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世界上第一把火枪,发明却没有继续传承,后来怎么样?

2019年12月21日20:30:17 历史 1149

大家好,今天讲讲枪是怎么来的?要说枪到底是谁发明的?其实有些说不清了。

因为这一过程中已经改进了N次了,所以要说枪,首先得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说起。火药,古时候炼丹家发明的,发明的初衷就是想得到长生不死药,千奇百怪的尝试,最后,居然用硝石加硫磺加木炭把火药误打误撞配出来了。火药至宋朝时期时,用的人就很多了。

中国发明世界上第一把火枪,发明却没有继续传承,后来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南宋有个军事家叫陈规,他发明了一种火枪,也就是简单的弄个管子,放上火药,点上火,就称为火枪。没弄好的,直接就是点上火去喷人家。

后来,又有人发明了突火枪,也就是最早的步枪。前面放个钢珠,射出去,光喷火了。

再后来一百多年后,西方人也开始做火药了,说不清是中国传过去的,还是他们自已创造的,总之,他们也有了火药,然后就开始做枪。

中国发明世界上第一把火枪,发明却没有继续传承,后来怎么样? - 天天要闻

1364年,意大利人做出了第一把手枪,20厘米,叫火门手枪,也叫希奥皮,也就是手枪的意思。

后来,美国人又做转轮手枪;英国人又做机枪;再后来,德国人做好了冲锋枪;再也没有我们中国人什么事了。

发明各种各样枪的人太多,很多也没办法考证了,但是,有个人的故事值得讲讲,就是左轮手枪之父美国人塞缨尔·柯尔特。

中国发明世界上第一把火枪,发明却没有继续传承,后来怎么样? - 天天要闻

柯尔特在1835年的时候发明了左轮手枪,并且获得了第6909号专利。在此之前,枪都是火绳枪和燧发枪,火绳枪需要打一枪就塞颗子弹,燧发枪需要手动来拔轮转动,打一枪转一下,浪费时间,十分影响战斗力。

柯尔特从小就是个手枪迷,看到枪就琢磨,他一直就觉得这枪不对劲,不好用,所以柯尔特打算做一支转轮手枪。

中国发明世界上第一把火枪,发明却没有继续传承,后来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大学毕业时他去旅行,坐上了轮船前往英国和印度玩。别人游玩都在关注景色,他倒好,只对驾驶舱感兴趣,在驾驶舱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他突然发现舵手的扶舵轮,时而左转,时而右转,他想,如果把舵轮的左右转结合到手枪上,不就可以做出转轮手枪了吗?

中国发明世界上第一把火枪,发明却没有继续传承,后来怎么样? - 天天要闻

于是,他就根据扶舵轮的原理在船上重新绘制了一张全新的手枪图纸,然后急不可耐的用木头做了一把样枪。

最终做出的枪能同时装5~7发子弹,一般装6发,射击的时候弹巢和枪管能完全吻合,枪管口径为9毫米。而且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撞击式枪机,击发火帽和线膛枪管,尺寸小,重量轻,功能接近完善,和现在的转轮手枪区别已经不大了。

中国发明世界上第一把火枪,发明却没有继续传承,后来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后来他成立了枪械公司,可是因为没有战争,大家对枪的需求量不大,最终工厂倒闭了。

虽然工厂倒闭了,但他做枪的梦想还在,所以坚持一直在做,并且不断改进,越做越好。

慢慢地因为美国人的大力喜欢和推荐,柯尔特又重建了公司,最后越做越大公司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了百年老枪。

关于枪的故事,讲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今天就先了解一下左轮手枪。

喜欢听发明故事的朋友们,关注一下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