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一封狱中信,对方自称儿子,夫妻俩却纳闷:咱儿子在家呀

2022年12月08日23:57:08 历史 1396

1944年,冬末。

三联县四联区大青垡村村东头的农户——燕斌收到了一封信,大字不识的他,赶紧找到了村里的识字先生,让对方帮忙讲讲信里到底说的是啥。

然而,当对方帮他将信读完之后,燕斌可就犯起了迷糊。

因为信上的人,竟然自称是燕斌的儿子,先前在外多年闯荡,衣食无着落,最终才误入了八路军中。

如今他被抓入监牢受到政府的感化,颇为思念亲人,希望爹娘见信之后,能够给自己带双鞋子和一些干粮。

自己是有个儿子不假,但才十六岁,自己出门时,孩子还在院子里呆着呢,根本没出过远门。

抗战时的一封狱中信,对方自称儿子,夫妻俩却纳闷:咱儿子在家呀 - 天天要闻

燕斌拿着信回到家中,一路上他不断地想着,那个信底落款人的名字——李树,到底是谁?可想来想去,却总也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认识过对方。

“肯定是寄错信了,这人我敢打保票,绝对不认识。”回到家中,燕斌将信扔到了桌子上,嘟囔着将信里的内容告诉了妻子燕张氏。

燕张氏听了丈夫说的“李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影。

“李树,李树,别不会是十专署的李玉书吧。”李玉书是抗日政府十专署的秘书。因为抗战时期,作为堡垒户的燕家经常掩护地下党,抗日政府里的干部、工作人员,这些年来过他们家留宿、躲避的人数很多,这个李玉书就是其中一员。

几个月前,燕张氏便听组织上来人提到,李玉书不幸被捕了。

抗战时的一封狱中信,对方自称儿子,夫妻俩却纳闷:咱儿子在家呀 - 天天要闻

如今这封突兀的来信,很有可能就是他写的。李玉书被捕后,他将名字中的“玉”字去掉后,将书改成了树,借以躲避、迷惑敌人的盘查。

“你说李同志为啥让咱们去,是不是想让咱们借着探监的时候,送情报?”燕斌也觉得自己媳妇猜得有道理,但一想到此番要去敌占区的监牢,在敌人的虎穴之内行动,他的心便不由地有些犯怵。

“李同志肯定是以咱们亲人关系向敌人承认的,他这个时候需要咱们做掩护,咱们就不能不去。”燕张氏虽然看起来身材柔弱,但骨子里却充满了执拗。

“我这就去准备鞋子,这两天咱们便动身,看看那边到底啥情况。”燕张氏说罢,扭头进了屋,找起了鞋样儿。

几天后,夫妻俩便带着鞋子、干粮还有几十元钞票,毅然踏上了前去永清县城的“寻子”之路。

抗战时的一封狱中信,对方自称儿子,夫妻俩却纳闷:咱儿子在家呀 - 天天要闻

进了城,两口子几番打听最终来到了监狱门口,随后在看守的带领下走进了森严的高墙之内。

当天,外面的日头让人觉得挺暖和,但一走进监狱,游弋巡防、荷枪实弹的狱警,以及四周矗立的电网高墙,让燕氏夫妇不由地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凉。

“待会儿里面的人,会不会不是李玉书?”

走到牢房门口,停下等待的两人,不约而同地看了对方一眼,发现对方眼中也是充满了同样的担忧之色。

“哗啦”牢房门锁打开了,“李树,你爹娘来看你了。”

看守向里面喊了声,随即闪身退在了一旁,并没有避开。

这是牢房内的惯例,双方的谈话都要在看守眼皮子底下进行,一来防止犯人借助探视之人力量逃脱,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可以借以探听双方的谈话内容。

屋里很黑,黑暗中突然传来了一声苦楚的哀嚎“娘嘞,娘!”

