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2022年07月01日14:14:16 历史 1573

1936年1月的一个下午,国民党的“文字大秘”陈布雷戴笠带到了蒋介石的办公室。

陈布雷看到蒋介石满面阴云地坐在办公桌前,就知道事情并不简单,于是赶紧摆出一副庄重的表情来。

蒋介石指着桌上的那份报告,面无表情地说道:“你先看看这份报告。”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陈布雷不敢怠慢,赶紧拿起来详细阅读。

他发现这份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写的《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

毛泽东的笔力自不必多说,内容更是干货满满,讲述了在日军侵华的大背景下,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并且评论了其对中国革命的全面认识。

陈布雷当然早有耳闻毛泽东的文笔何等厉害,蒋介石也是很清楚的,他只是不知道蒋介石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做。

看到陈布雷的表情,蒋介石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觉得这份报告写得怎样?”

陈布雷当然知道蒋介石,他是多么痛恨毛泽东的。

他赶紧这样说道:“从政治角度看,共产党观点与我们分歧很大,无法尽然苟同。但从文字能力上说,此报告说理透彻,笔力深厚,不失为一篇佳作。”

听到陈布雷这样夸赞毛泽东,蒋介石又指着桌上的小册子悠悠来了一句:“你知道这些书是怎么说毛泽东的吗?”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蒋介石的言外之意陈布雷听明白了,那他该如何回答蒋介石的问题?而蒋介石此时把陈布雷叫来,又是希望陈布雷为他做些什么呢?


青年名笔陈布雷


陈布雷很早就成为了上海《天铎报》的著名记者,当时他的文章大受好评,写了很多拥护辛亥革命的文章,备受国民党革命人的钦佩。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在那些文章中,我们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陈布雷对革命的热情。

随后,他还翻译了孙中山先生代表临时政府起草的英文版《对外宣言》,可以看出当时二十几岁的陈布雷在上海文坛拥有何等的地位。

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报业笔耕十年有余的陈布雷看到了国共两党进入第一次合作,联合北伐的时候,情绪是非常高涨的。

当时他已经是《商报》的编辑主任了,孙中山评价他的文章比国民党办的报纸还有影响力,“可称为是忠诚的党报”。

在那时,陈布雷发在报纸上的诸多观点,是与共产党的主张基本相符的。当时的中共领导人萧楚女还公开赞扬过陈布雷的工作。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北伐胜利之后,蒋介石意识到了自己缺乏点墨,在文学范围内无法与共产党正面交锋。

他最开始是打算找国民党内部的陈训正为自己服务。但他很快发现,他请不动陈训正,而陈训正也顺水推舟向他介绍了陈布雷。

这次蒋介石小心多了,他知道陈布雷号称中国报界“四大主笔”之一,不容易接触。

他请了邵力子前往上海,亲自面见了陈布雷,在邵力子的百般劝说下,陈布雷终于还是放下了身段,正式投笔从政。

蒋介石能够成功迈入权利的核心圈,陈布雷贡献了相当大的力量。

他利用自己的文笔,在各大文刊发表了很多有利于蒋介石的稿子。这些内容让越来越多的国民党进步人士默许了蒋介石的壮大。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人生高光的抗日岁月


面对日军侵华,陈布雷是尤为痛恨侵略者的行为,但他的文笔却不能为之所用。

自1931年,日军侵占我国东三省开始,蒋介石就在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加紧对共产党的围剿。

当时这些政策惹得全国上下怨声载道,作为蒋介石的主笔,陈布雷必须抚平这些反对蒋介石政策的声音,所以当时他的文章多以站在蒋介石一面发表。

在“918”事变之后,中共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也正是那时,蒋介石与陈布雷在办公桌前,讨论起了毛泽东的一本本抗日小册子。

蒋介石并不相信这些都是毛泽东自己主笔所写,坚定地相信毛泽东背后的智囊在起作用,而他必须依靠这位曾经的报业四大主笔,来为自己增光添彩。

实际上,陈布雷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他的文笔被限定在了传播国民党消极避战的内容上,再优质的文笔也无法修饰苍白无力的诡辩,注定了他的文案不会得到更多的青睐。

而本文开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1936年1月,戴笠再次把陈布雷喊到了蒋介石的办公室。面对蒋介石的诘问,陈布雷十分的为难。

当时陈布雷的文章已经很难被拿出来讨论了,因为内容大多陈词滥调,格局小且缺乏立足点。反而是毛泽东的文章有理有据,更显立意高远。

当时,蒋介石把几本小册子丢在桌子上,大声对陈布雷说道:“这几本小书,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让看过的人马上就能知道,他毛泽东是个有学问、有水平的人,毛泽东身边有高人啊!”

