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唯一没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2022年10月13日04:56:18 历史 1898

有人说大明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因为在这短短其276年的王朝时期,没有和亲,没有赔款,没有割地,没有纳贡。即使在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时,明朝百官也从没想过割地和亲,被俘的明英宗也没有投降。相比于唐朝宋朝元朝清朝,大明王朝真的可以说最有骨气。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最有骨气的大明王朝,却出了一件又一件稀奇古怪的事,而且这些事情还是出在皇帝身上,就比如本文要说的这位的皇帝,死后居然没有被葬在皇家陵园十三陵,被以亲王礼葬在了北京西山。按理说出生皇家,然后死前又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为啥死后没有葬在皇家陵园呢?

景泰帝本名朱祁钰,是大明王朝的第七任皇帝,史称明景帝,是大明王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

父贵母贫

景泰帝的父亲是大明王朝大名鼎鼎的宣德帝朱瞻基,是一位文治武治都十分厉害的皇帝,在位期间,积极整顿明朝边备和防务问题。治理朝政问题上,改革弊端,减租降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还广开言路,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使得明朝在历经多重战争和内乱后,国力迅速恢复,与其父亲明仁宗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

而景泰帝的母亲出生却没有那么显贵了。

明朝那些事:唯一没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 天天要闻

景泰帝朱祁钰

景泰帝的母亲吴氏,原本是汉王朱高煦王府里的侍女,与景泰帝的亲生父亲本就毫无关系,但是,公元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被明宣宗朱瞻基镇压,兵败被俘。迫于亲情及政治因素,明宣宗最初并没有将朱高煦明正典刑,而是将其及其所属家属、侍女等一并带回京城,然后下旨将其及其子女贬为庶人,但其一同起兵造反的逆当等全数伏诛。那些王府里随同的侍女等就安排入宫,做了宫女,好巧不巧,在回京的路上,明宣宗色迷心窍看上并临幸了比自己还大两岁的吴氏,就这样,一个罪奴身份的吴氏怀上了明宣宗的孩子。

公元1428年,吴氏生下了朱祁钰,明宣宗知道后,进封吴氏为贤妃,这吴氏也一遭飞上枝头,也彻底摆脱了罪奴的身份,成为了皇帝的嫔妃。

哥哥被抓,被迫营业当了皇帝

要说景泰帝的出生不好是其死后不能进十三陵的原因,还不如说是因为他当了皇帝。

公元1449年,当时的皇帝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御驾亲征讨伐瓦剌,同时安排朱祁钰留守京城监国。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一时间大明王朝内部混乱,人人自危。为了稳定朝局,公元1449年,身为监国的朱祁钰被当时的孙太后以及于谦等一干大臣拥立为帝,改元景泰,立远在瓦剌被俘的明英宗为太上皇,就这样,朱祁钰被迫登上皇位,是为大明王朝的景泰帝。

朱祁钰坐上皇位后,为了稳定朝局,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蛊惑明英宗御驾亲征的逆臣、太监王振等党羽。同时,重用于谦、王文等人,组织京城保卫战,整顿内部,稳定军心,终于在登基当年击退了瓦剌大军,取得了胜利。

明朝那些事:唯一没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 天天要闻

邓家佳饰演章皇后

瓦剌见已经无法再对明朝构成威胁,尤其是明朝前任皇帝朱祁镇的存在对景泰帝的主战态度没有丝毫影响,于是果断放弃进攻退守边境,并且派出求和使臣,想借求和之际,换取更多利益。但是,此时明朝内部声势正旺、满是赞誉的景泰帝却认为英宗回来,肯定会影响到皇位,如今景泰帝大权在握,对英宗回归的事情也是极为不满。

哥哥复位,赐恶谥,不入宗庙

后来朱祁钰还是将哥哥英宗迎回大明,随即便软禁了英宗。但是英宗在软禁期间,积极与一些亲信大臣联络,为以后复位做准备。公元1457年,景泰帝朱祁钰突然病重,加上当时皇储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朝廷内部议论纷纷,就在这时,筹备多年的英宗朱祁镇突然发动政变,大臣石亨徐有贞按照事先计划,在得到张太后懿旨后,领军打开长安门,迎英宗朱祁镇重登地位,史称“夺门之变”。

英宗朱祁镇复位后,立即逮捕了拥立景泰帝的于谦、王文等一大批大臣、太监。然后又将景泰帝废除,改为郕王,软禁在永安宫内。那些被逮捕的大臣、太监们纷纷被英宗朱祁镇以谋逆之罪全数处死,事隔一个月后,景泰帝朱祁钰不明原因死去,大明景泰朝至此结束。

