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没有坚持迁都洛阳?

2022年06月29日17:20:02 历史 1365

宋朝刚刚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表示要把都城定在洛阳,因为开封地处平原,没有险要之地可以把守,安全指数不如洛阳,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西有函谷关,东有虎牢关,又处于天下之中,十分适合作都城。


北宋为什么没有坚持迁都洛阳? - 天天要闻

可是后来在朝堂上,宋太祖赵匡胤一提出来就被手下的大臣极力反对,支持者寥寥无几,也就没有以后了,为什么北宋没有坚持迁都洛阳呢?

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最高决策者意志不够坚决。我们知道赵匡胤能当皇帝靠的是手下支持,陈桥兵变,皇袍加身,他是周世宗一手提拔的殿前都点检,周世宗对他恩重如山,他却忘恩负义,在周世宗去逝后篡夺了皇位,这属于得国不正,在道义上有污点。


北宋为什么没有坚持迁都洛阳? - 天天要闻

在看到大多数手下都反对迁都洛阳,晋王赵光义直接说出“在德不在险”时,赵匡胤心里明白迁都洛阳的艰难程度,隋末时期,隋炀帝巡游到江都不想回去要定都时,手下的骁果军直接背叛,最终导致隋炀帝被杀,因此赵匡胤也不敢用计硬来。


北宋为什么没有坚持迁都洛阳? - 天天要闻

其次,就是群臣的集体反对。那么问题来了,北宋的大臣为什么都强烈反对呢?因为利益。宋朝的群臣大部分都是后周的群臣,包括赵匡胤弟兄,往前倒他们都是五代时期开封地区的豪强大族,他们在开封经营了很多年,迁都洛阳他们的利益会受损,金银财宝可以带走,良田美宅也能带走吗?

只要迁都洛阳,洛阳当地的豪强士族就势必进入统治阶级,他们的政治利益也会被稀释,经济利益受损,房产地产贬值也就算了,连官位都会受损,这谁能同意?北宋初期的群臣尤其是武将都有很大的权力,他们的反对之声,赵匡胤不敢忽视。


北宋为什么没有坚持迁都洛阳? - 天天要闻

最后就是洛阳其实也不比开封强多少。洛阳虽然位居天下之中,有函谷、虎牢之险,但洛阳的缺口太多,有很多条路通洛阳,需要派兵把守的地方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刘邦放弃洛阳而西都长安的原因,其险要程度远比不上地处关中的长安,在唐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长安就被攻破过六回,宋朝的军力远不如唐朝,那洛阳的安全意义又在哪里呢?


北宋为什么没有坚持迁都洛阳? - 天天要闻

隋唐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就开始南移,无论是开封还是洛阳都需要江淮的供给,隋炀帝修大运河就是这个目的,如果外敌入侵,截断运河的粮道,洛阳作为都城立马完蛋。

开封的运输条件比洛阳好得多,除了粮食可以快速送到,各地的援兵也能快速前来,而且开封也是千年古都,除了五代的梁唐晋汉周定都,早在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大梁也是开封,开封能被那么多统治者选为都城,说明其本身并不差。


北宋为什么没有坚持迁都洛阳? - 天天要闻

一个朝代的兴衰在于统治者的政治制度、决策是否合理,都城的好坏只是辅助作用,隋炀帝迁都洛阳又如何?善政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