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来华访问,在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后,他还在“血肉长城”雕塑前为因战争死难的军民献上了花圈。
当天下午和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会面时,小泉纯一郎态度诚恳,还为在侵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民深感抱歉与哀悼,并表示会认真反省将来的发展道路,绝不会再让战争发生。
小泉纯一郎
然而回国后,他却言行不一,实施了完全相反的政治举措,致使中日关系陷入了持久的寒冰期。回想起当初他参观纪念馆后留下的两个汉字,墨迹仿佛还依旧湿润,可当初执笔的人却已言行相诡,政治立场也与当初的承诺背道而驰。
那么他在抗日战争纪念馆留下了哪两个汉字?他又实施了什么举措让中日关系陷入寒冰期呢?
访华留字纪念馆
2001年10月8日,小泉纯一郎来中国进行访问,这是他自当年4月以来担任首相后第一次访问中国。
安倍晋三(左)、小泉纯一郎(中)
但由于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小泉纯一郎原定的访问时间被大幅缩短,只有短短的6个小时。6小时里,小泉纯一郎先是参观了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在“卢沟晓月”石碑前目视良久。
64年前,中国守军29军曾在这里抵抗日本侵略者,和敌人浴血奋战。守军将士弹尽粮绝后,甚至冲上前去和日军展开了白刃战。卢沟桥上,到处都有革命先烈的鲜血,这里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证。
那么在走过卢沟桥青石板铺就的桥面时,小泉首相是否能听到桥下无数烈士亡灵怒吼声?又是否能感受到当年卢沟桥战场的惨烈呢?我想,小泉首相心中自有答案,在“卢沟晓月”石碑前的矗立,也许就是他对当年牺牲烈士的致哀。
小泉纯一郎
参观完卢沟桥之后,他又来到了距此不远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进入到纪念馆后,内里肃杀的气氛瞬间感染了他,让他有些混乱的思绪迅速沉静下来。在中方陪同人员的带领下,小泉纯一郎逐步参观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从日本侵略东北开始,先是局部抗战,然后到中华民族各战线全面抗战,最终以日本投降,中方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
在参观过程中,小泉纯一郎看着一张张展现日军暴行的照片,脸上面无波澜。照片中直白地昭示着日军在“三光”政策下,烧杀中国平民的内容,一具具被大火烧得焦黑的尸骨卧在废墟中,令人触目惊心!
小泉纯一郎
还有那被日军轰炸的车站、被刺刀刺死的平民的照片,以及活埋坑杀、焚烧尸体、尸骸枕籍的影像。一幕幕看过去,小泉纯一郎不发一言,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仿佛已身临其境。
参观结束,在纪念馆中抗日军民持枪肃立的“血肉长城”雕塑面前,小泉纯一郎还献上了花圈,并在雕塑前鞠躬,为抗日战争中死难的中国人民哀悼。
这是抗日战争胜利以来,日本政府第一位来这里献花圈的首相。五年前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也曾访华,他虽然同样参观过抗日战争纪念馆,表示了哀悼,但并没有献上花圈。
小泉纯一郎在抗日纪念馆留字
之后,小泉纯一郎走到一张桌子前,在日本访华团和中方陪同人员的围观下,他手持毛笔,在白纸上写下了“忠”“恕”两个大字。
署名后,小泉首相还在旁边标注了“平成十三年”的书写时间。
看着这两个汉字,陪同人员纷纷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温情敬意,那是对历史的敬重,也是对过往的沉思。
当天下午和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会面时,小泉纯一郎明确表示了他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致歉和哀悼,也承诺不会再发动战争。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已经对历史表示出悔改的首相,居然是个两面三刀的人呢?
小泉纯一郎
时间回到小泉纯一郎访华的两个月前。
2001年8月13日,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来到了供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进行祭拜。作为二战中的三大法西斯国家之一,日本战后拒不悔改的态度让世界各国都感到愤怒。
相对于德国和意大利战后的反省和忏悔,日本可以说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便是日本拒不悔改的铁证,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应该去参拜。然而原计划中,小泉纯一郎不仅决定亲自前往祭拜,还专门挑选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天去。这简直是对中国的挑衅!
小泉纯一郎
中方交涉后,日本政府竟然还恬不知耻地表示:“首相参拜是个人行为,我们无权干涉”。
在此情况下,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唐家璇照会了田中真纪子,希望她可以出面阻止。田中真纪子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女儿,是日本最大的亲中派议员,并且在小泉竞选首相时曾经帮他一把,有她出面,事情应该可以解决。
然而多方交涉后,小泉纯一郎虽然答应更改时间,将原定于8月15日的时间改到13日,但他还是去靖国神社参拜了!
