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2022年12月16日23:18:06 历史 1718


币有空首布和平首布两种,那么刀币按照流通区域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北部的刀币,种类多。样式上又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和出土量巨大的明刀,直刀等。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尖首刀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明刀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直刀


另一种是东部的齐刀。体型硕大,文字高挺,铸造精美,存世较少,按刀上文字数量分为六字刀,五字刀,四字刀,三字刀。其中,六字刀上面的文字为齐返邦长法化。有开国或重新建国的意思,明显是为了纪念而铸造的,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念币。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齐三字刀


齐返邦长大刀因其铭文最多,且包含特殊意义,加上存世稀少,因此历来备受关注,2011年嘉德春拍一枚齐返邦长大刀背“日”六字刀最终以149.5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齐刀的拍卖纪录。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齐六字刀齐返邦长大刀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在贝币布币,刀币之外,又新出现一种独立的货币—圜钱

我们前面说到布币源于农具铲,刀币源于生产工具,那么圜钱的来源是什么呢?

有关圜钱的来源存在分歧,一说是从手工工具纺轮演变而来,一说由古代玉璧发展而来。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战国玉璧

早期的圜钱为圆孔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圜钱

后期的圜钱为方孔,有文信长安两甾三种

文信相传是文信候吕不韦所铸,长安是由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所铸。

公元239年长安君奉命攻打赵国,但是他中途倒戈,回师长安,最终失败被杀。长安君失败后不久,吕不韦也被赐死。似乎长安君此次兵变就是和吕不韦合谋,目的就是要取代秦始皇赢政,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这都是一种推测,充满了神秘色彩,就如同吕不韦和秦始皇身世之间的关系一样,笼罩着很多未被解开的谜团。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文信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长安


两甾钱文中的甾是当时的一种重量单位,即为六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二铢为半两,一甾为六铢,两甾正好是十二铢,因此,两甾和半两钱实际上是相等的。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方孔圜钱两甾

中国古代的货币最后之所以统一于半两钱,是因为秦统一了六国。秦国就用本国的半两钱统一了六国货币。

半两钱的形态较小,但是很有特点。为了表示对统一货币工作的重视,由宰相李斯亲自书写小篆体半两二字。李斯是古代著名书法家,但他的笔迹都已剥蚀严重,我们只有通过半两钱上的文字来欣赏李斯的真迹了。


你不知道的古钱币知识 - 天天要闻

秦半两钱


半两钱由圆孔圜钱发展为圆形方孔而来,确立了秦以后我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两千多年的货币形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为什么要由圆孔改为方孔呢?

秦朝的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这种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天圆地方!

秦半两钱到底有多重?一枚半两钱能够买些什么东西呢?

秦代的一斤约等于现在的250克,一斤为16两,一两为24铢,一铢约为现在的0.65克,因此秦半两钱标准重量应该是8克左右。但存世的半两钱轻重不一,重的10克以上,轻的仅1克多。

千秋唯有长城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莫道区区仅半两,

曾看刘项入咸阳

当时物价很低,正常年份每石粟大约几十个钱,一斗只要三枚秦半两钱就够了。当年的沛县小吏萧何就是因为多送了两枚半两钱接济还是小吏的刘邦,等刘邦称帝后,比其他侯爵额外多分了两千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其破坏性与复杂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价背后,它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自6月21日以来,位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动频繁,截至7月3日已累计监测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岛恶石岛的部分岛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岛外避难。 据日本广播协会4....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