明朝那些事:唯一没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 天天要闻

吴越饰张皇后

景泰帝死后,英宗朱祁镇为泄恨,废其帝号,赐了一个继位凶恶的谥号—“戾”,史称“郕戾王”,而此谥号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不得善终之意,可想当时英宗对其之恨有多深。景泰帝被赐恶谥后,英宗下旨按亲王礼制将景泰帝葬在北京西山,不入宗庙,不立庙号。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对于这段历史的呈现,十分精彩,与历史记载颇为吻合,剧中饰演朱祁钰的张艺兴,在演艺对景泰帝的恨及隐忍等形象塑造上,拿捏得十分恰到好处,有兴趣的可以去欣赏下这部电视剧。

后世子孙感恩,修饰陵寝,恢复帝号

英宗去世后,其长子朱见深继位,史称明孝宗,也就是明朝成化帝。

成华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75年,在一些大臣的上书建议下,成化帝下诏恢复了景泰帝的帝号,并给其定谥号“恭仁康定景泰帝”,并且还下令按皇帝的规格修饰其陵寝,但是仍然没有设立庙号。

明朝那些事:唯一没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 天天要闻

张艺兴饰明英宗朱祁镇

直到南明弘光帝继位后,下诏给景泰帝立了庙号:代宗,史称明代宗,并且为其增加了谥号,与明朝历代皇帝一样,立17字谥号。可是,因为景泰帝已经葬在北京西山,当年成化帝也按照帝制修饰了陵寝,使得无法轻易将其陵寝迁移进明朝皇陵十三陵,也就这样,景泰帝成为了明朝唯一一位没有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左宗棠是怎么收复新疆的? - 天天要闻

左宗棠是怎么收复新疆的?

阿古柏建立起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铁蹄所至,百姓如坠深渊,田园荒芜,哀鸿遍野。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国殖民者,也在幕后蠢蠢欲动,暗中支持阿古柏,幻想着在中亚腹地插上米字旗,分一杯羹。
太宗杨妃:父母的“优秀”,让我以悲剧收场 - 天天要闻

太宗杨妃:父母的“优秀”,让我以悲剧收场

作者:灵犀一墨在历史的长河里,无数的先辈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属于自己的故事了,讲述了一段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财富,但是他们的辉煌和璀璨,却无法留给自己的子女,甚至带给后代的是无尽的悲伤和苦难。今天我要给
为何薄一波初到129师便成陈赓上级?这支队伍功勋不简单! - 天天要闻

为何薄一波初到129师便成陈赓上级?这支队伍功勋不简单!

开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战的烽烟里,山西曾有支“隐形王牌军”——走出82位开国将军,却在历史书页中悄然沉睡。论战功,它从2000人的青年总队发展成15万铁血劲旅,论传奇,它在阎锡山的眼皮子底下“借壳上市”,把晋绥军的躯壳变成共
瑞典惊现千年维京石棺:揭秘北欧信仰变迁之谜 - 天天要闻

瑞典惊现千年维京石棺:揭秘北欧信仰变迁之谜

2022年秋,瑞典南部的林雪平市郊外,一支隶属政府考古团队的研究人员在采石场勘探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距今1100余年的维京时代石棺。这座孤悬于山丘顶端的墓葬,以独特的环形石阵和石砌墓穴结构,成为北欧考古史上的罕见发现。
傅作义起义后,解放军代表陶铸为何怒斥守城的师长孙英年? - 天天要闻

傅作义起义后,解放军代表陶铸为何怒斥守城的师长孙英年?

1949年1月22日凌晨,北平西直门城楼上,311师师长孙英年第三次摸向腰间配枪。城下三十米处,解放军代表陶铸的吉普车引擎未熄,车灯直射城门洞。他下车后为何怒斥孙英年?这场持续六小时的城门对峙,将决定千年古都的命运——是玉石俱焚,还是完整交
中国最会玩“文字游戏”的小城,却3000年没改过地名 - 天天要闻

中国最会玩“文字游戏”的小城,却3000年没改过地名

从一条3分多钟的视频《邯郸,得劲儿》开始,邯郸这座城市,在今年一次次霸榜热搜。在语言体系里,邯郸话属晋语邯新片,同时掺杂了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无论山西、河南、山东任何一个省份的人来此,都能从只言片语中get到一些熟悉的词汇。这是一座让“山河
尹悟铭同志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逝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尹悟铭同志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逝世,年仅45岁

南京艺术学院5月17日发布讣告: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创作与实践处处长尹悟铭同志,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不幸于2025年5月16日晚23时33分在南京逝世,享年45岁。▲尹悟铭(资料图)尹悟铭同志于1980年9月出生于陕西兴平,200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2005年7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