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总统是如何练成的

2022年07月13日20:51:15 历史 1967

东西两洋,欧亚两洲,只手擎之不为重。吾将举天下之土,席卷囊括于座下,而不毛者,犹将深入。

尧舜假仁,汤武假义,此心薄之而不为;吾将强天下之人,拜手嵇首于阙下,有不从者,杀之无赦!

这是一位11岁少年的大作,只看作品,作者恐怕鲜有人知。此作霸气外露,野心勃勃,不亚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答案下面揭晓。

此作者叫袁小四,说大名大家就知道了,他就是民国总统袁世凯。袁世凯虽然只做了83天的民国总统,但是他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这里我们不去论是非和功过,只论奋斗历程。

说起奋斗历程,按现在来说无非两种,一种自己努力,一种家庭给力。但袁世凯两种都占了,你说气人不。

袁世凯出生于“父子进士,弟兄举人,一门两代四贵人”之家。先说他的爷爷叫袁甲三,袁甲三是清政府一等一高官曾国藩的师兄,官至兵科给事中一职,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厅级干部。他的叔叔,也就是袁甲三的大儿子袁保恒,是慈禧太后身边红人李鸿章的高参,彼此还颇有交情,后来官至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得司法部副部长,是老袁家仅次于袁甲三的第二高官。

再来一个就是袁世凯的另一个叔叔,那就是袁保庆,这里插一句,这个袁保庆就是袁世凯的父亲了,为什么从叔叔变成父亲了,因为袁世凯的亲爹袁保中学习不行,只能在袁氏老家看家守院,偏偏生育能力强,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袁世凯就是最小的儿子,袁保庆呢,一生征战,一个儿子都没有,就把袁世凯过继给了袁保庆。袁保庆征战一生,官至江南盐法道,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妥妥的实权职位,主管盐务和司法。这就应了袁氏家族的那句话,“父子进士“,指的是袁甲三与其长子袁保恒中了进士;“弟兄举人“,指的是袁甲三的次子袁保龄和袁甲三的侄子袁保庆分别考中了举人;“四贵人“则是说这几个人后来官位都很高。

民国大总统是如何练成的 - 天天要闻

影视剧照

清代的科举考试是何等的难考,这举人和进士哪个不是过五关斩六将、万里挑一的大牛人?

考不中是正常,考中了是稀罕。而袁家不过区区两代人,一下子就出了两个进士、两个举人,真是彪悍人家,不需要解释。

唯一不足的是袁氏家族人人命短,袁甲三未活过58岁,袁保庆未活过48岁。袁保庆死时,我们的主人翁袁世凯才14岁。但这并不影响袁世凯成长的道路,因为亲人死了,亲人的朋友都还在,况且亲人的朋友还都是当时的权贵人物,这些人漏漏就够袁世凯喝一壶了。

虽说袁保庆过早离开人世,但袁保庆是一名非常善于亲子教育的好父亲。袁世凯喜欢舞枪弄棒胜过书本,袁保庆给袁世凯请了一位老师,在教导八股文的同时交拳脚,保证文武双修。所练拳脚虽不能成为一代大侠,但能保命。袁保庆混迹官场,他将自己说话做人的心得都记入笔记。不喜书本的袁世凯,唯独对这本笔记感兴趣,有空就进行揣摩,不懂的地方就问袁保庆,袁保庆也悉心指导。袁世凯掌握了这本笔记的精髓,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为人处世上,不论他的朋友还是敌人,都承认他会做人。

这袁世凯也不是独靠提携上道的,也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但是中原地带活动的捻军见打不过袁甲三的部队,就绕路进攻袁甲三的老家。在家的袁保中,就是袁世凯的亲爹也不是吃素的。他带领家丁一次次打退了捻军的进攻,成功地守住了袁氏老家。在这期间,家人抱着5岁的袁世凯在城寨上观看,成年人都被这血流成河的场面吓得屁滚尿流,小袁世凯竟是没有一丝恐惧,据说还捡起石头砸中一位捻军。城寨上的家丁看得瞠目结舌,乖乖,这小孩真不寻常啊!

民国大总统是如何练成的 - 天天要闻

周润发版袁世凯

袁世凯的童年,三个词概况,那就是不喜八股,胆大妄为,蛮横好斗。

其实历史上的大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点:从小就很好斗。蒋介石小时候就是孩子王。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际模式,延伸至政治领域就必然产生自强自立的思考模式,不受任何人的牵制。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应该是伟人们性格中不可或缺的基因吧,唯有这种性格才适合在乱世中猎取成功,越变越强!

袁世凯在17岁那年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有了一次实习的机会:叔叔袁保恒到河南赈灾,袁世凯作为秘书跟随,从此有了工作经验。袁世凯做事干练,也深受朝中大员欢心,为他日后外交、练兵、维新、办实业、推翻清朝打下扎实基础。19岁的袁世凯失去了又一位长辈,那就是袁保恒。

这一年他回到家乡分的丰厚家产,并且将家搬到淮阳,在这里,袁世凯干了两件大事,一件就是充电,研读《六韬》、《三略》、《孙子兵法》等兵书和《资治通鉴》等管理类书籍。二件事就是打造自己的班底,组织自己的智囊团,成立了两个文社:丽泽山房、勿欺山房。在这里他遇到对于自己最重要的一个人,堪比刘备遇见诸葛亮朱元璋遇见刘伯温,这个人就是徐世昌,人送外号“水晶狐狸”,足智多谋,思维缜密的徐世昌成了袁世凯的异姓兄弟。袁世凯资助徐世昌考取进士,往后的岁月里,徐世昌用奇谋、忠诚等形式回报了袁世凯的资助之恩。现在的袁世凯,只差一个机会了。

机会来了,22岁的袁世凯收到父亲好友,时任海军司令吴长庆给他写信,让他到军中帮办,就是现在所谓的作战参谋。一年后更大机会来了,清朝附属国朝鲜出事了。朝鲜自己内乱了,朝鲜当政的王妃闵氏请清朝去清理内乱,袁世凯请缨前往,来了一出鸿门宴,解决掉乱党首领后,就帮助朝鲜练兵,从此在朝鲜站稳脚跟。袁世凯靠着自己的强势和外交手腕竭力维护着大清在朝鲜的“上国”地位,这一切都被清朝权贵李鸿章看在眼中,李鸿章给了袁世凯十六字评语:“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这样优秀的工作成绩,他不升官,谁升官。

民国大总统是如何练成的 - 天天要闻

朝鲜闵氏剧照

也正是在朝鲜的这段特殊经历,让袁世凯熟练掌握了两样强大的武器:东方深奥的权谋手段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成为一个中西合璧的人才。

讲到这里,后面的事情,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了,袁世凯在朝鲜练兵尝到甜头,之后的岁月又从练兵开始,有了兵就有了资本,有了推翻清朝的资本,民国大总统从此练成。

参考《历史深处的民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闻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维亚的未遂政变,只持续三个小时就失败。前陆军总司令苏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义和武装叛乱罪。很明显,这位老将没有得到民众的任何支持。俄罗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这次政变定义为“颜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写道,背后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 天天要闻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嫪字,一个女字旁,一个谬字的一半,有人说这个字是姓。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古姓许多都带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传下来的古姓,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个字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毋。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