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3.7.18海权的先驱——郑和与马汉

2022年07月14日05:46:08 历史 1048

3.7.18海权的先驱---郑和马汉


八角微微一笑,道:“即使印证近代兴起的海权思想,郑和的许多先驱性做法也足以成为后世之楷模。”说罢大袖一挥,就有几张白纸从袖筒中飘飘摇摇地飞出,小武连忙上前接过,定睛一瞧,第一张便是海权的六大因素列表。


浣洋诀3.7.18海权的先驱——郑和与马汉 - 天天要闻

图表64海权的六大因素列表

图表64海权的六大因素列表


只听八角继续道:“1840年即清末鸦片战争那年,海权专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出生在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授楼里---他家是海军及教授世家,出过多名军校校长。当马汉长大了以后,根据欧洲诸国的几百年海战历史,总结出了很多相关理论---即‘海权思想’。”


“其中符合现代潮流的思想内容你可以慢慢学习。只是推理得出的结论要牢牢记住---中国的土地大、人口多,而且海岸线绵长,自然应该占据与此相配的海权、而绝不应该放弃。”


小武看了好一会儿表格,眼珠一转道:“按这表格上说,地理上要尽量占据中央位置的岛屿?怎么占据呢?要是没这条件怎么办?”


八角呵呵一笑,道:“条件大都是人为的。只要你有恒心,就总有办法。即以马汉为美国考虑的方案为例,他极力主张美国吞并夏威夷岛国;由于Hawaii岛群位于太平洋正中位置,美国的海权便能能很方便地拢括整个太平洋。”


“面对国会议员的质询,马汉甚至喊出了‘要岛不要人’的口号---如果夏威夷百姓拒绝当地成为美国领土,或者美国国内不愿负担太多其它种族公民,则从肉体上消灭之。”


“不久美国和夏威夷之间的战争一如所料,夏威夷国王被废、领土成为了美国的一个州。由此,美国轻易获得了太平洋正中位置的‘巨型不沉的航空母舰’。此后太平洋舰队有了一个最佳基地,为美国的海上争霸事业奠定了基础。”


浣洋诀3.7.18海权的先驱——郑和与马汉 - 天天要闻

图表65美国谋取夏威夷(太平洋正中)

图表65美国谋取夏威夷(太平洋正中)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的脑子飞快转动,嘴里喃喃道:“这个马汉也真是辣手的!有了他的图谋,二战之中美国在对日本的海战中才占据了先手!”


小武转念又道:“所以郑和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左右,并以马六甲苏丹国为南海控制中心,正是绝佳的战略规划。”


“现如今中国在三沙市填了几座岛屿,看来也是吸取了前人的类似思想;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在南海居中的控制枢纽,从而在当地的海权争夺上取得先手?”


浣洋诀3.7.18海权的先驱——郑和与马汉 - 天天要闻

图表66南海三角填岛作业区

图表66南海三角填岛作业区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见小武一点便透,含笑道:“如果说在太平洋深处同美国争夺,中国暂时处于劣势;但在南海的区域内,中国完全可以建立起强大的局部优势,让己方在域内海权的争夺上不落下风。这就是海权思想的最基础运用。”


“自古以来,整个南岛语族海域横贯印度洋和太平洋,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开始,由季风和洋流控制,自由地将南岛人民向东播撒。这里面大多都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但郑和已经形成了比较温和的殖民意识,以人为经营法来管理南岛世界的中心枢纽---马六甲海峡。”


浣洋诀3.7.18海权的先驱——郑和与马汉 - 天天要闻

图表67南岛语族洋流迁徙图

图表67南岛语族洋流迁徙图

【中部赭色部分是马来世界】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恍然明悟,点头道:“不错。原来海权很大部分是人为经营的结果,而不是自然条件形成的那么简单!对了,表格上第三条还说,一个国家的领土大、海岸线长,却可能是海权的劣势---这却又是为何?”


