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2022年07月02日07:40:01 历史 1887

本文较长 做个连载

记得关注谨防丢失

那个年代的清官之子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王瑞俊是在二十岁时来济南的,1921年,他二十三岁,改名为王尽美,取“尽善尽美”之意。据同为“一大”代表的毛泽东回忆,“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二十三岁的“王大耳”,其实,在南赴上海开会之前,已在济南颇具影响力了。

他来济南的第二年,就赶上“五四”运动,作为省立一师北园分校代表,王尽美带领同学们到街头讲演,慷慨陈词,并参与起草《罢课宣言》,还和其他同学一同,创办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周刊》。那是一本完全由学生自筹资金创办、自己编写的刊物,宗旨是“唤醒同胞,协心戮力以救亡”。

史料记载,“五四”运动时的济南,学潮汹涌,“每校组织讲演团四到十团,共五十余团,均持讲演团白布标帜,轮流在城内外各街露天讲演,劝告同胞速醒爱国,以救国危。学生哀切陈词,声泪俱下。听者无不感动愤恨,齐呼‘誓死救国’。”

中国到处都在呐喊“还我山东”,作为山东省会,济南的声音更是英勇悲壮。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7月25日,北洋政府看了山东督军张树元的专电,宣布济南戒严,委任济南镇守使、第二师师长马良为戒严司令。马良枪杀了三名运动积极分子,又到各学校召集学生训话:“国家大事用不着你们管,不好好念书,这是造反!”学生们却据理力争,“我们是受良心的驱使!”“是中国人就应该爱国,试问爱国何罪之有?”于是,马良恼羞成怒,下令士兵对学生们动手。

“五四”运动中,王尽美结识了济南省立第一中学的一名水族学生,他叫邓恩铭,两人一见如故,成为那个时代的学生领袖。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邓恩铭出生于贵州荔波,叔父在山东做县官,十六岁那年,邓恩铭来山东投靠叔父,并在叔父的资助下,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

对于自己这名叔父,邓恩铭是很佩服的。在他的家书中,曾经写过:“二叔做官数年,一清到底,百姓没有不爱戴的……父亲千万要像二叔一样才好,……千万别和贪官共事,至要,至要!”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邓恩铭家书手迹

1921年,像邓恩铭叔父这样的好官当然不止一人,他们可以廉洁为公,也可以一心为民,但对于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来说,他们显然无力回天。

一代人终将老去,可总有人正年轻。一个崭新的时代,只能由一代年轻人来开创。邓恩铭离别家乡那年,就曾写下: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目前存在一定争议。在那个时代,很多热血青年都曾写过“男儿立志出乡关”,正是这种远大的志向,一去不返的决心,才改变了后来的中国。


后来,邓恩铭被国民党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葬于原济南南门“贵州义地”,遗骨已无处可寻。直到2004年,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收集了邓恩铭当年穿过的马甲等遗物,为他修建了衣冠冢。


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二)就义 - 天天要闻

未完待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