬的物体,发出一串清脆的声音来。何招娣用锄头刮了层土,发现地里藏着一个青绿色的物件。

1954年,少女捡到“小船”,上交后获68元奖励,如今价值千万 - 天天要闻

她连忙用手刨开土,把它挖了出来。等到她看清楚是什么,整个人一下开心地叫了起来。

原来,这个通体青绿色的物件,竟然是一条小船。这条船也就手掌大小,但做工非常精致。船上还有2个客人与1个船夫,活灵活现。

何招娣只当这是个小玩意,便把它揣进口袋,带回了家。

然而,当她把小船拿给家人看时,即便是见多识广的爷爷,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只知道这是件瓷器,看样子比较贵重,就让家人锁了起来,好在以后给孙女换了钱做嫁妆。

宝贝价值不菲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过去了大半年。这天,何招娣跟着父母去镇上,参加亲戚的婚礼。她看见满桌的餐具都是瓷器,就想起来那条小船了。

1954年,少女捡到“小船”,上交后获68元奖励,如今价值千万 - 天天要闻

于是,她就跟同桌的亲戚聊了起来,说这条船是什么什么样的。巧的是,与她同桌的有一个新郎的外甥,他正好在省里的博物馆工作。

听着何招娣的描述,他就感觉到,这个小船可不是一般的物件,说不定就是件文物。

几天后,他就带着证件来到了何招娣家。在他的要求下,何家拿出了小船。这一来,更加印证了他的观点。

他对何招娣说道:“这应该就是一件文物,建议你们尽快交给博物馆。”

何招娣眼睛瞪得大大的,她压根没想到,自己捡个东西,竟然还是个宝贝。而且,如果不上交,居然还能违法?没办法,一家人只好带着东西来到了博物馆。

1954年,少女捡到“小船”,上交后获68元奖励,如今价值千万 - 天天要闻

由于他们是属于主动上交,因此博物馆奖励了他们68元现金。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于是,何家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然而,当文物专家进一步鉴定时,却不由地大吃一惊。

原来,这条小船可不是一件普通的瓷器,它的学名叫做“砚滴”。

众所周知,古时候,文人墨客写字之前都需要先进行磨墨。而在磨墨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适量的水。因此,“砚滴”就出现了。

简单来说,它就是磨墨时需要用到的一种类似小水壶一样的东西。

1954年,少女捡到“小船”,上交后获68元奖励,如今价值千万 - 天天要闻

但是,为了与“文房四宝”相配套,工匠们也费尽心思,给砚滴设计了很多种造型。这样一来,砚滴不但继续保持了它的功能性,更逐渐演化成一种工艺品,闲暇时还可以供人把玩。

另一方面,何招娣的家属于龙泉镇龙泉这个地方名扬海内的,除了宝剑,就是瓷器。龙泉窑曾是宋代六大名窑之首,它的产品大多都是皇室贡品。

1954年,少女捡到“小船”,上交后获68元奖励,如今价值千万 - 天天要闻

而这条小船,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就连船顶的篷子都非常精致。而且,整条船通体釉色淡青,即便放在龙泉窑里,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于是,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件砚滴出产于南宋时期,价值难以估量,并为它取名为龙泉窑舟形砚滴

文物的归宿

现如今,这件砚滴依旧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专家曾经评估,如果流入市场,哪怕保守一些,它的估值都在1000万以上。

俗话说,有钱难买心安。68元钱放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对于当时的何招娣一家,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是,对于一件文物来说,博物馆也许是它最好的归宿。经过专人的看护,让更多的人看到,并有机会体会到这片土地的神奇。

也许,是一件更大的幸事。

#暑期创作大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黄恽 | 我和傅国涌,一本《金庸传》的故事 - 天天要闻

黄恽 | 我和傅国涌,一本《金庸传》的故事

傅国涌(1967-2025)。早晨在酷暑中徒步去乘电车时,朋友何兄发来微信,说傅国涌因心脏病去世了。我有点不敢相信,有点茫然,只回答了个“惊悚”。在这么平常的日子里,怎么会有这么惊悚的消息?心里知道不会是乌龙,如今学人早逝的很多很多,傅兄比我还年轻一岁,竟会这么突然这么早就走了?在我,确实是个惊悚的消息。他...
升起五星红旗,宣布要加入我国后,这个国家在3小时后迅速覆灭 - 天天要闻

升起五星红旗,宣布要加入我国后,这个国家在3小时后迅速覆灭

藏南地区只是中印边界问题的其中之一,曾经还有一个地方,因为不想被印度吞并,所以想要加入我国,还在国内升起了五星红旗。可仅仅三个小时后,这个国家就遇到了灾难,国土被侵占,势力被毁,最终只能成为印度一个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野心对我们来说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逝世,享年89岁 - 天天要闻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逝世,享年89岁

澎湃新闻获悉,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孙英,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天津市宝坻人,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6月参加工作,山西师范学院(现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大学学历,研究员。曾任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甘肃省委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