陈布雷拿起这些书来看,却发现这些小册子其实都是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所写的东西。他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拿毛泽东的稿子去看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

原来蒋介石一直都不相信毛泽东能有这样的文笔。

在他的眼中,这些都是毛泽东身边的文秘为他所写,就像是陈布雷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样。殊不知,毛泽东的笔力从来都是非常可怕的。

当年的《沁园春·雪》曾经在国内受到追捧,蒋介石一样不敢相信这是毛泽东自己所写。而就算是陈布雷,也无法望其项背。

陈布雷的窝囊日子,一直持续到西安事变。经过了“劝导”之后的蒋介石,终于转头开始统一抗战。

此时的陈布雷大受鼓舞,发表了很多优质的文案,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由蒋介石主讲,陈布雷代笔的对外演讲上,蒋介石对着话筒说出的那句:

“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如果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职……”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蒋介石的这番演讲,提振了国民党的抗日热情,也点燃了陈布雷的希望。

此后陈布雷就抗日议题不断发文,多年之后,陈布雷最喜欢的还是蒋介石的那篇演讲稿,按照陈布雷自己对其评价,是真正的“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

那不但是他凝结了民族情怀的作品,更是他自日军侵华以来,憋闷在胸中的不吐不快。

此后,蒋介石曾多次在各种场合进行抗战演讲,其演讲稿也多是陈布雷所写。

那些演讲稿在掌声雷动中一次次结束,却只有陈布雷先生自己知道,那些慷慨陈词的背后,主讲人蒋介石又有几分抗日的真心?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里的违心


日军投降之后,蒋介石就再一次让陈布雷感到了不适。

陈布雷非常乐于看到战争的结束,但当他看到自己拟定的中方受降名单里,唯一的共产党人朱德名字被抹去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了失望的神色。

陈布雷这样提醒蒋介石:“名单上一个中共代表没有,恐怕不好对外界交代吧?”

“让朱德待命就行了。”蒋介石并没有同意陈布雷的说法。

共事这么多年,陈布雷清楚蒋介石的心气,所以在长长的受降名单里,只给中共一个名额。但他也没想到,蒋介石能把事情办得这么绝。他回去之后与家人这样评价蒋介石:

“先生连这点气量都没有,恐怕以后会弄巧成拙……”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聪明如陈布雷,知道蒋介石这么做是不行的。

此时的陈布雷依然在感怀于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在如此情况下,还是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写出了《中国之命运》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陈布雷高举蒋介石的理论,坚持中国只能依靠“一个主义和一个政党”,而这个主义就是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政党也只能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和平的呼声尤为巨大,蒋介石的独裁之心却是路人皆知。

当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来到重庆的时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小震动,各种爱国名流和文人雅客都去和毛泽东交流座谈。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为了防止中共在重庆影响更大,陈布雷一会儿要做各报社的工作,要求他们以政府通稿的方式报道中共的出行,一会儿又要为蒋介石的演讲稿通宵达旦的写作。忙碌之余,他依然感慨中共的工作热情和思想定力。

面对一条条苛刻的要求,共产党的百般让步不但没有让陈布雷感到轻松,甚至觉得如芒在背。他知道双十协定本来就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但他没有想到毛泽东能够接下这么一招。

内战爆发之后,陈布雷对蒋介石的失望进入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陈布雷作为蒋介石的喉舌,眼看着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四大家族疯狂敛财,他再也受不了蒋介石的盲目自信了。

面对如此败局,陈布雷曾多次希望蒋介石能够进行和谈,却被蒋介石以“和谈即投降”的说法反驳了回去,并狠狠训斥了陈布雷。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陈布雷自此逐渐被雪藏。

1948年11月8日的那次讲话中,蒋介石更是提出了“抗战要8年,剿匪也要8年”的口号。这口号可不是陈布雷所写,而且当陈布雷听到这番口号时,更是大加摇头。

面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胡乱不堪,作为文人的陈布雷没有任何办法改变现状。

他曾私下里与自己的好友兼伯乐邵力子这样说道:“国民党现在已呈江河日下之势,当前坏的根源一个是‘钱’字,另一个是‘权’字。这两个字害了国民党了。”

邵力子当然是清楚自己的朋友是何等的心痛,但他也只能这样说道:“你我都无回天之术,只能跟着这艘快要下沉的船同归于尽了。”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含恨而终的文胆


陈布雷当年从《商报》退出之后,进入政界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除却他作为蒋介石私人秘书的身份之外,他还是国民党中央部书记、教育部的常务次长、中央宣传部次长、中央政治委员会代理秘书长等各色职位。

这么多重要职位兼容于陈布雷,更使得他兼获“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的美称。

如前文所讲,盛名之下的陈布雷实则对国民政府愈加失望。他曾经是一个极其热爱革命的有志青年,对共产党更是青睐有加。

如果不是蒋介石自降身段地去请他,也许他会如好友邵力子一样加入共产党。如果蒋介石并不器重他,或许他也早已投身光明。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尤其是面对蒋介石表面君子,实则屠夫一面时,陈布雷总是展现出痛苦的神色。

