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入秦与秦孝公论政3步之第3篇:商鞅变法(上)

2022年07月08日07:45:09 历史 1900

在前两篇商鞅入秦与秦孝公论政中,我们一起了解了商鞅心目中的强国是什么样子的,也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变法改革为什么会失败,也就是说,秦孝公内心的疑惑,商鞅都一一解答了。

春秋战国时人才辈出的时代,凡名士出山,欲求一展心中抱负,必然身怀治国长策。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商鞅是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名士之一,既然决定到秦国出仕,必然也是身怀强秦奇计。

那这一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商鞅的强秦奇计到底是什么?他要如何改革,才能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领略“商鞅变法”的主要纲领——《治秦九论》!

商鞅入秦与秦孝公论政3步之第3篇:商鞅变法(上) - 天天要闻

一、《田论》,立定废井田、开阡陌、田可买卖之法令。

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资源,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土地的耕种面积更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不论哪一个国家,只要涉及到土地的改革,必然是扩大土地面积,遏制土地兼并,努力地做到耕者有其田。

彼时的秦国,土地制度还是沿用周代传承的井田制。顾名思义,井田制就是把土地分成井字形状,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田地之间的小路太多,大大地浪费了耕地,显然井田制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崛起的需要。

商鞅组织着人手,重新丈量土地,重新登记人口,解放了农奴,重新封地,使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同时,商鞅还规定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古代社会地广人稀,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复苏。

所以,商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政策,这是富国强兵的保证,也是秦国崛起的基础。

商鞅入秦与秦孝公论政3步之第3篇:商鞅变法(上) - 天天要闻

二、《赋税论》,抛弃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使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之新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可支配的资金越多,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所谓的国库充盈靠的是什么?那必然是税收,所以,税收政策是支撑国家体制运转的重要保证。

当时秦国的现状可以说根本没有系统的税收政策,国家每年税收的来源靠地方的贡物,然而贡物的多少并没有相应的定数,这还得靠各个封地自己衡量上交多少。这种情况下,国家很难有“存粮”,遇到大的战争或者天灾人祸,国家就很难承担责任。

于是,商鞅提出新的税收政策,国家统一征税,种田的按照所种田亩多少交税,开作坊的按产量交税,经商的按照贸易额来交税,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政策。

这些政策的颁布施行,让秦国的国库充盈了起来,秦国也慢慢地从一穷二白的状态站了起来。

商鞅入秦与秦孝公论政3步之第3篇:商鞅变法(上) - 天天要闻

三、《农爵论》,农人力耕致富,并多缴粮税者,可获国家爵位。

商鞅的《农爵论》真是开历史之先河了,自古以来,农民永远处在社会最底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的就是贫苦大众的不容易,农民靠种田想要封爵,犹如天方夜谭。

古代社会的爵位代表的是上层阶级、代表的是社会地位,一些大世族之所以传承百年甚至千年而长盛不衰,正是因为他们是上层阶级,不论谁来治理这个国家,都需要他们的支持。

现在商鞅却说,爵位不光属于上层阶级了,他属于全国人民,只要农民好好种田,多给国家交粮食,就可以获封爵位,缴纳的粮食越多,爵位就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

这样的政策一颁布,大大的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整个秦国的老百姓就像加满油的机器一样,轰隆隆的转了起来,每个人都精心侍弄着自己的土地,都盼着丰收交粮。至此,秦国终于开始慢慢摆脱“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也有了对抗战争的资本。

商鞅入秦与秦孝公论政3步之第3篇:商鞅变法(上) - 天天要闻

四、《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斩获首级数目赐爵。

从古至今,军队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想要和平发展,必须得拥有足够强的守护力量,没有强大的军队守护,那就别想太平,落后就要挨打,那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历朝历代,明智的统治者,必然是不断锤炼壮大自己的军队。

由于战国时代大争之势已然形成,保证国家拥有强大军队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整个商鞅变法其实都是围绕着军功展开的,也正是因为强大的军功待遇,百姓都在争相当兵,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不断变强。

秦国后期的战争之所以败少胜多,战功赫赫,这跟商鞅颁布的军功激励制度有直接关系。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不论是秦国的军队数量,还是军队的战斗力已经是战国第一。

商鞅入秦与秦孝公论政3步之第3篇:商鞅变法(上) - 天天要闻

总结

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最重要的四个因素就是国民、土地、军队、赋税,这是秦国崛起的基础。商鞅不愧是历史上的治国大才,《治秦九论》开篇便是解决最基础的问题,而且不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革,是整个推倒重建,现在每每读来,内心也是感慨万千、激荡不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下期再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 天天要闻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为邻国,俄罗斯经常被提及,国人并不陌生;若从革命史看,苏联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追问俄国的历史,恐怕大多数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词,缺乏整体性概观。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 天天要闻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6月26日消息,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许志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许志勋(资料图)官方简历显示,许志勋曾任资阳市副市长、市政府二级巡视员,2022年7月转任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许志勋曾被降级处理。据介绍,许志勋,男,汉族,...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