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讲了我国历史上庙号为武宗的三位皇帝,跟武宗对应的庙号就是文宗。我国历史上庙号为文宗的皇帝并不多,因为在隋唐之前根本就没有文宗这个庙号。文宗这个庙号的含义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今天要讲的三位文宗皇帝,那么他们的功绩跟庙号是否匹配呢?
第三位: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就是咸丰皇帝,满清王朝第九位皇帝,满清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满清王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奕詝出生于圆明园,公元1846年也就是道光26年年仅16岁的他被秘密立为清帝国的储君。清文宗即位之后,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他勤于处理政事,还大刀阔斧地进行朝政改革。
为了解决清政府面临的严重统治危机,咸丰皇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以期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然而,此时的满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清文宗最终还是无力扭转大清的颓势和衰落,最后还是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帝在位执政十一年,于1861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年仅31岁。
论资质,清文宗在满清王朝历任皇帝之中并不算太差,至少可以排名中上等,他主导的改革力度远远超过他的前两任皇帝嘉庆和道光。只可惜他生不逢时吧,咸丰皇帝执政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和满清王朝统治的末期,两个末期的高度叠加,使得他成为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中最悲情的一位。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被他赶上,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让他摊上了,他还娶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慈禧做老婆,让中国彻底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二位: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次子,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之弟,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曾经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计四年。由于元文宗从小在汉人地方长大,所以他对汉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长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让他具有了较好的文化修养,他也是元朝历任皇帝中颇有作为的一位。公元1329年也就是天历二年,元文宗在大都创建奎章阁,命儒臣进经史之书,考历代帝王之得失,仿唐、宋会要体例,编修《经世大典》,整理并保存大量元代典籍。提倡尊孔,加封孔子父母及后世名儒,并依儒家礼仪新祀南郊。然而,元文宗统治期间,权臣燕帖木儿独断专权,奢靡无度,使得元朝的吏治逐步滑向了腐败的深渊。
第一位:唐文宗李昂
唐文宗李昂,唐穆宗李恒次子,唐穆宗李恒次子,公元826―公元840年在位。李昂原名李涵,为人恭俭儒雅,博览群书,应该是一位很有文化底蕴的皇子。唐文宗于公元826年也就是宝历二年即位称帝,当时年仅18岁,刚刚成年的他肯定是踌躇满志想要有所作为。因此在他执政的初期,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和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
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甘露之变最终失败了,唐文宗本人也被软禁。公元840年也就是开成五年,唐文宗李昂抑郁而终,终年三十一岁。李昂在位期间,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的事,一心致力于复兴王朝,在唐朝中后期的列位皇帝之中颇为勤政。可是他虽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严重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才干,最终也未能消除祸患。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守成之君唐文宗的历史教训值得后人总结和学习。
上述内容纯属梅枚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如果与您心目中的想法不一致,还请以您自己的看法为准。梅枚欢迎各位友友积极留言评论,以分享您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您喜欢本文,敬请点赞关注收藏和转发,您的支持和鼓励永远是梅枚坚持创作的不竭动力!本文由梅枚说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