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2022年10月14日00:51:38 历史 1698

《三国演义》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人物,谋士有之,武将有之,两者兼备的亦有之,因而,热血少年在翻开《三国》后,血管像遇到火苗般迅速被点燃。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张翼德手提丈八蛇矛立于长坂坡之上,一声大喝,吓死曹操麾下一员大将;关云长横起手间的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何等意气风发;吕布持方天画戟,纵横沙场,如入无人之境......

武将必须有一件称心如意的兵器,方能尽展平生所学。

只是随着影视剧的普及,不少读者不禁产生疑惑,难道古人真能动辄拿起重达几十斤的武器?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是虚张声势?还是果真如此?

文学家的夸张描述

首先我们必须回归到问题本身,问题从哪些领域产生?毋庸置疑,问题从大量的演义小说中萌芽,继而长成参天大树。

演义小说在宋朝时期,以话本的形式在街头巷尾流传。换句话说,之所以能够在街头巷尾流传,是因为深得百姓喜爱。

为什么能深得百姓喜爱,举例说明:诸君喜爱钱财吗?不用回答,答案心知肚明。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钱财是现实世界必备的事物,话本好似精神世界的钱财。一个人在现实世界受挫,精神沮丧落寞,此时迫切需要精神的供应,话本出现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

何谓喜闻乐见,用百姓能听得懂的话,用百姓愿意听的话。话本就产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百姓们喜爱听到什么?恶霸被英雄制服,英雄能以一挡百。

身为说书人,总不能让恶霸胜过英雄吧?这个时候就必须动用文学世界一种常用的笔法:夸张。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即使英雄手里的武器不过寥寥数斤,人力岂能抗拒自身的极限?偶尔为之倒可以,经常性为之就不禁要反问一句,这人从何处而来?

演义小说的作者会告诉你,这人从小说里来,我要他如此他便如此,百姓也喜欢他如此,因此武将们手中的武器,重量便日渐重了起来。

轻者重达几十斤,重者重达上百斤。 不妨在现实生活中设想一下,一个人,身披几十斤重的铠甲,手持几十斤重的武器,何以能在千军万马中腾挪闪躲?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倒是存在过这样的部队,宋、金、西夏三足鼎立之时,金国的四王子完颜宗弼,也就是话本里提到的金兀术,此人有一支特种部队,号称铁浮图

铁浮图确然是这样的部队,然而,这支部队靠的不是单兵作战的能力,靠的是群体的冲击力,身在马匹上,对着千军万马一阵冲锋,将对方冲得七零八落。

若仅仅是单兵杀敌,一旦落入敌军包围,敌人可以轻易将其抓获。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因此,武将手里的武器不可能达到几十斤的重量。或许会有人提出反驳的意见,除去《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正史中也有过记载。

被鲁迅先生称呼其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清楚地记下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的故事,项羽年少便可举起重大近乎千斤的鼎,难道还挥不动区区几十斤的武器吗?

按照司马公的记载,的确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解决历史的问题,必须要回到历史的现场。司马公笔下的项羽是汉朝将领们口中的项羽。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项羽以区区几万兵马灭暴秦,那时候不过才二十出头,英雄少年,脚下踩着多少人一辈子都无法立下的功业,故而自封为西楚霸王

霸王两个字,足见项羽的自负。一个手握军权,同时极度自负的年轻人,难道不会有人为之吹捧吗?

退一步讲,历史上偶尔出现几个项羽之类的人物,不可能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吧?因此切莫将夸张地描述当作现实接受。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小说家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让你不知不觉接受他夸张的谎言,根本都不产生怀疑,又何以反驳呢?

如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孙悟空到东海龙宫借宝,龙王引他到定海神针的面前,那神针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孙悟空如持绣花针般,将其轻轻松松拿起。

试想,谁曾在此处怀疑孙悟空无法拿起?一般人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为孙悟空而准备。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一旦类似的想法在脑海中攒积得多了,就混淆现实和小说的界限。而现实一旦发出怀疑的信号,问题随之就会出现。

计量单位不同

当然,除却夸张的手法外,还有历史的因素在其中。历史上的计量单位和今天不同,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算法。

熟悉秦朝历史的读者都比较清楚,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不仅仅是统一了文字,而且还统一了度量衡。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何谓度量衡,度是长度,量的容积,衡则是重量。六国之间尚有不同,更何况古今。秦朝时期的一斤大约相当于今天的258.24克,大约是半斤。

也就是说秦朝将领手里重达八十斤的武器,其实不过才40斤左右,如此想来,倒也合情合理。

三国处于东汉末年,而东汉时期的一斤比之秦朝,更是不同,东汉时期的一斤相当于今天的222.73斤。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还不到今天的半斤,张飞手里的丈八蛇矛大概率比我们想得要更轻,如果按照这个重量来测算,某些描述倒也合情合理。

当然,也有些朝代一斤的重量比今日重,唐朝的一斤是596.82克,比今天重将近100克,如此说来,《隋唐演义》 里夸张的描述有些不近人情,李元霸宇文成都们拿着比我们想象得更加重的武器,在战场上厮杀当真是不容易。

结语

以上都是书面化的解释,不过随着秦兵马俑之类的墓葬出土,大量武器的出世,已经证实古人的武器并没有演义里说得那么神乎其神。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重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为了方便杀敌,他们的武器都是制造得恰到好处,刚好符合本人的需要,只有武器和武将之间的配合圆融无碍,才能方便他们在战场杀敌制胜。

各位不妨去看一看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越王勾践剑,那柄剑可以让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廿八画里的红色密码:为什么毛泽东说他与谭政同姓? - 天天要闻

廿八画里的红色密码:为什么毛泽东说他与谭政同姓?

八角楼的油灯在深夜摇曳,两张木桌隔着竹帘相对摆放。里屋的毛泽东披着补丁棉袄奋笔疾书,外屋的谭政正用铅笔头在废纸上沙沙记录……这个1927年深秋的寻常夜晚,不仅定格了两位革命者的工作场景,更埋藏着一个二十年后才揭晓的红色密码。
臭不要脸!美国终究对格陵兰岛下手了 - 天天要闻

臭不要脸!美国终究对格陵兰岛下手了

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中,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美国竟对丹麦的海外自治领地格陵兰岛下手了!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情报机构已介入总统特朗普试图接管格陵兰岛的行动,通过监视卫星、通讯拦截以及地面间谍等手段,加强针对格陵兰岛的间谍活动,试图
1986年山东一女子自封皇帝,密谋进京登基,后被联防队员一锅端 - 天天要闻

1986年山东一女子自封皇帝,密谋进京登基,后被联防队员一锅端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山东农村的女子,真把自己当上了“皇帝”。她建宫殿、收后宫、发圣旨、设内阁,甚至还“秘密策划进京登基”。听着像个段子,但这事确确实实发生过,不是小说,不是传说,是正儿八经的刑事案件,山东潍坊的档案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