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川英男曾是侵华日军,为何去世后,却葬入我国烈士陵园

2023年04月21日20:00:18 历史 1896

宫川英男曾是二战时期的侵华日军,但是他死后,却被葬入我国的烈士陵园。2014年民政部公布的首批抗日英烈和英雄名单上,他的名字也赫然在列。那么,他为何会从一名侵华日军,摇身一变,成为抗日英烈呢?

宫川英男曾是侵华日军,为何去世后,却葬入我国烈士陵园 - 天天要闻

1939年,21岁的宫川英男参军入伍,进入日本军队。

在这之前,宫川英男由于家境贫困,中学毕业后,就在一家工厂做学徒。原本他是想学一门技术,以此为生。不过在日本,男青年有服兵役的义务,这是二战时期,日本政府施行的强制服兵役政策。

当时,野心勃勃的日本为了达到扩张的目的,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打仗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而且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兵力。所以,日本天皇鼓吹武士道精神,不断把军国主义那一套思想用来给民众洗脑。民众也把当兵视为神圣的事情,假若有青年拒绝服兵役,那么这个青年一定会受到舆论的批评和嘲笑。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宫川英男参军入伍,在经过短暂的训练后,就被送到了中国战场。

百团大战结束后,宫川英男所在的部队在行军途中,遭遇了八路军伏击。一时之间,他所在的军队死伤无数,而他和另外两名日本兵都成为了八路军的俘虏。

被俘虏后,我军一直坚持优待战俘的政策。不仅如此,还派人对他进行反战宣传。但受军国主义思想荼毒很深的宫川英男,却拒绝接受我军给予他的一切,甚至还想过要剖腹自杀,效忠天皇。

不过,宫川英男很快就发现八路军对待俘虏和日本军队对待俘虏,有着天壤之别。日本军队对抓到的俘虏极尽虐待,但八路军却总把好食物让给俘虏,甚至在物资匮乏的时候,还把暖和的被褥让给了他。

这让宫川英男非常感动,因此他开始翻看关于共产主义方面的书籍,并在八路军的感化下,认识到了日本政府发动的这场不义之战,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

宫川英男曾是侵华日军,为何去世后,却葬入我国烈士陵园 - 天天要闻

心中一旦有了悔恨,宫川英男的思想和心态就发生了变化。他在工农学校,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他也和大家一起自力更生,纺线,开荒……那时候,组织每个月给他发3元钱的补贴。但他看战士们只有1元5角钱的补贴,就把自己的补贴都拿出来,给大家改善伙食。而他则穿着打着补丁撂补丁的衣服,一点也没觉得不合适。

当时日本共产党为了帮助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曾派驻了不少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中国开展工作,并且还成立了“日本士兵觉醒同盟”反战组织。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宫川英男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该组织,成为了一名日本共产党员。

1943年,宫川英男被调到山东长清县一带,对日军进行感化策反的工作。

由于宫川英男曾在日本军队里服役,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制作和印刷反战宣传单和画册,再把这些宣传品和糖果等放到慰问袋里,投放到日军的驻地和他们经过的路上,从而以攻心术的手段,达到策反的目的。

宫川英男的制作的宣传单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挑起官兵矛盾。

日本的下层士兵不但要在战场上经历生死考验,还经常无故被长官打骂,打耳光那更是家常便饭。由于没能获得尊重,而且还经常忍受皮肉之苦,士兵的怨念也与日俱增。

宫川英男故意在宣传单上,用日语写上“不许打士兵耳光”“士兵也是人”等标语。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单,果然起到了激化矛盾的效果,让不少日本士兵开始觉醒,不再像之前那样逆来顺受。

宫川英男曾是侵华日军,为何去世后,却葬入我国烈士陵园 - 天天要闻

二是打感情牌。

由于战争用了太长时间,不少饱受思乡之苦的日本兵产生了厌战情绪。于是宫川英男便在宣传单上写一些煽情的话来动摇军心,比如“老迈的父母还在等你回去团聚”“家里的妻儿还在盼着你回家”之类的话。特别是在日本传统节日时,这种宣传单更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日本士兵最放不下的,还是他们的亲人。

除了绘制和印刷宣传品,宫川英男还会主动到敌人的据点去,用喇叭向他们喊话,并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宣传反战思想。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宣传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丑恶面目,和我军对待俘虏的优待条件等。那时候,为了达到工作的目的,他用的最多的还是慰问袋。

通常会在一个袋子里装上反战宣传品,再放香烟或者糖果等物品进去,然后把慰问袋投到日军部队的驻地,或者放在他们要经过的路段。

为了稳定军心,日本军队要求士兵在收到慰问袋后,必须上交给军官。可是随着反战情绪在军队里蔓延,很多日本兵在收到慰问袋后,却偷偷地藏了起来,甚至还悄悄地拿着宣传品向我军投诚。

