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2022年06月26日20:14:28 历史 1867

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一场决战,也就是甲午战争。此战不仅仅决定了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的成败,还决定了两国未来几十年的命运。这场战争,清朝到底是如何输的?有人说是综合国力差距太大,有人说是清朝过于腐败,而另有人说是清军战术出现了问题。那么,清朝到底是如何失败的呢?我们从战争的过程来看看。

一,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到底有何差距?

1861年,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逐渐开始了工业化之路。日本也从1868年开始了“明治维新”,走上全面学习西方的道路。到1894年,两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落后于日本了,甲午中日战争只是一种体现或者证明。我们以下表格的内容来看看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间的巨大差距。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就展现了对外扩张的野心,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对此,日本上下各界逐渐形成向中国扩张的意识,其主要的步骤就是先吞并朝鲜和台湾岛作为跳板,然后吞并满蒙,最后占领全中国。为了配合日本的扩张政策,日本是学术界提出了“元清非中国论”,意图挑拨中国民族矛盾,分裂中国。

1887年,日本制定了《征讨清国策》,形成了一套完善、成熟的战略计划,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进入准备阶段。此后的几十年,日本都是按照该计划的步骤在侵略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1874年,日本吞并琉球,侵略台湾。清朝于是大力发展水师,意图在保卫东南,预防日本侵犯。在80年代,形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其规模位居亚洲第一。1886年,北洋舰队造访日本,发生了“长崎事件”。北洋舰队本有机会一举剿灭摇篮中的日本海军,再轻松收复琉球群岛,但李鸿章最终选择妥协,最终放虎归山。

长崎事件后,日本举全国之力建设海军,其中天皇拿出了30万日元,其他官员需要拿出俸禄的十分之一,社会各界也积极捐款。1891年,北洋水师再次访问日本,此时两国海军实力已经相当。90年代,清朝舰队因为经费问题而没有更新换代,虽然体量大,但是设备陈旧、速度慢,已经落后了。而日本则购买最新的军舰,其海军实力已经超过清朝。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为了获得进攻大陆的跳板,日本一直在朝鲜渗透。1876年,日本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国门。此后,朝鲜国内的亲日派和亲华派反对斗争。1882年,朝鲜爆发了“壬午兵变”,杀了多名日本人,日本借机出兵干涉,逼迫朝鲜签订了更多条约。而清朝在兵变后也出兵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袁世凯等人提倡在朝鲜设省,李鸿章没有听从建议。

1884年,朝鲜亲日派发动“甲申政变”,遭到清朝军队镇压,而日本同样出兵朝鲜。1885年,李鸿章妥协,和日本签订了《天津专条》,约定两国同时退兵。该条约让日本拥有了更多特权,同时也束缚了清朝的手脚。根据条约内容,清朝以后出兵朝鲜还要通知日本,这是非常荒谬的。


二,叶志超狂奔500里,北洋舰队大战黄海

1892年,日本已经完成了侵华战争的“第一个五年准备计划”,其陆军规模达到了20万人,海军吨位达到了6万多吨。在外交上,英国、德国和美国都在密切注意俄国的扩张的动向,积极支持日本扩张来牵制俄国。于是日本开始等待时机,寻找借口。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农民起义,李鸿章立即让聂士成、叶志超调集淮军到朝鲜。而日本根据《天津专条》的内容,也马上出兵朝鲜,试图挑起中日战争。朝鲜半岛战云密布。光绪皇帝、翁同龢等人要求清朝立即备战,但是慈禧太后不想六十大寿的“万寿庆典”被打扰,就力求避战,继续挪用海军军费。李鸿章担心淮军被摧毁,也主张避战求和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1894年7月,日本增兵朝鲜,抢占汉城,清朝驻牙山之军孤悬一地。李鸿章大梦初醒,立即派遣水师、雇佣洋船向牙山增兵,结果被日本间谍获悉。7月25日,日军在丰岛海域突袭,北洋水师损失2艘军舰。同时,日军进攻牙山的清军,聂士成率军迎战,遭到失利,叶志超则带军逃到了平壤

