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2023年05月13日19:15:14 历史 2547

俄冲突爆发以后,美国和西方突然喜欢上了一个词,这个词叫:国际法。

多年以来,他们是不喜欢这个词的,因为这个词会让他们很尴尬没有面子。比如,按照国际法,他们轰炸南联盟,是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的,是违反国际法的。他们侵略伊拉克的时候,也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也是违反国际法的。我这样说,是因为《联合国宪章》第8章“区域办法”、第53条规定,“如无安全理事会之授权,不得……采取任何执行行动。”

所以,很多年以来,美国和西方是不咋喜欢国际法这个名词,也不怎么待见国际法这个名词。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而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他们喜欢上国际法这个词了,因为,按照国际法,克里米亚到底是属于乌克兰?还是属于谁?似乎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俄乌冲突爆发一年多以来,他们突然惦记上了他们的这个老朋友----国际法。在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上,它们屡屡向世界上不跟着他们一起制裁俄罗斯的国家发难。

其中堪称经典的是,4月21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接受法国lci电视台“大访谈”栏目直播专访,主持人就问:“克里米亚是属于乌克兰的吗?请明确一下立场,不要模棱两可。”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卢沙野大使是中国的资深外交官,对于西方媒体的这一个挖坑动作心知肚明,所以卢大使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然而主持人不依不饶,接着问:“但是,你知道,按照国际法,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你可以提出异议,但它是属于乌克兰的。”

卢大使见对方主持人不依不饶,一门心思要把自己往坑里带,也就不客气了,直接说:“怎么说呢,根据国际法,这些前苏联国家甚至没有‘实际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来具体确定他们的主权。”

卢沙野大使的这番话可以这么理解:你不是喜欢谈国际法吗?那么我们就把国际法谈个透、谈到底。所谓谈透、谈到底,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只在这个问题上谈国际法,而不在那个问题上谈国际法;不能是你想谈国际法的时候就谈国际法,你不想谈国际法的时候你就不谈国际法。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总之,卢沙野大使的意思就是,国际法不能是美国和西方手上的一个玩具,喜欢的时候就玩一下,不喜欢的时候就放在一边。不能是对美国和西方有利的时候,就拿起来玩一下;对美国和西方不利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放下,它们又拿出一套“民主”、“人权”的东西来玩儿。

我觉得,这是卢沙野大使在法国接受采访时,对西方电视台主持人死咬住国际法不放,对卢沙野大使挖坑,而采取的一种绝地反击。

这开辟了中国当下在国际舆论战场上的一个新战线。当然这个技法并不是一个新的发明,而是中国用了几千年的一个智慧,那就是,用你的矛攻你的盾。而且,本来,这个矛,我们是一直偏爱的。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美国和西方特别喜欢谈国际法,那么我从今天开始,就跟朋友们一起,把国际法谈到底、谈透。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卢沙野大使面对法国主持人挖坑所做的那个回答,映射的是一个什么事儿呢?那就是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了从国际法意义上标志着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的《阿拉木图宣言》。4天之后的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塔顶降下,正式标志着苏联解体。

总之,苏联解体了,各加盟共和国独立了,从国际法的角度,依据是《阿拉木图宣言》。从形式上讲,是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和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塔顶降下。

美国和西方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喜欢谈国际法,我们今天重点谈国际法,那我们就重点谈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的国际法依据——《阿拉木图宣言》。

《阿拉木图宣言》有什么问题吗?回答是,没问题,但有美国和西方不愿意看到的结论。因为,前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可是参与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的只有11个。有4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没有参与,分别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格鲁吉亚。

那从国际法的角度就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这4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还没独立,还属于苏联的一部分。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那么,接下来就有意思了,按照国际法,苏联的权力由俄罗斯继承。

这下麻烦就大了,因为,这样一趟说下来,那就意味着,这两年一直跟中国捣乱的立陶宛,就不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而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这就是卢沙野大使回复法国电视台主持人的那句话的话中之话。

说到这里,我真心想对着美国和西方说,你们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不是喜欢讲国际法吗?那我们就好好的讲一下国际法。不能只允许你讲国际法,不允许我讲国际法,对吧?