李玉书泪流满面地跑了出来,“噗通”一下跪在了燕斌夫妇的跟前,猛地抱着燕张氏的大腿哭了起来。

抗战时的一封狱中信,对方自称儿子,夫妻俩却纳闷:咱儿子在家呀 - 天天要闻

这几天李玉书心里也很忐忑,这次被敌逮捕,因为自己的口音和当地人不一样,便向敌人“招供”:

自己自幼随母亲在天津讨饭,后来母亲离世之后,自己便跟人一起,讨饭到永清一带,有一年在大青垈破庙里面冻僵了,被燕张氏看到后,收为了养子。

虽说自己在敌人面前一时蒙混过关,但如果燕氏夫妇一直没有冒险前来探监的话,那敌人便会立即想到自己先前说的话,有问题。

因此,这几天一直担忧的李玉书,一看到燕张氏的到来,虽然嘴里哀嚎着,内心却是十分兴奋。

一看到真是李玉书,夫妻俩的心反而坦然了下来,既然先前已经猜出来可能是李玉书,燕张氏自然也已做好了准备。

抗战时的一封狱中信,对方自称儿子,夫妻俩却纳闷:咱儿子在家呀 - 天天要闻

“儿啦,我的儿。”燕张氏一把抱住李玉书,儿子长儿子短地与李玉书顿时抱头痛哭起来,“孩子,你这两年多也没回家了,到底去哪儿了?现在才给娘捎信,你知不知道,可把娘给想死了!”

李玉书借助余光瞥了眼身边的看守,继续垂泪答道:

“娘,我在外面一直瞎跑,时间久了,一事无成连吃饭穿衣都成了困难。你们养我这么大,我在外面混得不好,回家也觉得脸上无光。再说当初我是和您吵了两句才离家出走的,没脸见您,所以后来便一直在外长期流浪,直到碰上八路军,他们动员我抗日,我才最终为了混碗饭吃,跟着他们走了。”李玉书擦了擦泪,继续说道:

“谁知道我才参加八路军,就被逮住了,落得了个这般田地。”

燕张氏听罢,抱着李玉书的头大哭起来,边哭边喊着,“我儿真是可怜,我儿真是冤枉呀!”

抗战时的一封狱中信,对方自称儿子,夫妻俩却纳闷:咱儿子在家呀 - 天天要闻

旁边的看守和几个靠近听风的狱卒们,听了这娘俩的对话,也是不禁摇头,既感叹“李树”的运背,也深感眼前这对母子,实在是可怜可叹。

探监完毕后,看守送燕氏夫妇出监牢,临到门口之时,看守悄悄拉住了燕张氏:

“大嫂子,我这人心软,看你们今天母子俩可怜样儿,实在是难受。既然你孩子是刚加入八路军,时间不长,那我就我给你指条路,咱们这边的承审员(管监狱权威法官)乔佩铭,你们带着这个,去找他说说,兴许有办法。”

那看守用手比了比钱币的样子,低声对燕张氏说道。

回到家里之后,燕张氏便和丈夫燕斌商量,两人最终决定,既然有希望救人,那就不管吃多少苦,都要救出李玉书同志。

随后,燕家忍痛将自己种的五亩地给卖了,然后又卖掉了几石粮食,全部换成钱后,便赶紧托人去伪政府内活动,着重打点了伪承审官齐佩铭。

抗战时的一封狱中信,对方自称儿子,夫妻俩却纳闷:咱儿子在家呀 - 天天要闻

两个月后,齐佩铭在给县长核报工作时,向县长汇报狱中的李玉书近来感化颇深,愿意改邪归正,感化效果明显,卓有成效。

伪县长听罢,随后便大笔一挥,批示道:“可讨保释放。”

消息传到大青垈燕家之后,燕张氏便急忙找到了村里的伪保长,由伪保长出面担保,将狱中的李玉书最终领回。

像抗战时期许多堡垒户一样,燕张氏对于自己曾经倾力救护抗日干部的事情,很少提及,直到1985年2月,燕大娘去世之时,村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在老人的灵前竟然摆放着一本由河北妇女联合会编写的英模专辑——《峥嵘岁月》。

村里的人这才知道,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峥嵘岁月,这个看似默默无闻的农村妇女,曾经掩护、救助过那么多抗日干部、群众。

燕大娘的儿子燕丙寅曾对记者说:

我娘这一辈子,人心眼儿特好,办好事就觉得是应该应分的,也不想叫人报答或者表扬什么的。上一年这本书出来时,母亲已经身体不太好了,但听说这本书上写的有她,她也挺高兴,一直说:党没有忘记我们,老干部们没有忘记我们呀!