小泉纯一郎
这相当于在中国人的伤口上撒盐,揭我们的伤疤!这一消息传到国内,立即在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国人纷纷抗议他这种祭拜战犯的行为。因此,一瞬间原本相对温和的中日关系瞬间遇冷,进入了田中角荣访华后前所未有的寒冰期。
10月的访华,许多人以为小泉纯一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是来中国道歉忏悔的。他在中国发表的讲话,也明明白白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是个两面三刀的“伪君子”,回到日本后立马变脸!仿佛忘记了自己在访华时所说的一切。
小泉纯一郎
在当选日本首相之前,小泉纯一郎曾向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明言表示:“如果当选,肯定会年年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由此可见,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两面三刀的首相
小泉访华回国的第二年,正当众人认为他已经表明了态度不会再参拜靖国神社时,他又去参拜了!并且,在他连任日本首相期间,六年中竟然先后六次前往靖国神社参拜,他没有对桥本龙太郎食言,但却对中国人民说了谎。
小泉纯一郎
在访华时所说的“道歉”“哀悼”,不过是他说出来的场面话,根本不是出于真心,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再去靖国神社参拜。
至于他留下的“忠”、“恕”二字,“忠”本义“诚心竭力,尽心尽力”,“恕”本义“原谅,体谅,宽容”。在小泉纯一郎访华并表示道歉的时候,这两个字的解读尚可说是请求原谅,希望两国放下仇恨,携手走向未来。
然而从他回国后仍然我行我素,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上来看,恐怕这两个字的含义未必是当时解读的那样简单。
小泉纯一郎
二战之后,由于战败国地位的束缚,日本在国际事务上一直处于保守姿态。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掌握政治话语权。他们的出现,使得日本长期保守的国际政治倾向开始改变。
这些新生代政治家大多生于二战之后,普遍拥有更高的学历和海外留学经历,相对于老一代的政治家而言,他们拥有更宽的国际视野,思想上也更加活跃,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无论小泉纯一郎所在的自由民主党,还是上一执政党社会党,其出现的新生代政治家基本都表现出了这种特质。
小泉纯一郎
根据不同的政治主张,早期的日本政坛分成了较为激进的“鹰派”和较为保守的“鸽派”。这些“积极的现实主义”新生代政治家,自然选择“鹰派”的占大部分,他们普遍认为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发达国家之一,应当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他们大多推崇“军事参与主义”,即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向海外派遣自卫队以增强国际影响力。总而言之,日本新生代政治家更多采用积极的、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政治举措,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鹰派”便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小泉纯一郎
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他们同样采用了这种“鹰派”的做法。一方面,他们需要和中国在经济上的互动,以激发自己国家的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在亚太地区占据龙头位置,在国际事务上有更多参与的机会,获取更高的国际地位。
因此在面对中方,需要和中方进行经济合作时,他们往往虚与委蛇,说什么“道歉”、“哀悼”,推动双方关系积极发展,但一回到国内,依然是我行我素,继续进行着反华亲美活动。
这一点从几个简单的案例就可以看出。
小泉纯一郎
2002年4月4日,小泉纯一郎在东京会见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谈到中国的发展问题时,小泉纯一郎表示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他反对“中国威胁论”的说法,并看好日中经济关系的发展。
在同年4月12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小泉纯一郎再次重申了这一观点。
然而,就在他说完这话不久,9天之后的4月21日,小泉纯一郎又一次参拜了靖国神社。可见之前对中方的承诺,完全就是糊弄,只是为了换取经济往来所说的顺耳话而已!
小泉纯一郎
2005年4月23日,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印尼首都雅加达进行首脑会谈,胡锦涛主席在会谈中提出了“五点主张”,以更好的发展中日双方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二条就明确要求日本正视历史,认真反省。
次日,小泉纯一郎发言称认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五点主张”,言辞恳切地表示愿意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态度表现得十分诚恳。如果只是听到这态度诚恳的话,恐怕任何人都会被他所迷惑。
可这一次,日本真的反省了吗?
令人失望的是,中方并没有看到小泉的反省。并且小泉首相回国后,再次参拜了靖国神社!
小泉纯一郎(右)
在面对来自中国的指责时,他仍不知悔改,表示“别的国家不应该来干涉这件事情”。
这不仅让我们想到当初小泉纯一郎刚刚担任首相时说的话:“我想以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人的这种心情,难道不是非常自然、人性的心情吗?”
