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2022年08月07日09:03:04 历史 1520

《西游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唐玄奘西天取经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一直深受国人喜爱。尤其是拍摄为电视剧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体会到曾经唐玄奘西天取经的过程,究竟有多么艰辛。

那么真实历史之中,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僧人不远万里去西天取经呢?历史上的唐僧,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西游记》唐僧剧照

唐僧

如《三国演义》一样,《西游记》的故事其实也借鉴了历史真实发生的故事。只是相比之下,后者更加夸张,加入了许许多多的神话元素。

而真正的历史上,唐僧其实就是唐朝著名的高僧玄奘,曾与鸠摩罗什、真谛二人并称为中国佛家的三大翻译家(即将别国的佛经翻译为中文,并且广为传颂)。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有关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则是唐朝时期的玄奘大师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千辛万苦以后,最终抵达天竺,从印度佛教中心取回真经,并带回相应的佛舍利,以及佛像等等。

人们难以想象,在那样一个交通纯靠步行人力的年代,一个人想要取得如此成就,究竟会付出多少辛酸,又会遇到多少危险,这样的精神,绝对值得后世学习。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待唐僧回归长安,则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大唐西域记》、《会宗论》以及《制恶习论》等等。

时至今日,在唐玄奘故居之中,仍然会有不少经书存在。很多人比较疑惑,为何世人喜欢叫唐僧,而非玄奘大师,主要原因就在于这样的称呼即通俗易懂,又能够体现出家乡人对唐僧的特殊感情。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那么唐僧最终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西游记》中讲述的唐僧是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甚至在出行到各个国家的时候,唐僧还能够拿出唐朝的国书,请求换取通关文牒。

可实际上,李世民当时刚刚登基不久,唐僧就已经出发,所以李世民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件事情,说起来还算是唐僧一意孤行。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李世民画像

唐僧的结局

等到唐玄奘回到长安的时候,他也才知道皇帝已经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想要宣扬佛教,必须要得到李世民的首肯。

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看起来无关紧要,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绝对可以算是威胁国家统治的行为,这并非危言耸听。要知道古代帝王统治人民,本就要靠某一学说的辅助。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儒家学说为例,为何能够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仅靠大儒董仲舒的个人才学或者能言善辩,根本就不现实,必须要切实符合皇室的基本利益。

为此,唐僧第一时间就找到李世民解释自己的行为,并告知对方,自己带回来的经书,绝不会威胁到唐朝的统治,甚至能够帮助李唐王室更好的管理国家。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好在这一点上,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帝王,并没有太过为难唐僧。不仅如此,见唐僧谈吐不凡,李世民还想着邀请唐僧入朝为官。

在李世民眼里,若是朝廷中的每一位官员、每一位百姓,都能够将国家、人民放在首位,那么大唐何愁不能兴盛。只是已经出世多年的唐玄奘,又怎么可能轻易入世。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最终,在李世民的支持下,唐僧得以前往寺庙之中翻译佛法,并向世人宣扬佛教的思想。只是太宗开明,众多大臣却不一定。

看到不断盛行的佛法,许多大臣都担心这个新的“学说”,最终会影响到国家的统治。于是在一部又一部经书被翻译出来的时候,大臣们的奏折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多。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无奈之下,太宗只好让唐僧迁居到玉华寺之中,并继续安静地翻译经书。只是从那以后,唐僧后续翻译的经书基本都不能问世,一直到武则天时期,国家重新支持佛教的发展以后,这些即将被埋没的经书,才正式进入了世人眼中。

而根据史书记载,公元633年,在翻译完《大般若经》以后,玄奘大师近乎油尽灯枯。纵观唐僧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追求。国泰民安之际,总有人挺身而出,去追寻国家尚且缺少的事物。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天天要闻

无论哪一个朝代里面,这样的人物似乎永远不会缺少。汉朝张骞、唐朝的玄奘、明朝郑和。他们用行动告诉后人,中华民族永远在前进,我们的精神追求也永远不会停止。相信未来,也同样如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摆满了鲜花…… - 天天要闻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摆满了鲜花……

4年前的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的付出和贡献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于湖南长沙的袁隆平墓前摆满了花篮和花束人们以此表达对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 天天要闻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这是一次偶发的战果,也是一次必然的胜利。文 | 朱国顺历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982年2月,航空工业部召开评审会,研究确定中国新一代歼击机方案。参加竞标的分别是沈阳601所的歼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强6改方案。讨论时气氛有些沉闷。会议间隙,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问参加评审的成都611所专家宋文骢:你...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 天天要闻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21日,北京市侨联、丰台区侨联、王颖女士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抗战相关实物资料。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国归侨飞行员马鸿安的信汇委托书和汇款副收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此次捐赠的实物包括:古巴“旅古华侨抗日后援总会”代销的民国26年救国公债伍圆券、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 天天要闻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生于直隶青县(今河北沧州沧县),后随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亲是下层旧军官,冯玉祥实际上是在军营中长大,未满十六岁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起义,势力逐渐壮大,直至后来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差点成了苏联的“副总统”,却悄悄把哈萨克从“俄语帝国”里抽了出来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1991年夏天,苏联还没散,莫斯科那边在考虑设个“副总统”职位。圈里人都知道,那个位置本来是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闻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在亚欧大陆上,汉匈两大帝国的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汉武帝元狩年间,一位年轻将领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陨落,深刻影响着这场百年战争的走向。当我们把《史记》《汉书》和出土的汉简相互印证,便能揭开霍去病暴卒背后的一些蛛丝马迹。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 天天要闻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近日,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什川古梨园系统以及巴西马黛茶传统农林兼作体系、墨西哥重要粮食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祖传保护体系、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独特火山景观农业体系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指出:“目...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闻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此,春种秋收都和怀念有关。“袁院士生前是一个很阳光、很快乐的人,常常说,做人要向阳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万寿园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种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怀念。袁隆平的侄儿袁景辉告诉记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闻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林虹(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浙江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林虹作出逮捕决定。公开简历显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温岭人,参加工作后长期在浙江台州任职。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