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化遗产”隋唐长安城遗址:宫城遗址(一)

2022年07月05日07:06:29 历史 1912


“西安文化遗产”隋唐长安城遗址:宫城遗址(一) - 天天要闻

(一)太极宫遗址

太极宫北依龙首原,坐落在都城北部的正中;宫城的中部是宫殿区,前殿名太极殿,即隋大兴殿,是皇帝日常举行“中朝”接见群臣的地方;太极殿北边的两仪殿,是举行“内朝”的地方,两仪殿之北及两侧又有甘露殿、武德殿、承庆殿、紫云阁等建筑群;太极宫东部是东宫,是太子居住理事的地方;西边北部是太仓、南部是掖庭宫,分别是储藏钱粮物资的库房和宫女以及罚没充作劳役的犯官女眷所居之处。太极宫与东宫、掖庭宫之间都有高墙隔开。

太极宫是专供皇帝、后妃和太子居住办公的地方。北边有三门。西为玄武门,东为安礼门,再东(出东宫)为玄德门,其中玄武门有常驻保护皇宫的禁军,是连接太极宫与禁苑的通道,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太极宫(皇宫)南面有三个大门,西广运门,东长乐门,中承天门(隋广阳门,昭阳门)。承天门是太极宫的正门,门外与皇城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横街。承天门是举行“外朝”的地方,每逢国家大典,如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受俘等,皇帝都登承天门举行。经考古发现,承天门位置当在今莲湖公园内莲花池南侧,其东西残存长41.7米,已发现三个门道,中间的宽8.5米,东西两边的同宽,皆为6.4米,进深19米。门址下铺有石条与石板,非常罕见,是比较特殊而未见于其他门址的设施。

太极宫有著名的凌烟阁,曾经上绘追随唐太宗李世民出生入死打天下的24位功臣的图像,历史上称为凌烟阁功臣像。这些图像据说是当时的名画家阎立本所作,现存有宋代游师雄摹刻的唐凌烟阁功臣画像残石,珍藏在陕西省麟游县文化馆。

“西安文化遗产”隋唐长安城遗址:宫城遗址(一) - 天天要闻

隋唐长安城宫城南墙遗址(现西五台云居寺)

太极宫宫城经实测东西长2820.3米,南北宽1492.1米。其北墙遗址只有一座土岗,在今西安市自强西路北侧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内;南墙遗址留有一段俗称为西五台,在今玉祥门内莲湖路以南、洒金桥路以西云居寺,与今莲湖公园内莲花池南岸的承天门遗址(今承天阁)直线连接便构成南墙的东西方位,也就是唐末五代韩建新城的北墙。因为西安古城是在原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西墙、南墙的基址未被改变,因此宫城西墙与今西安古城西墙在同一条线上,其南部压在西安城墙之下;东墙因为在明朝扩建西安城时被破坏,遗址在今西安新城大院东边旧皇城的方位。

“西安文化遗产”隋唐长安城遗址:宫城遗址(一) - 天天要闻

隋唐长安城宫城承天门遗址(现莲湖公园承天阁)

宫城城墙是由夯土版筑,墙基一般为18米左右,东城墙部分是14米多。承天门前是横街,残存的街道基址宽有220米,即便如此也是长安城最宽的街道了。如果按照史书记载横街宽“三百余步”计算,按隋唐步1.47米计约折合441米,如此宽阔的大街,犹如一个大广场。

宫城中部的宫殿区,经勘探,东西长1967.8米,大兴殿位居该区的南部;其东为东宫区,未能探明;该区西南部是宫人居住的掖庭宫,掖庭宫北部曾出土了唐太仓窑砖,当是宫中仓库太仓所在地,掖庭宫、太仓皆宽702.5米。

太极宫(隋大兴宫)作为隋唐的政治中心,主要是隋文帝时期的21年(开皇三年到仁寿四年,即公元583年—公元604年)和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30多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奠定了隋唐帝国统治的政治基础和皇权体统,其地位崇高,唐高宗移居大明宫以后,历代皇帝的许多重要的典礼如新皇帝加冕、婚礼、先皇帝葬礼等仍在此宫举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