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皇太子之死揭开来帝国末日!梅耶林惨案是自尽,还是政治谋杀

2022年10月15日12:29:09 历史 1524

奥匈皇太子之死揭开来帝国末日!梅耶林惨案是自尽,还是政治谋杀 - 天天要闻


这个事件史称“梅耶林惨案”,而围绕着皇太子鲁道夫死亡真相的“梅耶林惨案”,在百年后的今天仍是未解之谜。

1858年8月21日,鲁道夫出生在拉克森堡,是当时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和伊莉莎白皇后的独子。伊莉莎白皇后即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茜茜公主”,其美貌和魅力征服了整个欧洲,当时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皇后”。

奥匈皇太子之死揭开来帝国末日!梅耶林惨案是自尽,还是政治谋杀 - 天天要闻

不同于父亲的严谨、保守,鲁道夫更多继承了母亲的忧郁、多愁善感,以及向往自由的精神,可惜的是,这些特质在约瑟夫一世眼里,都不是皇位继承人应该具备的,鲁道夫从小就被迫与母亲和姐妹们分开,独自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只为了锻炼身为“帝国继承人”的意志力,也造成他极度缺乏爱与安全感。

奥匈皇太子之死揭开来帝国末日!梅耶林惨案是自尽,还是政治谋杀 - 天天要闻

▲鲁道夫从小缺乏亲情,被迫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如同其他王室成员,成年后的鲁道夫,也迎来了一段不幸福的政治婚姻,在父亲的安排下,娶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次女,斯蒂芬妮公主,她是当时欧洲为数不多的天主教未婚公主之一。在婚姻的一开始,鲁道夫尚能与妻子相敬如宾,但很快的,崇尚自由主义的鲁道夫就发现,自己非但与保守的奥匈王室合不来,也与来自保守比利时宫廷的妻子也合不来。

1883年9月2日,他们的独生女玛丽女大公出生时,2人的婚姻关系已是名存实亡,鲁道夫太子外遇不断,甚至还将性病传染给偶尔才同床的妻子,导致后者因此失去再生育的能力。由于婚姻上的不幸,鲁道夫一度想写信给教皇商讨离婚事宜,但遭到父亲严厉的禁止,不许他做出任何有损帝国颜面的事。

鲁道夫与父亲紧张的关系,还不仅仅在于婚姻问题上。鲁道夫的政治思想偏向自由主义,认为帝国制已经过时、终将被淘汰,因此主张共和制,但这显然与帝国的利益背道而驰,因此完全不受父亲约瑟夫一世的青睐,政见上的不合也使得父子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婚姻得不到解脱、政治上也没有一展抱负的空间,种种不如意,终于导致鲁道夫的人生走上极端。

奥匈皇太子之死揭开来帝国末日!梅耶林惨案是自尽,还是政治谋杀 - 天天要闻

▲奥匈帝国皇太子鲁道夫(右)一生悲情,与比利时公主(左)的婚姻不如意,政治抱负也无从施展。

1889年1月29日,鲁道夫邀请朋友们前往梅耶林的狩猎行宫,时值约瑟夫一世和伊莉莎白皇后举办晚宴,鲁道夫还委托一起打猎的贵族带话,说自己身体不适不能出席。当晚用过晚餐后,鲁道夫返回行宫休息,隔天清晨,鲁道夫的仆人数度敲门发现无人应答,随即拿来斧子把门劈开,惊骇地在卧室里发现2具遗体,正是鲁道夫王储与他的情妇玛丽·韦切拉。

奥匈皇太子之死揭开来帝国末日!梅耶林惨案是自尽,还是政治谋杀 - 天天要闻

▲鲁道夫情妇韦切拉,她与鲁道夫一同死于梅耶林惨案。

消息传回维也纳,伊莉莎白皇后悲痛欲绝,余生都只穿黑色或灰色衣服表示哀悼,直到1898年她在瑞士日内瓦被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刺杀。有关鲁道夫的死,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起出于政治动机的谋杀,不过后世大多相信,是忧郁的鲁道夫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身为王储的鲁道夫死后,奥匈帝国迎向开明君主制的希望可说是破灭了,约瑟夫一世继续掌舵帝国将近30年之久,他的侄子斐迪南大公也成为奥匈帝国皇位的第1顺位继承人,但斐迪南大公却在1914年于萨拉热窝视察时遇刺身亡,史称“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因而对塞尔维亚王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奥匈皇太子之死揭开来帝国末日!梅耶林惨案是自尽,还是政治谋杀 - 天天要闻

约瑟夫一世则于1916年因肺炎去世,他的死被视为君主制垮台的预兆,奥匈帝国也在1918年因一战战败而瓦解,而这一连串事件的源头,正是皇太子鲁道夫的死亡……

(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女演员远野凪子近日疑似被发现死于家中,年仅45岁。7月3日,远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于东京都丰岛区的公寓拜访,却始终无法与她取得联系。助手随后联系公寓管理公司并报警。警方在室内发现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烂的女性尸体,现场确认该女性已经死亡,根据状况判断其死亡已有几天时间,警方不认为存在被害...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 天天要闻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昨天有网友在《从监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来搞调查,那会如何》留言说:举个例子,10年前验收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任监督员,到第10个监督员的时候着火了。前面9人没事,第10个进去了,这冤不冤呢?如果隐患很好整改,没有一点压力,为什么前面9个不做?为什么就认为在第10个人身上就应该做,而且能做,还能做好?这段话是什...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原标题: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重读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闪闪的红星》是李心田写于60年代的小说,原名为《战斗的童年》。1972年,该作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入选教育部红色经典阅读书目,成为革命传统教育范本,被译成英、法、德等10余种文字,19...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 天天要闻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号默盫,浙江黄岩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和地方文献专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学教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两广师范学堂监督、礼部顾问官。王舟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中国学术史》《读经札记》,编纂有《光绪台州府志》《默盫集》,辑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遗书》等。近日,...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七七事变”吹响了全民族抗敌御侮的号角。作为事变中的重要场景,卢沟桥迅速为国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闻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宫里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难。尤其对胡氏来说,她面前摆着的,不只是后宫的明枪暗箭,还有一道横了百十年的规矩——“子贵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这规矩时说得明白:皇子立为太子,亲妈就得赐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势乱政。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 天天要闻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师范大学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温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石...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陕西省绥德县人,享年66岁。早年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 天天要闻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为抗击安禄山叛军,当地群众自发在此集结义军,“集义村”由此得名。  集义村的地理位置重要,与正北的大常镇、东南的榆次县东阳镇呈犄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