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贞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宰相敬翔:刚愎自用,不纳善谏

2023年02月09日20:56:03 历史 1850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公元923年,李存勖统领大军一鼓作气,拿下曹州,随后领军直逼开封城后梁皇帝朱友贞获此消息之后,惊慌不已,当即命人将诸臣召到皇宫之内,寻求对策 ,结果,诸臣束手无策,这就使得后梁皇帝朱友贞绝望至极,将自己一人关在建国楼之中。

朱友贞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宰相敬翔:刚愎自用,不纳善谏 - 天天要闻

将自己关在建国楼数日的后梁皇帝朱友贞深知大势已去,亡国难免,便将都指挥使皇甫麟召到了建国楼,对其心灰意冷地说道:“梁晋乃是世仇,朕绝不能向他们投降,你赶紧将朕杀了,以免朕落在他们的手上受辱。

皇甫麟一听后梁皇帝朱友贞这是要让自己杀他,当即脸色骤变,跪倒在地,对朱友贞说道:陛下,微臣只能够替陛下效命,保护陛下的安全,又怎么能够出手伤害陛下呢!”

朱友贞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宰相敬翔:刚愎自用,不纳善谏 - 天天要闻

朱友贞见皇甫麟不肯动手,扬天长叹道:皇甫麟你不遵从朕的旨意,难道是准备等到城破之时,将我献给李存勖,以此来邀功吗?

朱友贞的这一番话一说出口,令皇甫麟诚惶诚恐,当即拔出腰间随身携带的佩剑,想自杀以示自己没有异心。

朱友贞见状,赶忙上前一步,紧紧捂住皇甫麟的佩剑,然后对皇甫麟说道:朕要和你一同前往黄泉之路,说罢抢过皇甫麟腰间的佩剑,然后横剑往自己颈项一挥,结束了自己生命,而都指挥使皇甫麟见此情形,当即泪流满面,捡起地上的佩剑,紧随朱友贞的后尘,自刎而死。

《旧五代史·梁末帝纪》:帝召控鹤都将皇甫麟,谓之曰:“吾与晋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麟不忍,帝曰:“卿不忍,将卖我耶!”麟举刀将自刭,帝持之,因相对大恸。麟进刃于建国楼之廊下,帝崩。(《五代会要》:末帝年三十六。)麟即时自刭。

后梁皇帝朱友贞死后,李存勖引兵攻入东京,从麾下将士的口中听闻朱友贞已在宫中自尽而亡的消息后,十分感慨地说道:古人云,施人以恩不能乞求他的后代来回报,与人结仇不能报复在他后代的身上,唐梁两国之间的恩恩怨怨,与其父朱温有关,和朱友贞是无关的,想朕与其对垒打仗十年有余,未曾与朱友贞见上一面,是朕的一大遗憾啊。

《旧五代史·梁末帝纪》:唐帝初入东京,闻帝殂,怃然叹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朕与梁主十年对垒,恨不生见其面。”

随后,李存勖来到了后梁的皇宫之中,见到了朱友贞的尸体后,并没有对其尸体进行羞辱泄愤,而是命自己的下属对朱友贞的尸首进行了厚葬。

而我们如果回顾后梁末帝朱友贞的一生,我们就会发现他在先期之时,本是一位颇有能力的天子,但是为何最终仅仅只是在位了11年,便沦为了一个亡国之君呢?接下来,文者就结合历史文献来解析这其中的缘由。

争夺皇权

后梁末帝朱友贞是后梁太祖朱温的第三子,他的生母是朱温的正妻张惠皇后。

朱友贞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宰相敬翔:刚愎自用,不纳善谏 - 天天要闻

朱友贞与其父朱温的性格截然相反,朱温是一个性格粗暴之人,而朱友贞则是一个性格温和之人。

公元907年,朱温威逼唐哀帝禅位于自己,唐哀帝无奈,选择了妥协,将皇位禅让给了朱温,朱温则是顺势即位称帝,建立后梁。

朱温登基之后,便将自己膝下的几个儿子一一进行了封王,当时作为皇三子的朱友贞被封为了均王。

朱友贞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宰相敬翔:刚愎自用,不纳善谏 - 天天要闻

朱温建立后梁政权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设立储君,这就使得朱温膝下的几个皇子对于储君之位都抱有想法。

公元912年,朱温与死敌李存勖交战于河东,结果朱温在此次战事中大败,损兵折将,他个人也在领败军回撤的途中患了重病。

回到洛阳之后,朱温一病不起,便要将在外带兵的博王朱友文召回洛阳,承袭帝位,但是这个消息被郢王朱友珪提前获悉,他对于皇位一直心存窥欲之心,他见朱温宁愿将皇位给予博王朱友文这个养子,也不给予他这个亲生儿子,恼羞成怒之下,领兵突袭皇宫,弑父夺权。