在抗日时期,堡垒户遍布在敌占区的每一个村庄、角落,他们像一株株不为人知的小草,生长在田野、密林、芦苇荡里,在最艰难、危险的时刻,狂风暴雨摧不倒、刀劈火烧根不断,默默无闻地庇护着那些倔强不屈的英雄战士们。

历史不会忘记为国家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也不会忘记那些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的,那些曾经遮挡在英雄身前的人民英雄们。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141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永、安、宛、固、霸人民抗战文史资料》,永清、霸县党史办

《峥嵘岁月》,河北妇女联合会编写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这届山西年轻人!结婚主打一个开心 - 天天要闻

这届山西年轻人!结婚主打一个开心

当传统婚宴遇上Z世代脑洞山西这届年轻人彻底颠覆“结婚标配”!从电动车队的拉风接亲到火锅店里的誓言公交车上的浪漫他们用行动证明结婚不卷排场快乐才是终极仪式感Part.01没有豪车轰鸣却引得路人祝福鸣笛3月6日运城小伙带领30辆电动车迎亲车把系气球后视镜系红绸带车队穿行大街小巷路人纷纷拍照“比超跑车队还吸睛!环保又...
洪秀柱黄智贤邱毅王炳忠等,建议统一后台湾地区新管理团队名单 - 天天要闻

洪秀柱黄智贤邱毅王炳忠等,建议统一后台湾地区新管理团队名单

两岸关系这个大棋盘上,总有些声音让人耳朵一竖,特别是谈到台湾和大陆统一后的事。洪秀柱那句“两岸同属一中,终极目标是统一”,掷地有声,直接点燃了不少讨论。而黄智贤、邱毅、王炳忠这些名字,也常跟“统一”俩字绑在一起。他们不光是喊口号,还真提出了
上海著名公司突发讣告!CEO庄华逝世,享年62岁…圈内人纷纷悼念 - 天天要闻

上海著名公司突发讣告!CEO庄华逝世,享年62岁…圈内人纷纷悼念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知名猎头公司CGL德筑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庄华先生,因突发心血管疾病,于2025年5月12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62岁。图片来自CGL官方公众号庄华被业内称为中国“最老”的猎头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庄华有22年猎头从业经验。庄华离世消息传出后,不少猎头行业人士纷纷发文悼念。庄华于2017年创立...
痛心!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去世,享年101岁 - 天天要闻

痛心!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去世,享年101岁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于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101岁。谢桂英出生于1924年9月。1937年,她家住在南京下关栅栏门3号。老人生前回忆:“日本兵进城前,母亲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跑反’,留下父亲在家里看门。日本兵进城后,父亲被日本兵杀害。”此后,谢桂英的母亲带着孩子们艰难度...
特朗普“二进宫”,家族到底赚了多少钱?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二进宫”,家族到底赚了多少钱?

近期,卡塔尔王室将赠送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架价值4亿美元的波音747-8型客机,并作为“空军一号”。该消息一经曝光,迅速引发美国各界人士批评,其中存在利益冲突等道德问题以及违反法律,民主党人也迅速借题发挥,指责特朗普“受贿”。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特朗普和他的家族,人们开始质疑:特朗普再次入驻白宫以来,到底...
日本搜肠刮肚想辙,结果还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产的汽车进口回来 - 天天要闻

日本搜肠刮肚想辙,结果还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产的汽车进口回来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随着英美、中美相继在关税磋商中取得进展,作为较早与美国开启谈判的国家之一,日本现在非常着急,唯恐占据谈判先机的希望变得渺茫。为了减少美日贸易赤字,日本想起了一个旧策:把日本车企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再进口回日本。据日本《每日新闻》14日报道,围绕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日本政府内部正在...
揭秘李嘉诚长子被绑架勒索10亿始末,再问李家还有没有感恩之心? - 天天要闻

揭秘李嘉诚长子被绑架勒索10亿始末,再问李家还有没有感恩之心?

为什么李嘉诚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向香港政府报案?没敢相信港英政府,没敢相信香港电视剧中英勇无比的飞虎队呢?……1996年5月23日,一个看似平常无奇的傍晚,香港深水湾道的一处单行道上,李嘉诚长子李泽钜的座驾被数辆车逼停。绑匪张子强手持冲锋枪,以炸药威胁,将李泽钜挟持至新界一处废弃养鸡场囚禁……长子李泽钜和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