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为何选择改革开放?

2022年06月30日22:15:02 历史 1193

“喜看今日路,胜读十年书。”这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途中说的一句心里话。一转眼已经过去三十年,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他却没能亲眼见证。邓小平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历史传奇却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为何选择改革开放? - 天天要闻

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的政策理念,不仅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他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传奇”,中国的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为何要选择改革开放呢?顺着这一条思路,我们缅怀伟人风采,我们领略邓小平伟大的发展目光!

自近代中国进入黑暗时期以来,无数的先烈争先恐后地奔赴救国的道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选择了毛泽东。实践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毛主席领导着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中国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进入了另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转折中,中国人民选择了邓小平。而实践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的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为何选择改革开放? - 天天要闻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展已经处在一个关键点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造成的动荡和很大的破坏,还只是表象的,更深层的问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危险),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国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1977年7月21日,在中央召开关于邓小平复出的会议上,已经是73岁高龄的邓小平讲了这样一番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番话太有深意了,一个73岁的老人,本已是颐养天年的年龄。按照普通人的想法,该是退休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但邓小平却不这么想,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做事,而且要做最大的事,就是领导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已经是73岁高龄的他,为何又执着于走这条发展之路呢?回顾邓小平辉煌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出他有这个伟大想法的初衷是什么!1920年,年仅16岁的邓小平独自踏上前往法国求学的道路,而且在欧洲一呆就是6年,从法国巴黎到苏联莫斯科,他见识到了欧洲这些年迅速崛起的过程。回国以后,他就毅然投身于革命当中,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为何选择改革开放? - 天天要闻

1978年10月22日,才刚恢复工作没多久的他,踏上了访问日本的道路,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访问日本的领导人。在访问期间,他专门乘坐日本的新干线列车,表示要虚心学习,了解与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学习发达国家一切有用的东西。回来以后,邓小平已经制定好中国发展的计划,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出访美国,踏出历史性的一步,历时九天的访问,邓小平的足迹遍布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敦西雅图等美国城市。邓小平再一次深刻的认知到中国和美国的发展差距,于是更加坚定的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为何选择改革开放? - 天天要闻

事实上邓小平在1978年到1979年间还访问过缅甸、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他看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崛起,尤其是新加坡,成为了“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在国内各地工作过几十年,他深知中国无论在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方面都阻碍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那个时候,工厂里机器老旧,工作效率低下,生产产品落后,人工和管理人员思想及行为都笼罩在旧的体制当中。而环顾全球,许多国家在科技进步条件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果外国许多先进的设备、技术、资金、先进的管理方式不能引进中国,中国必将处于落后挨打的格局。

因此,邓小平向全党和全人民阐释中国必须改革开放的道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时代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邓小平提出“发展就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开放,对内要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对外要开放:“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为何选择改革开放? - 天天要闻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太多伟大的人物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奋斗,却来不及看一眼成果。历史留给邓小平的时间确实太短,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永远地离开了,但他开创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却仍然在飞速的向前发展,他的理论仍然在指引着现代人不断地前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