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一】不忘初心,探寻红色印迹—明水县人民检察参观马玉祥纪念馆

2022年07月02日08:56:22 历史 1555

为庆祝建党101周年,持续强化“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质效,增强检察干警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思想政治准备。6月29日,明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焱带领干警,赴马玉祥纪念馆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实地教育活动。

【庆七一】不忘初心,探寻红色印迹—明水县人民检察参观马玉祥纪念馆 - 天天要闻

【庆七一】不忘初心,探寻红色印迹—明水县人民检察参观马玉祥纪念馆 - 天天要闻

教育活动中,大家身着检装,整齐列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马玉祥生平、励人轩、马玉祥居室、魏巍与马玉祥、声像室等五个展区,瞻仰了马玉祥生活的书籍、遗物、影像等珍贵史料,认真聆听马玉祥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史料文物,切身感受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强道路上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深切领悟“信念坚定、勇于牺牲、忘我工作、艰苦奋斗、舍己为人、善于创造”的马玉祥精神。

【庆七一】不忘初心,探寻红色印迹—明水县人民检察参观马玉祥纪念馆 - 天天要闻

参观活动最后,在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焱的带领下,全体干警重温入党誓词

【庆七一】不忘初心,探寻红色印迹—明水县人民检察参观马玉祥纪念馆 - 天天要闻

【庆七一】不忘初心,探寻红色印迹—明水县人民检察参观马玉祥纪念馆 - 天天要闻

通过参观纪念馆,党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直观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干警纷纷表示,必将在先辈光荣传统的传承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入检察工作,为实现新时代检察事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修德铸魂,为党的下一个百年征程积基树本,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保驾护航。


编辑:陈宝双

文字:柴梦莹

审核:李翠娥

来源:政治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 天天要闻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势危急,刘少白同志奉党之命,返回兴县,协助八路军一二〇师,参加了创建晋西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刘少白出生在兴县黑峪口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贡生。从小追求新学,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预科。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纪念日。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大陆自然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邀请了与黄埔军校关系密切的两岸各界人士参与。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台湾地区却出现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岛内也搞了不少“黄埔百年”的纪念活动,另一方面,台湾防务...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 天天要闻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中新网新疆哈密6月15日电 (陶拴科)15日,“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学者、文化专家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左宗棠的精神价值、历史贡献展开深入探讨。15日,“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韩国:朝鲜“修墙”! - 天天要闻

韩国:朝鲜“修墙”!

点击上方“CCTV4” 关注我们!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发现,朝鲜正在军事分界线上修建隔离墙。韩国政府认为,上周朝鲜军人越界事件可能与此有关。韩媒:朝方正在军事分界线东侧、西侧和中间地段同时施工据KBS电视台15日报道,韩国政府发现,朝鲜正在军事分界线的东侧、西侧和中间地段同时施工,建造隔离墙。韩方此前曾通...
我国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改呢? - 天天要闻

我国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改呢?

在东北城市里,大连无疑是一个别样的存在。这里位于东北的最南边,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个有轨电车未曾中断过的城市,有数不清的广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连是著名的浪漫海滨之城、无拥堵城市、时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鲜之城。其实,大连的历史并不长,确切地说,大连实际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现场直击:大鹏所城城墙坍塌部分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闻

南都现场直击:大鹏所城城墙坍塌部分为1984年重建

南都讯 记者曾海城 谢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鹏新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深圳知名古城——大鹏所城南门东侧城墙发生小范围坍塌,目前景区已临时关闭,文物专家正评估坍塌情况,南都记者从大鹏新区古城博物馆了解到,坍塌部分为城墙
邵雍晚来得子,写诗寄予厚望,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 天天要闻

邵雍晚来得子,写诗寄予厚望,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前言:“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儿子大智若愚,人生顺遂。“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父爱如山,陆游勉励儿子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