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莫斯科的外国人
现在的欧洲关系中,德国和俄罗斯关系比较复杂。
“德国”过去很长时间内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以后统一成“普鲁士”。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从此普鲁士国王就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撕毁了可汗要求进贡的信
俄罗斯也差不多是这样,过去都是金帐汗国的属地。公元15世纪末,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头衔,并建立俄罗斯帝国。,
近代以来,德国和俄罗斯坏坏好好。1741年,法国联合巴伐利亚、西班牙、普鲁士等国,企图肢解奥地利。但俄罗斯却选择了与奥地利结盟,因此两个阵营打了一场王位继承战争。1756年至1762年进行了,西线的法国和东线的俄奥联军与普鲁士和英国联军作战,史称“七年战争”。1762年6月28日,在俄罗斯贵族们支持下,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因为叶卡捷琳娜是德国人,因此,俄普结盟对抗奥地利。
“七年战争”
拿破仑时期,法国吞并普鲁士,割让了超过16万平方公里(普鲁士王国五分之一面积)的土地给法国。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进攻俄国。这年冬季,拿破仑被打败。在俄罗斯的支持下,普鲁士于1813年3月17日再一次对法国宣战,反法联盟击败拿破仑,俄奥普三国组成了维护欧洲封建王朝的神圣同盟。19世纪中,德俄多次联手,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法国的陆上霸权。1914到1918年,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组成同盟国,与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组成的协约国交战。
拿破仑兵败莫斯科
1917年11月7日至1917年11月8日,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支持下,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后,立即与德国和谈,并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德方。1939年8月24日,纳粹德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署《互不侵犯条约》;10月6日,德苏两国合力占领波兰全境,德意志国防军与苏维埃红军在布列斯特举行联合阅兵。1941年6月22日,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发动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苏德战争爆发。
列宁在1918
10世纪,罗马教皇的传教士向俄罗斯王子布道天主教。这时,俄罗斯有许多外国传教士,因为这些外国人不会说俄语,与俄罗斯人交流非常费劲,就像哑巴一样。所有这些外国人都被不分青红皂白地简单地称为“Nemtsy”,其词来源于俄语中“nemoi”“哑巴”,“无语”。
俄罗斯帝国的德国人
12世纪开始,西欧的商人、医生和工匠都来到莫斯科。16世纪,俄罗斯建立了德国村庄“涅梅茨卡亚斯洛博达”。沙皇积极在军事或工程事务中招募西欧的专业人士。彼得大帝甚至被誉为“亲日耳曼人”,他的密友圈有许多德国人。叶卡捷琳娜大帝是德国人,她允许德国人在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定居,宫廷把他们叫做“俄罗斯德国人”(或Russkie nemtsy),这时nemtsy特指“德国人”。以后,为了显示对外国人的友好,俄罗斯便将所有外国人都称为nemtsy(“德国人”)。这就是俄罗斯将西欧人都叫“德国人”的来历。(陕西西安张岳琢)
尼古拉斯·罗里奇《海外的客人》
(插图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