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有何问题?

2023年02月17日22:53:03 历史 1090

从英国的名字就能看出,联合王国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王国,它是由数个部分组成的,其中就包括了爱尔兰。当然后来爱尔兰转变为了北爱尔兰,在这个转变中,宗教问题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爱尔兰信仰的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到了18世纪以后,可谓是愈演愈烈,一度到了不可调和的阶段了。

英格兰王国一样,爱尔兰的信仰来源也是得益于罗马帝国的影响,这让天主教在爱尔兰扎根后,成为了它的国教,加上后来罗马教廷的影响,天主教在爱尔兰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演变为了民族的精神象征。英格兰王国的宗教改革,成为了对外殖民扩张的开端。

于是面对英格兰用武力强加的新教后,新教在爱尔兰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还渐渐成为了激化民族矛盾的一个焦点,这到了18-19世纪期间尤为严重。那么在18-19世纪中,爱尔兰在宗教层面上都反映出了哪些问题呢?

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有何问题? - 天天要闻

一、天主教重新得到发展

宗教改革后,亨利八世在英格兰王国主推新教,在宗教层面上体现了王权加强的一面。加强王权以后,亨利八世还完成了对爱尔兰的远征,使得新教的影响蔓延到了爱尔兰。

起初为了强化在爱尔兰的统治,英格兰议会都是非常赞同在爱尔兰强行推行新教的,这使得宗教与民族认同的问题同时在爱尔兰出现。

依旧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与罗马教廷的联系依旧十分频繁,这让爱尔兰这个民族对于宗教改革的认同感不高,与英格兰组成联合王国的兴趣也不大,这样一个情况使英格兰当局有了危机感,不得不在宗教层面上不断打压爱尔兰本土的天主教,同时扶持新教势力。

在数百年的打压政策下,爱尔兰的天主教影响力依旧没有减少,对于英格兰的反抗也是一点没有减少,这逼迫英格兰王国直到18世纪才改变了以往的打压政策,放宽了对爱尔兰的宗教限制,这使得天主教在18世纪有了一次复兴式的发展。

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有何问题? - 天天要闻

放宽了宗教管束后,爱尔兰的一些上层阶级人群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积极投身到了天主教的复兴运动中,在文学和艺术上的表现最为突出。

除此之外,源自美洲的马铃薯解决了爱尔兰的粮食问题,加上其他天主教国家的帮助,爱尔兰人口迅速增长,经济上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物质上的基础,使得更多的爱尔兰人寻求精神上的获得感,这从客观层面上也对推动了天主教在爱尔兰的复兴。

进入到18世纪中叶后,爱尔兰的天主教复兴运动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面对宗教与民族身份绑定的问题,宗教打压政策下了数百年里,涌现了不少爱尔兰人改信新教,这让天主教究竟要不要加深与爱尔兰民族身份的绑定,就成了阻碍天主教在爱尔兰彻底复兴的一道障碍。

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有何问题? - 天天要闻

二、遭遇饥荒冲击

经历了百年的复兴运动后,天主教在爱尔兰的根基得到了巩固,这让爱尔兰最终在宗教发展上做出了选择,让天主教成为了民族身份的体现。

促使爱尔兰在宗教复兴运动中做出抉择的导火索,就不得不提到一场饥荒了,尽管马铃薯引进到爱尔兰以后,年年的丰收使得爱尔兰离饥荒的距离越来越远,可实际上却是大量的粮食储备都被英国当局当成了积累财富的工具,以联合王国的名义积累的财富,却没有让爱尔兰受惠,终于在马铃薯出现歉收的情况下,爆发了1845年大饥荒。

饥荒爆发后,波及到英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可爱尔兰却饱受饥荒折磨了许久,在此期间爱尔兰与英格兰之间的矛盾再次激化,使得民族背后的宗教象征,成为了爱尔兰在寻求独立时的一种精神支柱。

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有何问题? - 天天要闻

随着灾荒的不断蔓延,爱尔兰人开始大量移民北美,这让天主教复兴运动被带到了北美。扎根在北美的爱尔兰移民,尽管是以难民的身份来到这片土地的,可是历经几代人的经营,爱尔兰人在北美扎了根,也让天主教的复兴运动有了更多无知上的支持。

移民北美的爱尔兰群体,对于爱尔兰国内的天主教发展可谓是越来越强烈,这也衍生出了19世纪中叶后,天主教在爱尔兰发展的一个问题,究竟要不要将宗教独立和民族独立捆绑在一起。

有了北美的爱尔兰移民力量的帮助,爱尔兰实现宗教独立的愿望可以说基本已经实现,不过爱尔兰的民族独立却还十分渺茫,英国也不会放弃这块肥肉。

于是从1850年起,倡导民族独立和宗教独立同等重要的文学作品便层出不穷,这从思想上让爱尔兰民众认识到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使得披着宗教外衣的爱尔兰独立军团成立,为日后的爱尔兰独立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和军事基础。

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有何问题? - 天天要闻

三、使得民族的语言复兴

借助天主教的复兴,爱尔兰在民族最重要的符号,语言上,有了复兴的机会。曾经以盖尔语为基础的爱尔兰语,一直都是爱尔兰撰写天主教经文的主要语言形式,可到了被英格兰军事殖民期间,爱尔兰丧失了语言使用的自由,开始被迫学习英语。

殖民压迫持续了数个世纪后,爱尔兰原本的盖尔语几乎失传,在这种情况下,天主教复兴后,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复兴爱尔兰曾经的主要语言-盖尔语。

为了复兴盖尔语,各个天主教堂开始重新拿出过去的经文学习,同时在咏诵经文时也开始使用盖尔语,多管齐下后,几乎面临失传的盖尔语最终从死亡的边缘中拯救了过来,这让爱尔兰民族有了一个重要的独立表现依据,不再成为英格兰的附庸。

盖尔语的复兴,加快了天主教在爱尔兰重新夺回宗教主导地位的速度,这两者相辅相成,成为了爱尔兰民族独立的思想催化剂。不过在盖尔语复兴的过程中,英国当局却是百般阻挠,除了想要继续维护自己在爱尔兰的统治地位外,更多的还是防止联合王国出现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有何问题? - 天天要闻

能够组成联合王国而不散伙,很大程度上源于核心主导国-英格兰王国的国力足够强大,可是如果在联合王国框架内有他国国力出现了赶超英格兰的现象,那么引发英格兰的恐慌便是一种必然。

百般阻挠盖尔语的复苏,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以偿,盖尔语如同后来的爱尔兰独立军一样,表现得势如破竹,很快就成为了取得了令对手汗颜的成绩,这也成为了爱尔兰能够独立成功的又一个原因。

通过英国在18世纪放松对爱尔兰的宗教管束,引发的天主教复兴运动的结果来看,单一的宗教自由并不是爱尔兰所要追求的目标,相反在宗教自由的背后还包括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独立。

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有何问题? - 天天要闻

于是在18世纪至19世纪的天主教复兴运动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重要问题,其中有宗教与民族身份捆绑的问题,以及语言独立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天主教复兴得到解决后,便诱发了后来的爱尔兰独立运动。

可见宗教层面的问题,仅仅只是一个国家发展中精神追求的一个折射,在其背后真正反应的往往是国家背后的利益问题,以及一个民族未来发展所要拥有的基础性问题。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