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东之战,杨森被刘湘击败以后,过得有多惨?军装都成乞丐服了

2022年07月02日23:39:14 历史 1797

民国时期,军阀们的军费大多是在自己地盘上自行筹措,要是万一运气不好,打了败仗丢了地盘,那么军费就没了来源,军需粮饷都要成问题了。

下川东之战,杨森被刘湘击败以后,过得有多惨?军装都成乞丐服了 - 天天要闻

比如说1927年5月,四川军阀杨森在应蒋介石之邀率大军四万多人自万县东下,试图攻打武汉国民政府时,遭到唐生智痛击,所部被歼灭七个团,损失惨重,狼狈逃回川中。

随即在1928年1月,杨森又因收留兵败逃到川中避难的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被南京国民政府免职,所部因此内讧,其下属和原本依附他的郭汝栋、范绍曾等人或自立门户,或改投他人,实力又大大受损。

到了1928年10月,杨森又和川中军阀刘存厚、赖心辉、郭汝栋、黄隐、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等人结盟,联合反对刘湘。不想刘湘却拉拢了刘文辉,牵制了刘存厚、赖心辉等人,只有罗泽洲和杨森两人的部队兵进重庆。

而罗泽洲为了抢占重庆,轻敌冒进,刘湘集结主力在江北一碗水地区向罗部发起猛攻,经过两日激战,将其击败。刘湘随即回头向杨森发起进攻,在铁山坪、张关一线击败杨森所部,并乘胜追击,尽取杨森下川东防区所属二十一个县,杨森所部约三万人被收编,杨森带着残部逃到渠县

下川东之战,杨森被刘湘击败以后,过得有多惨?军装都成乞丐服了 - 天天要闻

连番大败之下,杨森一时没了争霸川中的实力,只能暂时在渠县安顿下来。可是区区一个渠县自然无法养活杨森手下那么多人马,一时军需饷项都无法自给,只能寄人篱下,靠着李家钰、罗泽洲等昔日盟友接济勉强度日。

然而当时川中连年战乱,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李家钰、罗泽洲他们又在刘湘、刘文辉的压制下自顾不暇,自己手头也很紧张,能拿出来支援杨森的款项就很有限了,还时有时无,根本无法保证杨森所部日常开支。无奈之下,杨森只能规定军中军官不分军衔高低,官阶大小,每人每月只发军饷二元八角,而士兵每人每月则是二元一角。

下川东之战,杨森被刘湘击败以后,过得有多惨?军装都成乞丐服了 - 天天要闻

要知道,当年北洋军中一个士兵每月的军饷是八元,其中伙食和军服就要去掉六元。虽说军阀混战时期,很多地方部队的待遇不如北洋军,军饷也要少一些。可杨森给手下每个月开这么点军饷,那可是连吃饭都嫌不够,其他的就更别说了。

比如说当时有杂志曾经提及杨森手下士兵晚上睡觉时,要把裤子脱了,以防止逃跑。其实杨森这么干,防止逃兵固然是原因之一,可是没钱购置军装,只能让士兵晚上不穿裤子睡觉,以减少裤子磨损,也是很重要一个原因。

下川东之战,杨森被刘湘击败以后,过得有多惨?军装都成乞丐服了 - 天天要闻

只是晚上睡觉能脱了裤子,白天士兵总还得穿着一身军装出门,时间一长,衣服还是不断磨损,日渐破烂,有些士兵已经和叫花子无异,杨森为此也是颇为头大。此时杨森手下一谋士别出心裁,献计说新军装一时固然买不起,不过可以将百姓身上的长衫强行裁下一半,作为布料用来缝补破损的军服,倒可解燃眉之急。

杨森听了连称妙计,当然,这么干还得找个借口。于是杨森宣称提倡节约,鼓励民众穿短服,不听命令身穿长衫的一律强行裁短,然后命士兵手持剪刀把守县城各个出口,凡是身穿长衫出入者,一律强行剪去半截。后来杨森还嫌所得布料不足,于是干脆下令紧闭四门,满城搜索长衫者。

可怜四乡百姓因此遭难者为数不少,连当年在北洋政府任职,曾经以川汉铁路存款资助过杨森的蒲殿俊,也来不及说明自己和杨森的关系,就被手持剪刀的大兵强行剪去半截长衫,只好自认倒霉。

下川东之战,杨森被刘湘击败以后,过得有多惨?军装都成乞丐服了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从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来曾在东北求学3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6年9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的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