朱友贞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宰相敬翔:刚愎自用,不纳善谏 - 天天要闻

朱温被郢王朱友珪杀死之后,郢王朱友珪又趁势假传诏书派人去往东都大梁,赐死了博王朱友文,就这样,在扫清了一切障碍之后,郢王朱友珪登基为帝。成为后梁的新君。

而均王朱友贞见郢王朱友珪为了皇位,杀父,杀兄弟,十分担忧自己的下场和结局,便将自己的姐夫赵岩、表兄袁象先召到府中,商议对策。

姐夫赵岩告诫均王朱友贞,郢王朱友珪弑父杀兄之举,不得人心,朱友贞要做的就是争取功臣宿将的拥戴,起兵反对朱友珪。

不久后,均王朱友贞争取到了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的支持,在公元913年,领兵冲入洛阳城的皇宫,杀死了朱友珪,并在随后在诸臣的拥护之下称帝,成为后梁“实至名归”的第二任皇帝。

身死国灭

朱友贞登基伊始,还是颇有作为,治国理政之事处理的还算稳妥,但是为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友贞便在公元923年身死国灭,沦为一个亡国之君呢?

如果我们翻看历史文献,就会在一段朱友贞与宰相敬翔的对话中找寻出答案。

公元923年,中都被敌军攻破后,朱友贞曾召集诸臣入宫商议对策,结果,在商议之时,诸臣竟无言以对,这就令朱友贞懊恼之极,连忙询问宰相敬翔如何应对。

宰相敬翔这是哭诉道:陛下,微臣蒙先帝圣恩,已经有30余年,微臣明面是后梁的当朝宰相,但实际上却是你们朱家的老奴啊,对陛下可谓忠心不二,微臣前后数次上谏,希望陛下能够听为一言,但是陛下却不听,导致现在唐军兵临城下,就算是两汉时期的名臣张良、陈平再世也无法挽回这样的败局。

而这段对话中,我们就能够找出其中的缘由,那就是朱友贞刚愎自用,不纳善谏,而在朱友贞掌舵后梁的后期,朱友贞任人唯贤,将朝中的要职都给予那些外戚势力,使得真正有能力的官员没有被派上用场,老臣敬翔、李振曾为此多次对其进行劝解,劝解朱友贞启用有能力,品性好的官员担任要职,为后梁效力,但是朱友贞根本不听,一意孤行的宠信那些外戚官员,使得后梁的朝政越发的混乱。

朱友贞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宰相敬翔:刚愎自用,不纳善谏 - 天天要闻

这个时候,朱温生前的劲敌李存勖见后梁朝局混乱,内外交困,便集结重兵,直捣黄龙,攻向东京洛阳城,使得朱友贞在众叛亲离之下,选择了自刎而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 天天要闻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今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台湾地区领导人相关言论答记者问。问:台湾地区领导人7月1日进行所谓“团结十讲”第四讲。请问对其中涉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答:赖清德昨天的讲话再次暴露其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险恶用心。其悖逆岛内民众渴望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罔顾台湾同胞生命安全和利益福祉,蓄意挑起两岸对立...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闻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中美关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当今世界最重磅的双边关系。从1979年建交开始,两国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刺激,到如今,感觉像是直接冲下了悬崖。有人说,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吓人,但仔细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 天天要闻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一李菁在撒马尔罕旅途中给我写信,让我给她对历史学家的访谈录新书写一篇序文,我其实很犹豫,因为她对我的采访也收在这本书里,这让我很难拿捏序文的分寸。不过,看了书的部分内容之后,我又有些释然,因为这里涉及的学者们,除了较早过世的费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远的交道。我和傅高义先生见过两面,特别在...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 天天要闻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前言:恭亲王常宁,是顺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说在康熙朝是显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数子孙后代都沦为了闲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但是,从常宁的子孙人生来看,通过宗室科举入仕的案例较多,有的位居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 天天要闻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7月1日晚,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营收超6亿,客流破千万,用一份亮眼的数据宣告“泼天的流量”已成功变现。根据景区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62%。客流量的增长更为迅猛。财报披露,上半年入园人次高达1024.2万,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239.33%。记者根据财报数据...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 天天要闻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提到台湾问题,很多人自然想到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岛内“台独”势力,更有不少人感到疑问,为何台湾地区就没有主张两岸统一的领导人?实际上,在“台独金孙”赖清德上任之前,曾经有一位竞选人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此人就是台湾地区新党领导人——王建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