对于日本士兵的做法,日本军队高层非常愤怒,因此只要被他们发现私藏慰问袋,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并被关进监狱。结果物极必反,日本官兵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同时还发生了日本士兵越狱出逃,并投降八路军的事情。

这种场面又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比如为日本效命的伪警,他们认为连日本人自己都投降了八路军,那他们还要不要死心塌地为日本人效力。

宫川英男曾是侵华日军,为何去世后,却葬入我国烈士陵园 - 天天要闻

宫川英男的厉害之处可不止这些,他在劝降方面也很厉害。

比如到长清县不久,八路军就和日本军队打了一仗,并抓获了一批俘虏。

在俘虏中,有一个日本警察局长,一直拒绝认罪,并几次想在牢房里自杀。于是,宫川英男便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终于让他认识到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不断的教育感化,终于让警察局长转变了心态,并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罪行。

有一名叫奥村的战俘,在被宫川英男说服后,却又被日本军队给救走了。有意思的是,奥村虽然回到了据点,却始终没有中断和八路军的联系。他常常乔装打扮,和八路军的联络人员碰头,并把他获得的情报一五一十地提供给了八路军。

此时,由于战线拉入太长,日本军队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东南亚一带,吃败仗的消息越来越多,一时日本军队里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造成这种局面,宫川英男可以说做了大量工作。

日本政府一方面不停地向前线派兵,想以此挽回在战场上的颓势。另一方面也发布了通缉令,并许以重金,只为了能抓到宫川英男。日本政府为了能得到宫川英男,甚至开出了能买到一架飞机的赏金。

尽管处境非常危险,但宫川英男仍然勇敢地周旋于敌占区,继续做着策反工作。

宫川英男曾是侵华日军,为何去世后,却葬入我国烈士陵园 - 天天要闻

1945年6月,宫川英男和李洛夫等人到官庄一带工作,结果在拂晓时候,被日军包围,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逃不出去了,所以他们赶紧把文件和信函等烧掉,并分开躲藏。

宫川英男躲到了草垛里,而李洛夫则藏进了旁边的庄稼地。

这时2名日本兵端着刺刀走向了农田,准备对农田进行搜索。宫川英男眼看李洛夫要暴露,立刻从草垛中跑了出来,并向那2名日本兵分别开了一枪。

宫川英男的出现,让日军精神大振,因为抓到他就能领赏金,所以日军都向他这边跑来,想要活捉他。但宫川英男没有给这些日军机会,他在日军快要冲到面前时,饮弹自尽,倒在了血泊中。

宫川英男牺牲后,日军停止了扫荡,把他的遗体带回城里,并把他草草埋在万德车站附近。

李洛夫等同志被救后,迅速向八路军说明了情况。八路军听闻后,立刻组织了十几个人趁着夜色,冲过日军封锁线,并将宫川英男的遗体从土中刨出来,埋在了他牺牲的地方。

1983年,长清政府感念宫川英男为抗日作出的贡献,把他的遗骸葬入新建成的烈士陵园中。2014年9月,中共中央民政部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英烈和英雄,公布了首批抗日英烈和英雄名单,宫川英男赫然在册,而他也是唯一在册的日本人。

至于李洛夫,在宫川英男为救他而牺牲后,他便一直把宫川英男当作救命恩人,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每年清明他都会给宫川英男扫墓。甚至在临终前,他还叮嘱儿女们,一定要找到宫川英男的家人,把他的遗骸带回家。

后来,经过李洛夫子女的多方打听,终于在2009年联系上了宫川英男的家人,也是这一年,宫川英男的遗骸,终于得以回到了家乡。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春秋134】郑国:我也不想认两个爹,而且是天天过来揍我的爹 - 天天要闻

【春秋134】郑国:我也不想认两个爹,而且是天天过来揍我的爹

第一次弭兵会盟之后,晋楚双方不再进行直接军事对垒,不搞大决战。春秋中后期,战争烈度显著增加,一场决战,参战贵族死亡或者重伤的概率升高,诸侯及大夫们并不愿意频繁地置身于具有丧命风险的博弈之中。死亡本身还不是最糟糕的,核心人物的故去,导致本国政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 天天要闻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时间线太长,古代钱币种类太多了,一篇文章讲解不完的,今天先详细解说清代铜币,从顺治帝开始,包括版别,以及价格参照清代古钱币分为各局造,有宝泉局、宝源局、宝苏局等还有铜钱后面带字,价格从普通价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 天天要闻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从民国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语录的筷筒,这些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大户人家的红金化妆盒、堪比豪车的三枪自行车标、精确到0.01克的戥子称,每一件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们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见证着那个年代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烟火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