八角捻须微笑道:“这就跟海战的特点有关了。与陆战的特点有根本不同的是,海战全靠进攻,甚至连防守也是进攻。”


“所以海权是进取性的、侵略性的,一个国家的领土太大、海岸线太长、或者地形割裂,则可能面对机动灵活的海上进攻,以至于防守方顾此失彼。”


小武身躯一震,思索道:“对方从海上来袭之时,可选择漫长海岸线上的任何一点来突破。就好像毒蚊子叮野牛一样,任野牛的身体如何健壮,全都无计可施、只得落荒而逃。”


八角笑道:“所以明、清两朝的大部分时间都企图使用‘海禁’之法来对抗‘海权’---禁止本国人下海、让他们另谋生路。然而这只是一种逃避思想,就如同野牛想要逃避毒蚊子一般。”


小武哂笑道:“再说‘海禁’也没什么卵用---无论你怎么禁止,大海就在那里,总也阻拦不了那些愿意跑海的人。”


八角捋须道:“但如果消极面对‘海权’,会有很大的恶果。明朝中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东南沿海饱受倭寇的侵袭。由于倭寇具有任意行船的‘特权’,还有随机选择在江苏、浙江、福建等不同省份登陆的机会,故而朝廷和民间的抵抗绝大部分都是低效的。”


“到了清末的鸦片战争里,远道而来的英国军舰先打广州附近;见无法攻克虎门炮台后,又转去浙江定海;在定海见杀伤了大清总兵官也用处不大后,又转去渤海湾威逼北京;最后造成清朝高层不得不签订城下之盟。可见海岸线越长,越不利于抵抗海上的威胁。”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点头道:“原来如此!若己方不能掌握海权的话,那么濒临海洋反倒是个恐怖的事情!怪不得‘海禁’会有市场,原来朝廷的内心深处很害怕海洋,因为在海上可能出现许多陆地上无法防御的威胁!”


八角大笑道:“但反过来说,当你掌握海权以后,获得的全局利益大得难以想象。”


“即以明朝抗倭为例,绵延几个世纪的倭患让中国滨海各省官员、封疆大吏、乃至皇帝都头痛无比。百姓伤亡累积上百万,财产损失以亿计,上下无计可施,完全是放弃海权、疲于防守陆地之故。说难听一点,这都是自找的!”


“如果从船厂里拿出一些早晚报废的宝船、控制中日之间的海上主要航线,派人监视重要海路咽喉,待对方船至半途时发动海战,即可轻易将倭寇船只全部击沉海底。保证他们到死也没看见中国长什么样子。后面的倭寇便不敢再来了,倭患也就自然消除了。”


小武震惊道:“真有这么容易的吗?我知道郑和的宝船队是非常强大的,可是日本的海军船队至于弱得不堪一击吗?”


八角哈哈大笑,摇头道:“这不能算是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海战!倭寇的主要成分只是日本农民、还有少量的破产武士,平日还不怎么下海,所以他们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海军。”


“按照正规跑海人的素质要求,明朝前期的中国舰队在海上击败那些不通水性的倭寇实在是易如反掌!其实作为海盗,倭寇的海上实力还远远不能跟旧港国王陈祖义的实力相比。”


小武呆了半响,喃喃道:“明朝花费了天大的代价抵御倭寇,交战行为持续了好几代人,付出的人力、财力计不胜计。甚至还在沿海筑了很多小城防守;知名将领又是戚继光、又是俞大猷,打了无数的仗,但是总体效果不佳。”


“可见,在陆地上被动地防守倭寇,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主动性、机动性和灵活性始终在对方那一边。”


八角捋须颔首道:“其实俞大猷曾经建议,朝廷以水师的力量主动攻击海外的倭寇;然而也无人听取此议。结果很多绝望的老百姓只得搬家---迄今在江西仍能发现很多、当时从福建重灾区整村整村搬过来的农民后裔。”


“最终,虽然明朝还是遏制住了倭寇泛滥;但在我看来,原本是不必如此痛苦而麻烦的。以其人力、财力付出的十分之一交给大明海军(宝船队),以攻为守的话,说不定将日本本土也早就拿下来了。”