结合小泉纯一郎后来连续六年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我们应当明白,在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期间,其本性始终未改,也始终未认识到参拜靖国神社的错误,根本没有任何自省的迹象!
此外,在中国对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表示抗议时,时任自由民主党代理干事长的安倍晋三还倒打一耙,说什么“中国的态度令人遗憾”、“靖国神社问题纯粹是日本国内问题”、“希望中国反省”。
安倍晋三
如此颠倒黑白,让中日双方关系降到冰点的同时,也让许多人认识到了日本新生代政治家的辩白能力。
欲言“忠”“恕”,须先自省
而这些“鹰派”新生代政治家,在政坛上的影响十分深远。后来的首相安倍晋三,便可以说是和小泉纯一郎一脉相承。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街头演讲时被当众枪杀,次日,小泉纯一郎就前往安倍晋三家中悼念。
安倍晋三和小泉纯一郎
此时小泉纯一郎已鲜少在外界露面,可见他和安倍间的关系。
当初小泉纯一郎当初能够当上首相,多亏了安倍晋太郎的提携。没有安倍晋太郎的提携,小泉纯一郎进不了内阁,也不可能当上首相。而安倍晋太郎,正是安倍晋三的父亲。因此,为了报答安倍晋太郎的知遇之恩,在当上首相位置之后,他又一手提携了安倍晋三,使得后来的安倍晋三也成功登上首相之位,可谓是“伛偻提携”。
在此背景下,两家自然是关系莫逆。因此,小泉纯一郎的一系列政治举措在日本政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同为新生代政治家的安倍晋三,在继任首相之位后如同成了小泉纯一郎的“翻版”,因此被人称为“小泉的影子”。
安倍晋三
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安倍晋三也从小泉那里一脉相承,先后参拜了四次靖国神社,直到被当街枪杀。
那么,小泉纯一郎为何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呢?在中方的频频抗议下,又为何一直对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如此强硬呢?
靖国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重要活动场所和重要特征,几乎每个日本人都是神道教的信众。对于日本人来说,日本的历史和神道教是分不开的,它贯穿了日本的发展全过程。而历史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因此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以增强日本的民族凝聚力,是小泉以及其他日本新生代政治家的共同想法。
他们想要通过参拜靖国神社的方式,挑起中国对日本的民族仇恨,利用历史矛盾激发日本国内民众对外部“威胁”的恐惧,以让他们这些“积极的现实主义者”更快的达成期望的政治举措,如支持修宪和扩建自卫队。
这实际上就是将中国塑造成了一个外在的“假想敌”,在这种假想威胁下,日本民众自然会偏向于更加积极的政治举措,转而支持这些新生代政治家。这也是为什幺小泉纯一郎能够连续六年担任日本首相的原因。
为了巩固自己的首相地位,赢得选民支持,因此小泉纯一郎宁可对中国一再食言,也要坚持参拜靖国神社。
小泉纯一郎
此外,在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期间,日本的历史观更是一再倒退。二战之后日本一直不承认侵略历史,拒不悔改,其重要表现就是历史教材,其教材上始终对侵略事实字眼模糊、语焉不详。在2002年和2005年编订的历史教科书中,更是用日中战争来代替侵略事实,只字不提南京大屠杀,妄图抹去真实历史。
而小泉纯一郎所执政的日本政府不仅对此无动于衷,反倒强制学校使用新版教材,其险恶用心,不言而喻!
不知道这个时候,小泉首相会不会想起当年他在抗日纪念馆写下的那两个字呢?
小泉纯一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整个东亚地区的宗主国,日本也同样在儒家文化圈的影响下,对于“忠”、“恕”二字,小泉首相必然不会不清楚他们所代表的的含义。
对于“忠”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小泉首相对抗日战争死难者道歉时,是出于诚心诚意吗?言行不一,岂不是不忠?
在小泉首相答应正视历史,认真反省之后,却转头又参拜靖国神社、默许篡改历史教科书,岂不是言而无信?
小泉纯一郎
对于“恕”字,《论语》有云:“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得到宽容和理解,就必然明白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小泉首相既然能写出“忠”、“恕”二字,就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但是,小泉首相也应该看到,在说“忠”、“恕”二字之前,需要“三省吾身”。想要发展和平友好的中日关系,日本首先要做到的是反省自己,正视历史,不回避、不逃避,认真悔改。否则的话,这段历史将会成为发展中日关系时两国之间不可回避的障碍。
小泉纯一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始终愿意以和平发展的态度团结世界人民。中国和日本一水相隔,是不可缺少的贸易伙伴,搞好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大势所趋。希望日本政府早日迷途知返,正视历史,共同建设和平友好的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