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类似现在的父母偏爱小的儿子而忽略大的儿子

2022年07月05日02:07:25 历史 1352

‬本文的人物有郑武公,武公妻子姜氏,武公大儿子庄公,小儿子共叔段,祭(zhài)仲〈郑国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谋略家。〉,公子吕〈姓姬名吕,字子封,郑武公之弟。帮助郑庄公消灭了共叔段。〉,颍考叔〈郑国大夫,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

《郑伯克段于鄢》,类似现在的父母偏爱小的儿子而忽略大的儿子 - 天天要闻

鄢,今河南鄢陵县北

郑武公娶了申侯之女,武姜。生了大儿庄公,小儿共叔段。大儿是武姜难产的,所以不喜欢。武姜比较疼爱小儿,想让他继承王位,武公不答应。

大儿庄公继位后,武姜替小儿共叔段要了京邑住。祭仲警告庄公,说共叔段的京邑超了国家一般臣子住的规格了,担忧他产生祸害,提醒庄公及早铲除。庄公以多行不义必自毙回答祭仲。

共叔段不久又把西部北部边境地区暗归自己管辖。公子吕看不下去,提醒庄公如果不铲除共叔段,自己就要去辅佐他了,以此来劝庄公。庄公以共叔段会自作自受来回复公子吕(说明庄公拿捏得很好,利用了当时社会提倡的德行来制衡共叔段。)。共叔段又划了两个地区归自己管理。公子吕又进谏,庄公说,不亲不义之人,倒台更快。

共叔段开始修城墙,屯兵甲,要偷袭攻打庄公。武姜准备内应。庄公探听起兵日期,命令公子吕率领两百战车去打共叔段的京邑,共叔段逃亡鄢,庄公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而后又逃亡到共国。

《郑伯克段于鄢》,类似现在的父母偏爱小的儿子而忽略大的儿子 - 天天要闻

‬古文观止的作者批注:春秋上面写的是《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想说共叔段没有恪守做弟弟的本分,庄公没有管教好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家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有讽刺意思。史官这样命书名是有难处和特别之意的。

因为母亲武姜内应共叔段,所以庄公把她安置在城颍,并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没过多久,庄公就后悔了。当时管理城颍的颍考叔听说此事,就借着贡献物品之意,进见庄公。庄公赏肉给颍考叔,他却放在一边,说要带回去给他母亲尝尝国王的美食的味道。庄公赞叹他的孝道,羡慕他有母亲可以孝顺。颍考叔探明了缘由,告诉了庄公挖地道见母亲解难处的方法。庄公照办,母子关系恢复如初。

‬颍考叔的孝心是纯正的,他爱他母亲,把爱心推广到庄公身上。《诗经》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意思是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可以教给你的同类学习。


《郑伯克段于鄢》,类似现在的父母偏爱小的儿子而忽略大的儿子 - 天天要闻

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记住的逻辑就是周朝时期是崇尚德的,十分讲究德行的。可以认为道德在当时就好比法律一样深植民心。所以才有了共叔段越来越放肆,而他哥哥庄公却泰然处之。可以说庄公一直在等着秋后算账,所以故意纵容他弟弟一步一步往贪婪欲望沦陷。所以才有了作者对庄公的讽刺,认为弟弟的坏庄公有份。

其实无论哪个时期,历史都有他的特色。德无非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利用的一道工具,当然了,自己也是要遵守德行这个规则,不然也无法服众。

庄公父亲武公还是个明是非的人,武姜要他传位给小儿子,他坚决不肯。嫡长子继位在当时也深入人心。所以整个周朝时期是很讲究德行的。

‬周公推德,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荀曰崇礼。整个周朝时期,有了德行以后,才有了仁义礼智信的出现与发展。

今天的我们也要知道德行的重要性,她是为人之本。当然了,武姜的偏爱也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反思的。父母一定要中正,对于自己的任何孩子,只有不偏爱了,孩子间才能和谐发展,互助互爱。

还有颍考叔的孝顺也感染人心。我认为颍考叔的母亲也是个通达情理的人,不然也不会教育出颍考叔的孝心来。父母与孩子是相互影响,互相养成良好的品行的。不要相信所谓的教不养,让孩子自个学习,为人父母就可以为所欲为,毫不做榜样,不立德行的鬼话。

庄公是善于权谋的,玩手段的,之前祭仲劝他,他说缓缓,公子吕劝他,他说缓缓,因为庄公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共叔段的手段严重违背德行,就会自我毁灭。庄公有自己的小聪明。

共叔段呢,也有小聪明,不知不懂当时社会德行或者说明知故犯,以致自己越来越贪婪,步步陷进伦理道德的陷阱。这样的共叔段无德,就不会得到民心,民众的拥戴。

审时度势,是做人做事的必要条件。每个时代都有他的标准,伦理道德,社会因子,所以我们要看清形式,才能不至于自己犯错。

题外话:假设武姜不偏爱‬小儿子‬,说不定‬小儿子‬的命运‬不会如此‬悲惨‬。很多的‬家庭‬内斗‬,家族‬内斗‬都是‬因为‬父母的‬偏心‬所致‬。所以‬今天的‬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要‬懂得‬为人‬父母‬,掌心‬掌背‬都是‬肉‬,那就要‬尽力‬保持‬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自己的‬孩子‬。这样‬对于‬家庭的‬和谐‬才有利‬,兄弟姐妹‬之间才能‬和平‬有爱‬地‬共处‬。

‬每个人读文章获取信息不一样,标准不一样,是可以存同求异的。但是不要耍小聪明,把自己或者错误的信息强加给文章,然后把别人教坏。

如果你认同观点,可以点赞收藏,也可以留言评论交流‬,毕竟‬学习‬永无止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