然而,我不得不承认,关于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和格鲁吉亚4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现在是否是主权国家这个事,认认真真讲国际法的话,在有些问题上还有些拧巴。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按照我刚才的叙述,他们好像不是独立主权国家,这是按国际法做出的分析。但是,同样按照国际法,俄罗斯和世界各国都承认了这4个国家独立主权的地位,其标志就是和他们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同意他们加入联合国。

所谓国际法,其实就是国家之间的协议,也可以是两个国家之间,也可以是多个国家之间,最广泛的国际法就是联合国宪章,是当今世界193个国家之间的协议。

所以,按照国际法,如果要彻底否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格鲁吉亚4个国家是主权国家,那还要扯皮,还有很多话要说。

我这样说,是严格按照国际法来说事的,是客观、准确、全面、实事求是地,不是像美国和西方那样的,如果分析结果合自己心意就拿国际法来说事,如果分析结果不合自己心意就不拿国际法说事。他们那么干,我今天不打算这么干。

按照这个思路,我今天想跟朋友们一起分析一个问题:冲绳到底是不是日本的?请注意,我定下的原则是客观、准确、全面和实事求是,而不以分析结果合不合自己心意为标准。

那么,冲绳到底是不是日本的呢?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先要说一下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当然其实也不是很久,也就是100多年前),具体来说就是在1879年以前。那个时候,冲绳不叫冲绳,而叫琉球。

那个时候的琉球是不是日本的呢?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不是。

我们先说琉球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是谁给取的这个名字?回答是:琉球这个名字最早是中国隋炀帝手下的大将朱宽,在寻访海外奇异风俗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群岛,并命名为琉虬。那个时候的虬用的是左边一个虫,右边一个竖弯钩的那个虬,意思是幼小的龙。再后来,唐朝编纂《隋书》的时候,因为这个字的意思是幼龙,犯了皇家的忌讳,就改名为求人的求。再到公元1372年,明朝就把它改成现在用的这个琉球,球是打球的球。并且从那时候起,中国和琉球就建立了宗藩关系,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从那以后,每一个琉球国王都要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向中国称臣纳贡,并使用中国的年号。即便中国后来由明朝改成了清朝,这个规矩一直都没变。时至今日,冲绳都还经常展示过去琉球国王接受中国皇帝册封的仪式。

不过我刚才说了,我们这期节目是讲国际法的。所以命名这事儿,册封这事儿,似乎不是严格意义的国际法,所以我们回到我们的正题上:国际法。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那么就不得不说一个发生在1854年的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事,那一年是中国的清朝咸丰4年,3月份,美国的佩里准将率领舰队与日本进行外交谈判,要求日本开放通商,后来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美国带着枪炮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而在签订《日美和亲条约》的时候,有一个细节非常重要,那就是美国的佩里准将要求日本直接把琉球作为日本的一部分,一并在条约里面明确出来,结果日本人告诉美国人说:琉球不是日本的,琉球的事我管不着,我做不了主,琉球是否对你美利坚开放,你们要去找琉球。

美国人本来想省事儿,把琉球的事当成日本的事,用一个条约解决,可是日本人说,这不行,因为,琉球不属于日本。没办法,接下来,美国的佩里准将只好再去访问琉球。

当年,日本说冲绳不属于日本,导致美国又跑一趟 - 天天要闻

美国人的访问都是带着枪炮访问的,所以在1854年4月琉球国世子尚泰就向它的宗主国----中国清政府报告说,美国军舰侵入琉球,掠夺物品,带兵入宫,大肆破坏,请求中国清政府与美国交涉。当时的中国咸丰皇帝命令两广总督叶明生去办这件事儿。

而当时的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管不了这个事儿,结果,三个月之后的1854年7月11日,美国和琉球签订了《琉美修好条约》,内容和前面说的《日美和亲条约》几乎一样,无外乎是琉球像日本一样,给美国舰船提供所需的淡水、物品、避风港等。这样一来,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美国带着枪炮打开了琉球的大门。

由此可见,当时的琉球,是和中国、日本一样的国家,先后被美国用枪炮打开了大门。

我们归纳一下重点:当时,日本在美国面前旗帜鲜明地说,琉球不属于日本。而美国人也承认琉球不属于日本,所以还专门到琉球跑了一趟,单独跟琉球签了一个条约。

所以,即便不是中国人的视角,即便是日本人和美国人的视角,那个时候的琉球也不属于日本。

如果要说那个时候琉球跟谁的关系近一点,肯定是跟中国的关系近一点。有一个铁证:就是刚才所说的,1854年7月11日,美国和琉球国签订《琉美修好条约》的时候,琉球签署日期时使用的是清朝年号,具体是这样签的:“1854年7月11日,即清咸丰四年六月十七日。”

这算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接下来事情发生了转变,转变时间在公元1879年。具体情况我们下一期再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