在此之前,清朝已经准备调遣收复新疆的“飞将军刘锦棠到朝鲜指挥陆军,奈何这位千古名将刚刚启程就中风去世,于是叶志超被临时当做主将。

丰岛海战后,辽东陆军也进入平壤,总兵力达到了1.6万。日本进攻平壤的兵力为1.5万,双方旗鼓相当,日军没有必胜的把握,其主将山县有朋已做好战死的准备。不过叶志超胆小如鼠,主张逃跑为上,导致军心涣散。于是各路将领各自为战,失去了主动权。最终清军失利,副将左宝贵牺牲。晚上,叶志超带领主力逃跑,结果半路被日军埋伏,损失惨重,辎重尽失。叶志超丢下一切,狂奔500里,越过了鸭绿江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平壤陷落之前,叶志超请求中央提供物资补给。于是李鸿章派遣水师提督丁汝昌带领北洋舰队给平壤运输物资。9月17日,北洋舰队准备返航,而日本海军在获取消息后立即前往拦截,爆发了黄海海战

由于日本联合舰队的速度更快,并安装了190多门速射炮,其射速是北洋舰队的20倍。在弹药上,北洋水师使用的主要是穿甲弹,破坏力较弱;日军使用的是榴弹,杀伤力更强。双方在战斗五小时后,北洋水师仅有4艘还保持战斗力,日军则一艘未沉。不过,日军暂时对“镇远”和“定远”两舰无可奈何,只能在获胜后就撤离战场。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三,李鸿章提出打持久战,醒得太晚

平壤战役后,清军固守辽东。日军则兵分两路,山县有朋带领第一军3万人从正面强渡鸭绿江,牵制清军主力;第二军则从花园口登陆,以包抄旅顺的海军基地。一旦旅顺被日本拿下,日军就可以随时进攻北京。

而黄海大战后,刘步蟾下令休养,日夜督工,只用了一个月就恢复了战斗力。但是李鸿章却实行“避战保船”之策,下令舰队移驻威海卫,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拱手相让。于是,日军可以自由在黄海、渤海运输军队、粮食、武器,为日本第二军进攻旅顺提供了条件。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10月24日,日军到达鸭绿江,连夜架设浮桥,击垮了清军防线,占领了九连城丹东、凤凰城、宽甸、岫岩、海城等战略要地,进逼辽阳除了虎山和缸瓦寨进行了抵抗之外,其他的淮军都望风而降。之后,清朝调集东北八旗军队前来助战。八旗军基本都是八旗骑兵,缺少大炮,让他们攻城纯粹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最终,日军以海城为依托,用大炮给予了清军惨重的打击,海城反攻战失败。

清朝鉴于淮军一败再败,于是调湘军湘军、楚军、皖军等共80营到辽东。然而清军没有一位主将,各军依然是各自为战。而湘军腐败程度丝毫不亚于淮军,吃空饷的现象非常严重,“有十营不满五营之额,八营不足三营之数”。湘军的统帅吴大澂是文人出身,对军事一窍不通。让这支湘军去反攻,那自然也是彻底失败。在6天之内,6万湘军就失去了牛庄营口、田庄台三处处要塞,京畿震动。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旅顺大屠杀

当清军主力被牵制在海城的时候,日军集中了3万人在花园口登陆,并迅速向金州挺进。李鸿章下令金州、旅顺的清军只能“各守营盘”,不准主动出击,使得日军轻而易举地攻陷了金州和旅顺。随后,日本再此进行了大屠杀,中国3万同胞惨重杀害

在旅顺危急时,丁汝昌请求带领北洋水师出战,支援旅顺,李鸿章则严令“避战保船”,强调“不许出战,不得轻离威海一步,并有如违令出战,虽胜亦诛。”而日军也并不想放过北洋水师。当时,内地大量军队调到辽东,山东兵力空虚。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日军轻松地在山东登陆,击溃了烟瘾严重的“河防营”,夺取了威海卫的炮台。而日军的舰队则在威海卫封锁了北洋舰队,使其腹背受敌。丁汝昌再次要求出战,再次被李鸿章拒绝。到了生死关头,贪生怕死的洋员和官兵勾结起来逼迫丁汝昌自杀,带领11艘军舰向日军投降,导致北洋舰队全部被日军没收。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李鸿章终于强硬起来,要求和将全国兵力调到辽东,和日军打持久战。经过8个月的战争,日本已经坚持不住了,如果继续打下去,日本的经济可能就要崩溃。而日本也担心俄国、英国等会趁虚进攻日本。因此,打持久战是正确的选择。然而,慈禧太后已经彻底失望,他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到日本谈判,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刘公岛

