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消除自己的疑心,让甄嬛去桐花台除掉允礼;宴饮期间两人互诉衷肠,甄嬛甚至告诉允礼关于双生子的身世。
皇帝想除掉果郡王,有一千、一万种办法,为什么非让甄嬛去呢?且皇帝本就多疑,甄嬛和允礼还说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皇帝为何没派人去偷听呢?
首先,果郡王一听甄嬛要和亲,就立马向皇帝请命带兵出关,皇帝又用计策,让果郡王以为甄嬛真的去和亲了,结果果郡王直接领兵去救甄嬛。
后来写的家书,每一封都写着“熹贵妃安”,这种种事件都表明果郡王对甄嬛有意,觊觎甄嬛;但甄嬛对允礼是否有情,皇帝是不知的。
也可以说皇帝已经离不开甄嬛,自己骗自己,因为甄嬛不仅诞下了一子两女,还抚养着四阿哥和静和公主,可以说除了三阿哥和五阿哥,别的孩子都是甄嬛的孩子,这么多孩子自然是离不开母亲的。
而且滴血验亲一事,已经让甄嬛伤了心,皇帝此时已爱上甄嬛,更不愿意再次让她伤心;从情感上,皇帝已经离不开甄嬛了,孩子需要照顾,后宫也需要人料理,所以皇帝是很看重甄嬛的。
皇帝让甄嬛毒死允礼,就是想知道甄嬛对允礼是什么态度,毕竟允礼对甄嬛的情意已经是铁板钉钉了。
所以皇帝的猜测就有两种:
一是甄嬛对允礼没感情,毒死了他,这种结局就和剧中一样了,小厦子出来宣读圣旨,甄嬛位同副后。
二是甄嬛对允礼有情,没有除掉允礼,那么后果就是被夏刈用乱箭射死,或者其他方式处死,死后就说甄嬛暴毙,或者病死。
然而皇帝没有想到第三种可能,那就是甄嬛想保全允礼,宁愿自己喝下毒酒,而允礼想保护甄嬛,心甘情愿喝下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