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

他曾在一次老友聚会中,这样比喻自己在蒋介石麾下的感受:“嫁人的女子,难违夫子。”

1948年的11月12日,此时的国民党早已败局已定,陈布雷并没有放弃蒋介石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却对接下来的命运早已看懂。

那一天他显得很庄重,特意带着自己的副官去理发店整理了自己的仪表,然后告知副官:“我今夜要赶写一些重要东西,任何客人不见,电话也不接,你也不要上来催我睡觉,我写好自己会服药睡的。”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说完这些,他便要上楼,可是上到一半,怕是不放心一般又嘱咐了一遍,这才安然上楼。

副官以为他确实要写一篇很重要的稿子。谁知道这篇重要的稿子竟然是他的遗书。

作为一个文人,陈布雷为自己的妻儿、兄弟和友人各留下了遗书,然后吃下了大量的安眠药,离开了人世。

面对陈布雷的死,蒋介石非常心痛,并对其评价为“当代完人”。但是国民党内部都知道,陈布雷的死,和蒋介石不无关系。

蒋介石只看中了陈布雷的文笔,却从来没有关心过他的政治主张。

蒋介石顽固地不愿意接受和谈,甚至打出了“剿匪要八年”的荒唐口号,这些都是导致陈布雷内心受到巨大打击的原因。

蒋介石指着戴笠送来的报告,问陈布雷:你觉得毛泽东写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1948年初还曾有过一个与开篇故事很相近的轶事。

当时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在全国得到热议,国内大部分文人都能感受到新时代的来临。

当时蒋介石又要拿这篇稿子讽刺陈布雷:“你看人家的文章写得多好!”

谁知此时的陈布雷不再像1937年一样畏首畏尾,而是立即回怼了一句:“人家的文章是自己写的!”这样的一句让蒋介石彻底哑口无言。

也许此时的陈布雷对蒋介石有多少尊敬,就有了多少的恨意。对于这个即将倾倒的国民党政府再无任何拯救之心,怕是早已有了死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老债王格罗斯本周冲击美国邮票拍卖纪录 原因:年轻人不玩了 - 天天要闻

老债王格罗斯本周冲击美国邮票拍卖纪录 原因:年轻人不玩了

财联社6月11日讯(编辑 史正丞)曾被喻为美国“债券之王”的知名基金经理比尔·格罗斯(本名叫威廉·韩特·格罗斯)将在本周举行一场盛大的邮票收藏拍卖,有望将美国的邮票拍卖价格纪录翻一倍有余。在被问及为何要把珍贵的收藏投入拍卖市场时,老债王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的小孩已经不玩邮票了。冲击美国邮票价格纪录受到家...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间烟火气,我们曾经的生活是这样的 - 天天要闻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间烟火气,我们曾经的生活是这样的

这里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货大楼内部的照片,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去百货大楼买东西时的样子吗?这里是八十年代南昌电视机厂生产调试线,当时谁家要是能有一台这样的电视机,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后的我们现在几乎不再看电视了。
知县屡次遭到上级为难,皇帝得知这件事后,最后将知县连升数级 - 天天要闻

知县屡次遭到上级为难,皇帝得知这件事后,最后将知县连升数级

清朝时期,一知县总被上级打压,根本无法出头。不仅如此,他还总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压,他也从没有屈服过。当乾隆得知这背后的真相后,直接“出击”,将这名被“欺负”的官员连升数级。直接高过了曾经欺负他的官员。实在解气!这名官员为何总是被欺负?
纵览热点|“辛追夫人”数字形象被网友质疑是复原专家按自己面容复刻,湖南博物院:已关注到网上讨论,感觉可笑 - 天天要闻

纵览热点|“辛追夫人”数字形象被网友质疑是复原专家按自己面容复刻,湖南博物院:已关注到网上讨论,感觉可笑

制作/王悦 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尹鑫  记者 尹鸣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网友称,“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与主导该项目的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极为相似,怀疑专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对“辛追夫人”的面容进行的复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关:“百年山桥”道岔生产忙 - 天天要闻

河北山海关:“百年山桥”道岔生产忙

近日,随着国内一些重要铁路及地铁项目有序推进,承接铁路道岔生产任务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保质保量加紧生产,助力中国铁路交通建设。中铁山桥始创于1894年,生产的道岔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开颅不剃发!广东医生创开颅新招 - 天天要闻

小切口开颅不剃发!广东医生创开颅新招

开颅手术也可“微创不剃发”?只需要开一条如筷子粗的小缝,几乎不用剃头发,便可精准完成开颅手术。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神经外科探索创新开颅术式,不仅缩短恢复时间,还为患者保住一头秀发,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头,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学生小方(化名)突发头晕头痛,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