浣洋诀3.7.18海权的先驱——郑和与马汉 - 天天要闻

图表68明代倭患侵扰地区范围图

图表68明代倭患侵扰地区范围图

【自辽东至广东沿海无一幸免】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翻看了一张明代倭患全图,顿时有了如醍醐灌顶般的感觉,缓缓道:“我终于明白了!当明朝的文官阶层为了私欲、裁撤郑和宝船队的时候,自以为给国家节省下来几十万两银子和几千条人命(也是不存在的),但其实国民即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十倍、百倍以上的!此实天下之至蠢也……”


八角点了点头,又指着一张海军战略四要素表格,道:“海战既以进攻为唯一手段,即类似于陆地上草原民族的骑战---因草原上基本无法防守,最多建设一点简易的寨栅掩体,只是用来争取一些反攻的准备时间而已。有人认为沿海建设一些炮台即可完成海防,结果肯定是挂一漏万、基本不会有好效果的。”


“另外,海军战略又很适合中央集权机制。哪一方交战时更易形成统一指挥和迅速集结,哪一方就更易形成局部优势、更接近于胜利。”


“因此,保有一支强大的机动舰队、而不是将船只简单散落在各港口和船厂中最为紧要。要保证一旦有命令,海上力量即可最快速度、最有效率地集结到一个点上,尽量减少任何条件限制。”


浣洋诀3.7.18海权的先驱——郑和与马汉 - 天天要闻

图表69海军战略四要素

图表69海军战略四要素


小武看了一会儿海军四要素表,点头笑道:“这四条确实很有道理。看来海战发起的时候,军舰的位置非常重要,就好像在篮球比赛中、双方抢篮板球的情况那样。”


“已方的队员要尽量抢先霸住内线,将对方队员挤出外线,则篮板球容易落入本方手中。然后无论攻守,主动权始终在己方这里,感觉上本方的人数就好像比对方多一样。”


八角咧嘴一笑,点头道:“说的不错。马汉在阐述这个海军战略四要素之时,写下了一个方程式‘Power = Strength + Location’,即‘威力的方程式是力量加位置’。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一点---‘集中的方法是海军战略的入门’。”


“从马汉反复强调的两因素来看,郑和的宝船队做的极好。他们每次与敌作战,总是处于极佳的位置,扬长避短、很少深入内地。分船队之间的配合也是极佳,除了郑和本人以外、很多小伙伴们即使在彼此通讯不畅时也能够完成对敌人的夹击。从世界海洋史上看,这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举世无敌的海军。”


小武点了点头,深深叹息道:“想想日后与郑和船队同一级别的海军、例如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只是在同英国舰队的大战中败北、方才告别历史的。然而郑和的海上无敌军团却是突然就‘消失在空气中’了,这让全世界的海上英雄都为之扼腕吧!”


八角点了点头,道:“另外,马汉还阐述过海军基地的性质,以及海战攻防的性质,这些内涵在今天都不难理解。”


“不过,郑和拥有的超前海洋思维,令他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在那个时代,他就从未让自己的舰队成为任何港口基地的附属物,而是让许许多多的港口为宝船队服务。仅此一项,当时各国的首脑几乎无一人有这种思想。”


小武恍然道:“明白了。陆地思维使得很多国家认为、战船的目标是保卫港口和海岸线。这种僵化的思想使得即使建造了一些船舰、海军力量依然不会强大。”


“在清朝末年的甲午海战之中,大清水师的表现就再次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思想陈旧,拥有再多的铁甲战舰也不见得有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 天天要闻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在《清朝野记》中,我叫陈统领,世人皆称我为清代花木兰。然而,我女扮男装从军后,因作战英勇一路荣升将军,用刀逼下属侍寝,怀孕后互换身份,最终却被负心汉无情抛弃。故事始于同治初年,清廷大将多隆阿从湖南挥军进军陕西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