从整个战争的过程来看,清朝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清朝体制落后,政治腐败,才建立30年的淮军、湘军就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导致陆战一触即溃。二是李鸿章的作战思想保守,一直禁止军队主动出击,以免扩大战争,最终束手束脚,导致大量地区沦陷,北洋舰队也全军覆没。三是清朝军队装备严重落后,其中北洋水师的装备水平已经和日本舰队出现了代差。综合起来,清朝就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古代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古代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那么,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科学依据?1、后代代替其实个人觉得,古人和现代人在“计量”方面,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比如魏晋南北朝那会儿,有个叫莫愁的女子,她处于“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即15岁结婚,16岁生孩子。
亏掉老本的刘邦是如何逆转的?楚汉极限拉扯之京索荥阳对峙! - 天天要闻

亏掉老本的刘邦是如何逆转的?楚汉极限拉扯之京索荥阳对峙!

说起楚汉之争,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韩信北上灭五国,以及最后的垓下之战,而忽略了刘邦在京索荥阳一线与项羽相持的三年,实际上后者才是成败的关键,正是刘邦在此与楚军的极限拉扯,才为韩信北上争取了时间,消耗了楚军的力量,为最终垓下耗死项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非男子“殒命”27年后现身,被邻居囚禁地窖中,爱犬曾发现他却遭毒手 - 天天要闻

北非男子“殒命”27年后现身,被邻居囚禁地窖中,爱犬曾发现他却遭毒手

当地时间5月15日,一件发生在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的事情,引发了多方的关注,因为它听起来实在是有些离奇。照片中的男子名叫奥马尔·本·奥姆兰 (Omar Bin Omran),左边是他大约17岁时的样子,和家中的两个年幼的亲戚同框,右边则是他现在的模样。在过去的27年的时间里,奥马尔是不见天日的,基本上只有他自己还有囚禁他的...
泪目!93岁抗战老兵骨灰中发现3枚弹片晶体 - 天天要闻

泪目!93岁抗战老兵骨灰中发现3枚弹片晶体

来源:中国国防报·中国军号四月二十八日,湖北省鄂州市九十三岁抗战老兵高性宽去世。遗体火化后,殡葬人员在其骨灰中发现了三枚弹片晶体——赫赫战功背后的本色人生■常梦星 王焱尧 中国国防报记者 吴晓婧细雨霏霏,哀乐低回。4月30日9时30分,湖北省鄂州市鄂城殡仪馆,高性宽的长女高水莲小心翼翼地从殡葬礼宾人员手中捧...
已到新疆,商丘“90后”带6岁儿子要骑车走完“丝绸之路” - 天天要闻

已到新疆,商丘“90后”带6岁儿子要骑车走完“丝绸之路”

今年32岁的洪慧赢是商丘市梁园区人家住青年路小羿枫是他的儿子在即将迎来儿子6岁生日之际洪慧赢决定带着儿子踏上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从商丘出发目标是走完“丝绸之路”计划通过200天的时间往返行程9304.8公里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也是心灵和情感的深度旅行“这一路我们接受了太多人的关爱、帮助,以爱养爱,我希望孩子能...
一张1954年的劳模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张1954年的劳模照片

文 | 戈壁涌泉前些日子,老绢纺厂开始搬迁了。在整理档案时,我偶然发现了一批老照片,其中一张“国营嘉兴绢纺厂一九五四年劳动模范留影”,引起了我的注意。光阴荏苒,半个多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目睹老照片,不禁勾起对于老劳模、老领导的缅怀之情。
新疆112-121不敌辽宁,来看更衣室阿不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新疆112-121不敌辽宁,来看更衣室阿不都说了什么?

CBA总决赛G1,新疆112-121不敌辽宁,而在赛后更衣室的时候,阿不都就进行了采访。他表示:今天开局做的不好,好多都是第一次打总决赛,确实辽宁命中率高,赵继伟、弗格和张镇麟,包括付豪全开了,点开....